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是一种情怀,一种至高无上、超越一切情感的大情怀。先哲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孟子·离娄上》)。热爱自己的国家, 护卫自己的国家,即固本,固本乃是大情怀。何以谓“大情怀”?试想,无  相似文献   

2.
<正>爱国诗是中华优秀古诗文中最热烈奔放的一朵奇葩,充分展现了历代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中,有一定数量的爱国诗,这些爱国诗的内容极其丰富,有的直接抒发报国之志、爱国情怀;有的歌颂英雄人物、爱国将士;有的忧心国家命运,抒发亡国之痛;有的企盼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所有这些诗篇,都是诗人用血泪写成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精神最突出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正>爱国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责任。爱国情怀是植根于中国人血脉之中的文化传承,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的就是爱国。初中学生青春年少,对爱国缺少深层次的理解。纵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学方式常常是理性的说教和灌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德育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质疑。鉴于此,教师要完善和创新自己的教学,充分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的功能,契合教材内容开展爱国教育,让爱国教育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笔者结合"关心国家发展"的执教经历,对培育爱国情怀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师教育大会提出教师要在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大功夫。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德育心理活动,其形成要经历认知—情感—意志—行动这样一个心理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须从“爱国认知、爱国情感、爱国意志、爱国行动”四方面下功夫。具体来说,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历史,扩充爱国知识体系,夯实爱国理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爱国道德情感,尤其是伦理爱国情感;锤炼大学生爱国意志品质,战胜困难和抵制歪风邪气,保持爱国精神的纯洁性;带领大学生亲身历练实践,将爱国之情融入报国行动。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只有坚持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才能有效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5.
高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一种理想追求,也是一种责任使命,更是一种理念与信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师可以从解析名人故事,感受英雄魅力;分析历史事件,挖掘社会功能;立足当下实际,激发内在感情三个方面入手。学生拥有家国情怀,才会有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会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成为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相似文献   

6.
徐敏 《考试周刊》2012,(84):16-17
爱国情怀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整个民族和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兴亡而奔走呼号,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因国家兴亡而豪情满怀,抒写爱国篇章,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古典诗歌名作。这些爱国诗篇或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或表现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安危的担忧,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今天再看这些诗歌,依然为他们所感动。佩服与惊叹之佘留给我们的是深远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一种爱国情怀。从古到今,科技在进步,民族在发展,家国情怀所厚积的民族元素与时代一起不断继承创新,续写着鲜明的爱国篇章。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教学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如何在繁杂虚浮的社会风气之下,植根学生内心,形成情感视域的"路线图"。需要从家国情怀的视角去实现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思考;从文化背景、现实需求、课堂实践中去寻求家国情怀与历史教学的一种"适合"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8.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教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民族忧患意识是对国家生存和民族命运的关怀 ;是面临危难、困境而不屈服、不畏难的积极参与和敢于负责的精神 ;是为民族的事业而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是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教育 ,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一代新人传承优秀民族精神的需要中华文化很早就将个人同民族的关系认同为儿子同母亲的关系 ,颂扬赤子情怀 ,强调个人对于祖国的赤诚。所谓“爱国之情 ,报国之志 ,效国之行”就是对这种赤诚的准确描述。这种赤子情怀 ,往往通过关切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表现出来。孔…  相似文献   

9.
<正>家国情怀是一种深沉的情感,是人们对自己家乡和国家的强烈依恋和归属感,这种情感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感,更是一种社会共同体的情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家国情怀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儿女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涵养家国情怀中肩负使命担当,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以家国情怀浸润道德与法治课堂,使每个学生都充满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从而更好地实现本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情感是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核心情感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历史教材的挖掘,在各教学环节中融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体验历史、学习历史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做爱国主义接班人。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进行分析,旨在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所写的《静夜思》,千百年来一直是思念故乡的名作和代表作。思乡是我国传统文学中不息的主题和内容,被认为是一种优秀的情怀。是啊,思乡是因为爱家乡,只有爱家乡才能爱国家、爱民族,才能成为一个襟怀坦荡、报效国家之人。看古往今来的贤哲们,哪一个不是爱国爱家的?我们的同学们,虽然年少,但爱家乡的情怀一点不比古人差。编辑部收到了不少这类题材的习作,为此,我们特地开辟“家乡情思”这个栏目,让同学能有一个抒发爱国爱家情怀的园地。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抒发爱国爱…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更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女作家。李清照的词中有婉约柔细的一面,而她的诗作之中则更多地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李清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与其家庭环境和特殊经历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爱国最高尚     
我们敬爱的陶行知爷爷曾经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爱国,是每个人朴素的情怀;爱国,是道德的基本准绳;爱国,是人的第一美德!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当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中国土地的时刻,每个中国人都深深懂得:我们应该保卫自己的家园,保卫自己的祖国。于是,“爱国”化作用步枪击落敌人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每个朝代都有爱国诗人,都有爱国诗篇。关心国家命运,关心人民疾苦,是历代爱国诗人自始至终不变的壮美情怀。爱国主义传统在诗歌中一脉相承,世代相  相似文献   

16.
祖国之爱     
爱国,是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一种对国家的深情,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正是这种爱国热情将中国人民凝聚在一起,驱策着无数英雄为她奋斗,为她献身。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即将到来的日子里,让我们读一读秦牧的《祖国之爱》,感受浓厚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家国情怀就是人对自己国家所表现出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家庭的情感和爱国的情感必须要高度统一,才能具有家国情怀。在家中孝敬老人,爱护小孩,团结邻里,在国家层面爱国敬业,维护国家安全等均是家国情怀的表现。中国历史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合理挖掘并应用历史文化,在教授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加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古典爱国诗词中洋溢着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深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这些宝贵的精神食粮,从赞美祖国的锦绣风光出发,成为激发学员爱国情怀的重要形式;从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出发,成为增强学员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的主要来源;从饱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出发,成为促使学员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奋斗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家国情怀的认识,可能大部分学生,甚至老师对这一素养的理解也不是很明确。"家国情怀"事实上是指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对待国家和人民表现出来的大爱情怀,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第一利益,舍小家为大家,遵从集体利益。是一种对自己国家产生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要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国家建设奋斗不息,为民族崛起而不断努力。初中语文教育能够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其人文素质,帮助学生形成爱国、爱人民、爱党的思想观念。本文就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探讨,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对学生家国情怀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20.
2021年7月,俄罗斯出台了初等和基础普通教育联邦国家教育标准。该教育标准旨在探索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急救技能,提升学生解决日常任务时应具备的个人素质。教育标准强调了如下方面:在教育领域合理和安全应用数字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树立公民意识、培养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