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  吴瑶 《东南传播》2023,(9):126-130
社交媒体全方位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其隐私泄露、社交困扰、情境崩塌等弊端迫使用户纷纷寻求对社交媒介的“去驯化”,主要包括“去想象”“去挪用”“去整合”和“去转化”环节。行动者通过关闭或忽略朋友圈实现对朋友圈的去联接;通过迁徙社交场、量化朋友圈在现实时空中的使用、降低或转移分享欲、操纵可见性维持对朋友圈的非联接。由此,个体在主观层面深化了对自我、对生命的认知;在客观层面窥见了置身其中的宏大社会制度,发出了“去制度化”的呐喊,并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直接特质的勾连。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驯化的理论视角入手,以山东省一个村庄的村民抖音使用作为观察对象,使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探讨人们如何理解新技术,技术如何融入人们的生活,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表明,人们对抖音的驯化体现了进步观念和享乐心态;抖音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塑造了新的时空情境;抖音还是一个意义转换的媒介,转化出新的主体身份和新的交往场景;另外,驯化新技术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们在反向驯化中与抖音形成既亲密又疏离的关系。在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以及主体意识的协同作用下,乡村社会开启了数字化进程,同时数字技术为乡村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4.
《新闻界》2017,(3):52-56
"媒介即信息"的论断揭示了社会意指系统运作的基本规律,有其深刻的符号学隐喻。本文从符号与内容、能指与所指的运作逻辑出发,着重探究媒介与信息运作的内在规律,并将这种规律上升到整个媒介发展史的层面审视,发现媒介的演进实质上就是去媒介化的过程,即由媒介(能指)转化为信息(所指),媒介不断否定自己,转换为另一种媒介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理论旅行视角和文化中间人概念,从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和实践入手,考察中国学界如何译介、挪用、移植媒介社会学,探究媒介社会学跨越时空的"旅行",理解传播学"中西之间"的互动。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中国学界对欧美媒介社会学的想象呈"经典化"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由翻译完成的"再经典化"的后果。与此相应,媒介社会学的本土实践则带有强烈的"当代性"。经由经典想象、再经典化和当代实践,媒介社会学被"驯化"为新闻社会学,为在地学术实践提供了建设性的"话语资源",为新闻学和新闻业寻求突破的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三重勾连”理论,从媒介技术、文本内容、社会空间场景三个角度对青年群体的睡前数字阅读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阅读行为呈现出社会共读和个人浸读两方面特征:社会共读方式催生出青年社群式阅读方式,也深入反映其社会交互的需求;个人浸读的转向源于睡前场景构建的“卧室文化”浸读空间,同时受到青年网络文化和工作倦怠心理因素影响,青年群体的阅读内容偏向浅层娱乐性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媒介与家庭之间构成了一种超越以往的新型关系。本研究通过走访观察与深度访谈10户形态各异且遍布某城市各主城区的家庭,试图回答媒介逻辑对现代家庭生活运作的形塑机制以及家庭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力量如何对媒介施加作用。研究发现,家庭的运作已离不开媒介所主导的逻辑,媒介维系着整个家庭的关系网络与生活秩序,变成一个“统摄”家庭运作的组织安排者。崭新的媒介技术在进入家庭之后,会再现家庭“驯化”,家庭成员充分展现主体能动性,建构与媒介技术共同交合的传播逻辑。媒介与家庭之间形成了一个双向作用的动态互构过程。  相似文献   

8.
贾牧笛 《新闻界》2023,(6):73-82
每个理论均有其特定的生命历程。在新闻传播学界,驯化理论形成“国际新闻驯化”和“媒介技术驯化”两大理论路线,并正在成长为“明星”理论。本文以“生命历程”为经,“理论旅行”为纬,试图呈现正处而立之年的驯化理论在中国的命运。研究发现,驯化理论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经历了移植、扎根和生长阶段。在移植阶段,中国学者挪用驯化理论解释中国新闻事件和媒介发展过程。在扎根阶段,基于理论既有研究纬度的在地研究大量扩展。在生长阶段,中国学者以中国宏观现实和人文关怀调试驯化理论,重新问询理论预设,从时间、空间、性别、权力、技术、生命历程等纬度推动理论创新。但中国新闻传播学术共同体也应警惕驯化理论可能遭遇被“经典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深度媒介化进程中,数字媒介已然下沉为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并浸透在社会的结构之中,将一系列断裂的、分割的要素按照传播的逻辑和法则整合成新的组织体系和聚合性承载空间。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互联网发展、微粒化社会的涌现,从横向裂变到纵向聚变的价值新方式以及Web3.0的“确权”,都成为深度媒介化进程中涌现出的新现象。与此同时,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现代社会的风险互嵌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本文认为,在深度媒介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基于“以人为本”的底层逻辑,以“复杂性范式”“、去中心化自治”(DAO)和“游戏化范式”的治理机制进行社会治理,这既是当下以及未来社会治理的重要切入点,也是传统社会解构后通往未来“自组织”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9,(2):29-38
美国保守主义历史学家布尔斯廷(Daniel Joseph Boorstin)在1962年《图像(The Image)》一书中提出的"pseudo-event"理论上承李普曼、本雅明,下启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德堡(Guy Debord)、波兹曼(Neil Postman)、拉施(Christopher Lasch)等,不仅具有学理价值,在学术网络之中也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回归英文原典、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并参酌布尔斯廷个人学术书写的整体脉络可以发现,pseudo-event并非是关于新闻伦理和公共关系的理论,其论述核心也不在"事件(event)"本身,而是一套关于20世纪美国经验、现实与非现实的理论话语,是超现实主义(hyperrealism)理论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喻国明 《视听界》2005,(4):21-23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任何一种重大的社会进展(无论是政策面的还是技术面的)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社会利益、社会关系和社会观念的重构和再造。现实地说,目前我国的传媒产业正处在这一重大的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进程中。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而以网络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在自身成长为成熟的平台性媒介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整个传媒领域的媒介融合,并给纸质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是一种处在变革中的业态,当下的发展趋势就是由“Internet”时代过渡到“Afternet”时代。纸质媒体的转型发展应紧随互联网逻辑的变化所带来的机遇,把握“后(厚)网”(“Afternet”)的A(Automatic,自动化的,不假思索的)、F(Flux,变动)、T(Trial,试验)、E(Ecology,生态)、R(Reconstruction,重构)、N(Neighborly,邻近的;友好的)、E(Embed,嵌入;深信、强烈感受)、T(Touchstone,试金石)等八个特点,将互联网已经带来的和将会带来的冲击波看作水波——如航船般顺水推舟;或是将其看作风波——如航机般逆风起飞。  相似文献   

13.
金震茅 《视听界》2008,(3):67-69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已初露端倪。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笔者把手机广播定为两层含义,一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一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  相似文献   

14.
吕山  李熠  林颖 《新闻与写作》2022,(11):92-106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冲击、影响了传统模式的亲子关系建构。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远距离家庭的相处方式,建构了留守儿童与其父母超越时空的“共同存在”。本文通过对15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协同访谈,考察了他们如何共同“驯化”手机,以达到“做家庭”的动态建构与亲职划界。本研究指出:手机在留守儿童家庭中发挥出新的意义和实践策略,父母得以弥补内心的亏欠感,以“媒介替身”的方式陪伴儿童成长;远距亲职实践仍然受限于传统的性别脚本,造成母职和父职在“做家庭”过程中持续的不对等;同时儿童并非完全被教导的客体,他们同样借助媒介“再驯化”策略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乃至对日常监视的抵抗。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1,(7)
围绕身体和生命的规制问题,福柯与阿甘本展开了他们有关生命政治的论述。二者的思想汇聚在一起,共同构筑起融合了否定性生命权力(决断权力)和肯定性生命权力(规训权力)的生命政治图景。步入智能时代,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深刻改写了社会现实,重塑了生命政治格局。当人技互嵌的数字生态日渐成型,人类的自然身体开始向"数字态身体"转变,生命政治便具备了全新的精神内核与实践指向。本文认为,"技术去能"代表着否定性生命权力的决断,"多维透视"则代表着肯定性生命权力的施展。二者互为增补,合力构成了智能时代的生命政治图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鉴思想史研究的"去熟悉化"一概念,指出新闻史研究中至少有以下几种相互联系的"熟悉化"策略,一为后见之明,以历史的结果来倒推历史的原因。二是系统化和逻辑化。三是以"选集"代替"全集",这些策略的结果导致新闻史研究的单一重复。因此需要对新闻史"去熟悉化",本文相应提出去熟悉化的策略,一是无知之幕。二是情境意识。三是重视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7.
理斯曼对媒介技术与社会性格关系的论述,虽然在传播与媒介研究中时常被提及,但似乎仍然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将通过两种方式进一步探讨理斯曼的这一论题,一是系统阐述和批判性评价理斯曼对于社会变迁、媒介技术与性格类型及情感控制之间关系的认识,而媒介技术与社会性格只是这一分析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二是将该书置于社会思想史的脉络之中,比较理斯曼和埃利亚斯、波兹曼关于相似论题的不同观点。在数字媒介时代,重读《孤独的人群》的意义在于,从社会变迁与媒介技术相结合角度探讨特定人群的性格类型和生活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闻立台”是中国电视走向世界的起点,核心在于持之以恒地按新闻规律办事.鉴于中国电视自觉按照新闻规律办事的传统与经验均不够充分,本文提出“去功利化”的新闻理念:无论是媒介机构自身还是社会与国家,都应对新闻规律存有敬畏之心;一旦将“新闻立台”的立论基础与逻辑关系本末倒置,其结果也许会适得其反.为此,应提倡对新闻媒体的宽容态度与新闻煤体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二者构成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解决之道一靠思想解放,二应回归新闻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社会,媒介技术建构的网络社交平台,从不同的角度构筑着现实并使社会悄然发生变迁。引人注目的是,当前新媒介技术更多注重于如何将其应用与信息生产、处理及沟通中,人们在虚拟社会网络中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传媒环境中,社会上个体随机事件层出不穷,社交媒体推波助澜,随机、无序事件的“蝴蝶效应”影响着现有的社会秩序,冲击着当今的社会结构.本文从后工业化时代社会个体活动的时空更加随意、更加个性化的视角,分析了社会个体活动造成的事件的随机性与无序性,以及其心理需求在“实现自我”之前,需要“认知与审美”,求知与从众引发表达、跟随、围观的原因.作为社会秩序管理者,面对“将社会个体行为纳入社会行为规范的同时,制度化地满足社会个体的诉求”这一挑战,应视为完善社会行为准则、创新社会管理的机会.涉及“社会行为准则的提升、社会公共知识的数字化、数字知识的公共服务及其管理与运营”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作为理论工作者,需要融合“文理工商”,深入研究,寻求普遍规律,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作为传媒机构,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创新服务,系统科学地从“信息传播”向“知识媒介”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