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否上升为能力,也关系到学生素质能否增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为什么有的学生觉得什么都懂了就是不会解题?为什么有的学生感觉学了很多东西却没有实现能力的提升?让我们来剖析复习课的困境,为上好复习课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让学生在新知识学习时有个良好的开端,让他们积极主动地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实践证明,新授课之前扎实有效的系统复习,能很好地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很多教师在新授之前,较少利用复习旧知来导入,还有的教师为了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舍不得在课前复习这个环节"浪费时间",大多采取"复现式复习",通俗一点说叫"炒冷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人们对数学练习功能的认识,已不局限于"巩固新知,形成技能",而是已认识到它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还起着"激趣"、"反馈"、"实践"等作用,对学生学习科学思维方法,发展数学能力也有着一定的价值。那么,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数学认识规律来优化课堂练习,提高练习效率呢?笔者根据数学学习流程谈谈如何有效设计各类练习。一、复习准备性练习:强调题目的"激趣·铺垫"作用在学生接触新知识前,即教学的导入环节,学生的认知任务是唤醒旧知识储备,引发认识新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孙蕾 《学子》2013,(14):10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新习惯从理念的形成到行为巩固至少需要21天,故而称之为21天效应。学习常规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石,好的习惯必将成为孩子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级作为课堂常规培养的起始阶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又该如何利用"21天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孩子完成幼小衔接,让孩子的学习习惯来一个"华丽转身"呢?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力"是什么?"学习力"一词最早出自1965年美国人佛睿斯写的文章,而目前正被许多教育专家所关注和研究。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学习力是反映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根本要件。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力的发展要把握年龄特点,还要重视学科特点。显而易见,现在的小学生在学习力方面仍比较薄弱。因此,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基于如何提升学习力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一、抓住"趣学",激发学习源动力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与生俱来的,激发学习动力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6.
支架式教学是引导学生开展有效自主学习,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方式。而思维导图犹如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改变原有知识,将原有知识同化、顺应到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应当成为学生深入学习高中思想政治的重要支架。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分数单位、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其内容以两次初步认识分数为基础.尽管这是一节典型的老课,对于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理论,如何上出不同的效果,需要不断思考与实践. 一、质疑,学生的学习起点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玩一个"头脑风暴"的游戏.(屏幕显示数字"1")你想到什么? 生: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花园,一个班级…… 师:我由"1"想到了4个人,为什么呢?因为4个人能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是一个整体.现在我们看到"1",想到的内容就更多了.(引导学生由"1"可以想到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相似文献   

8.
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以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己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我们一些老师总是自己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我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成功的老师,殊不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才是真正的成功.正所谓"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欲".本文就此来谈谈教学方法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王鼎 《甘肃教育》2014,(8):78-78
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的训练、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应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一、认识到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是前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  相似文献   

10.
正"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正式学习"分数的意义"历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如何带领学生从"一个物体"顺利过渡到"一个整体",摆脱"实际个数"而关注"具体份数",从而实现学生固有分数观念的自然拓展,建构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当是选择本课教学方法首要考虑的问题。当然,在追求学生理解知识本质内涵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学习过程生动活泼,以便能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展个性的原则。又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标强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无疑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自主性的一个法定的定位。怎样认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呢?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  相似文献   

12.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入课题,从而抓住学生的思绪,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的高潮,这确实很有必要去研究探讨,旧教材的课题引入比较偏重逻辑性,强调结构严谨,偏重已有知识的传授,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学习特点、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但许多课题的引入并没有发生质的飞跃,学生仍然感到晦涩、难懂.下面笔者浅谈几种导人课题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创新能力。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加强"双基"训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教师要求学生首先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从而促进新知识的掌握,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呢?如何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科学教学中,是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在亲自"探究"的基础上,学习掌握一些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探索、认识事物,从而自行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增加了多个"探究"学习课题,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从而掌握科学方法,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作为生物学教师,如何使探究活动尽可能成为"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实践、发现和体验生物学知识的探求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呢?结合自身对新教材的认识及课堂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个过程.学生通过复习,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提升能力,变知识为智慧,化知识为力量.因此,复习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潜下心来仔细研究的学问.有效的复习方法决不是"炒剩饭""炒旧饭",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如何在复习课中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喜欢上复习课?  相似文献   

17.
<正>好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彰显之始,培养能力其实是通过培养习惯来达到和形成能力的。一个人没有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哪来品读文学作品的能力?一个人没有写文章的习惯,写文章的能力会从天而降吗?好习惯可使人生活得更好、更精彩、更成功;坏习惯则能使人的生命打折扣,甚至使成功变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习惯是  相似文献   

18.
"语文味儿",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他们的生存智慧、提升其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应该说,"语文味儿"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那么,阅读教学如何彰显"语文味儿"呢?可以抓住"五个有效",引领学生用学习语文的方式来学习语言文字,了解语文学习的规律,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职业学校教学中,如何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职业教育正在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通过近几年的课程改革摸索,尝试显性教学,运用三维实物、图片、视频和实际生活中的知识来吸引学生,通过先"看"后"想",先感性后理性,最后达到动手、动脑来体验成功的快感,从而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提到"温故知新",指出在学习中,复习巩固旧知识对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是很重要的。在阅读复习指导中如何"温故"才能"知新"?是重复展示学习内容,然后补充一定的练习,再评讲练习吗?当然不是,这样内容重复,形式单一枯燥,既不能提高复习效率,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而是通过对阅读知识的归纳,阅读方法的梳理,从中悟出阅读经验,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这就是"知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