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1年4月16-1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201 1年年会暨全国高校“原理”课教学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原理”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的近90名专家学者围绕“原理”课程如何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学生认知体系的转化,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19日—20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工作会议在长春举行。此次会议得到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吉林省教育厅和吉林大学的大力指导和支持,"概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吉林省高校"概论"课骨干教师及"概论"课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组成员等14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四年来以"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为工作重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等活动,努力为上级领导机关决策、为高校推进"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提供服务。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二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把握课程建设发展形势,进一步增强工作信心;三是明确目标,创新模式,统筹协调,把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全国高校非生物学类专业生物学教学与教材研讨会不久前在武汉召开。会议由全国高校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中“非生物学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组及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全国23所理工、综合、农医、师范类高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代表共计50多位出席了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 ,武汉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到会致辞祝贺 ,全国高校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乔守怡教授致开幕辞。“非生物学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师教学研究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底组织开展了全国高校"基础"课教学研究百题(第二期)征文活动。本次活动收到论文共计651篇,从论文来源看,覆盖了除港澳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不断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育教学,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课分委会于2012年6月16-18日在深圳大学召开全国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教育部社科司徐维凡副司长、部分"基础"课分委会委员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高校的40余名"基础"课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促进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基础"课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题,以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7.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重要而又具有特殊性的课程。为了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当前,要进一步提高对它的认识,明确它的学科定位和特点,搞好教学要点、教材和学科建设。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是建设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前提1.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目的的认识。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调查分析上海市9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在“易班”上建设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资源库的优势和可能迎来的挑战,为进一步建设形势与政策课“易班”教学资源库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2):F0002-F0002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陕西)负责人等。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项,参与10余项。近年来出版专著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首批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称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相似文献   

10.
刘力波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陕西)负责人等。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项,参与10余项。近年来出版专著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首批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称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相似文献   

11.
步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相关文件与专项文件,要求各高校切实贯彻落实,同时就“形势与政策”课自身建设而言,开展实践教学规范化,也是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拓展与活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的的需要。然而,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原因,仍面临“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学方式单一、参与度不高,制度不完善、保障不力,师资不强,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诸多困境,应在坚持“政治引领与实践育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等“四个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之上,通过“全面提高全员认识、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丰富实践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参与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完善管理机制体制、切实保障实践教学良性运行”等路径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精神 ,为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改革 ,教育部社政司以教育部每学期颁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国际国内形势的最新变化以及广大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选题依据 ,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撰稿 ,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时事》音像杂志编辑部编辑制作的《时事》VCD是全国高校(含成人高校、民办高校、电大等)“形势与政策”课指定音像教材 ,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辅…  相似文献   

13.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是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环节有名无实、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实践教学条件无法得到保障、实践教学内容没有特色、实践教学形式单一.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教学组织管理困难、教学经费短缺、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教学研究不够深入等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政策性、时效性、教育性等优势,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状况与政策实施进行分析,阐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作用,提出“形势与政策”课应成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课程,认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及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不规范直接影响了其实效性.因此,实现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可以从建立规范化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手段的规范化、建立规范化的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6.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7年全国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以来,我院一直不断加强这一课程的建设,并在教学实践中确定了整体的教学思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已成为我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北…  相似文献   

17.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拟从课前准备、课中互动和课后反馈三个阶段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为做好今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部社政司邀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形势与政策”教学指导组的专家,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主要任务,研究制定了《2003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现予转载,供各高校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本文阐述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必要性,在分析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提高认识、深化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教学效果、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05方案实施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情况差异很大,引发的争论也很大。由于课程自身的特殊性等原因,“形势与政策”课边缘化的倾向很明显,操作中也存在着几大矛盾(课时与学分的矛盾、专职与兼职的矛盾、备课与上课的矛盾)。要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至少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课程规范化建设;二是努力探索课程的学科支撑,以此促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建立思政课专任教学机构与宣传系统、学工系统(思政课专任教师与党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