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薇  刘立荣 《新闻知识》2006,(12):19-21
《焦点访谈》是央视一个以舆论监督著称的节目,1994年4月1日正式推出,到今年的4月1日已经整整12年了。在本文中,笔者以2005年所收集到的所有《焦点访谈》文本为样本,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一年中节目的报道特点和规律。一、资料与方法本次分析的《焦点访谈》节目均来源于央视的网站,全年共计347期,收集到的资料相对完整,可以用来做各个月份焦点节目的变化分析。这次焦点访谈节目内容分析主要是从各期节目的性质(是舆论监督类的报道还是非监督类的或是其他类的)、报道的地域、报道的领域及监督对象来分析,除此之外,还以地域为定值,观察不同性质的…  相似文献   

2.
杨振威 《青年记者》2009,(13):73-73
6月18日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一位名叫高也的大学生接受采访时痛斥谷歌中国链接色情信息,说黄色信息害得他的同学“心神不宁”。但随后有网友发现,这位大学生就在《焦点访谈》实习。(6月21日《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1日,《焦点访谈》进行了改版,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时至今日,《焦点访谈》改版已一年有余,本文对一年来的节目呈现的新特色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这次改版依然没有解决的老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明丽 《视听》2018,(11):9-10
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翘楚,《焦点访谈》自1994年开播以来,通过揭露黑暗、曝光真实的事件,拥有了一批稳定的收视群体。《焦点访谈》利用节目的公共性与受众发生着联系,对这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做着贡献。新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共性问题,《焦点访谈》作为以"舆论监督"为功能的节目,在新时代如何迎对挑战,抓住机遇,在公共性方面站稳脚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节目定位、人才培养、优化内容、加强合作,都是促进公共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杨余泓 《新闻世界》2004,(9):18-19,25
2003年9月、国内媒体爆出一条新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元老级人物、《焦点访谈》栏日主持人方宏进,将离开央视加盟上海东方卫视。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优秀的舆论监督节目——《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就得到很多受众的认同,从《焦点访谈》这个特殊个案,我们对舆论监督可窥见一斑——报道的深度决定了一个节目传播的效果。本文以《焦点访谈》栏目为具体案例,归纳和总结了舆论引导的概念及其价值意义,阐述了大众传媒在舆论引导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详细论述了《焦点访谈》舆论引导的技巧分析,从中得出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评论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电视学术界,有人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划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范畴,有的省市在年终选评好节目时,竟把这类访谈类节目打入评论类之外的另册。这真是说者糊糊涂涂,听者懵懵懂懂。  相似文献   

8.
杨晓光 《新闻窗》2011,(3):70-70
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报业掀起了一股深度报道的热潮。随着电视采录设备的更新,广播电视新闻的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播电视与报刊的竞争也将目光投向深度报道。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深度新闻调查节目《60分钟》成为热门节目。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电视新闻深度调查节目。  相似文献   

9.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首播时间为19:38,即紧接在《新闻联播》后播出,次日分别在第一套节目的06:10和新闻频道的一些时段进行重播。根据焦点访谈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被评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的第一、二名,《焦点访谈》并获得新闻名专栏大奖,可以说它是一档有较大影响力的栏目。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9月1日起央视老牌栏目《东方时空》的播出时间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始进入晚间.并与《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共同构筑晚间强势新闻时段。这不但标志着央视一套节目编排模式上的重大调整.同时也预示着在不断新变中寻求超越的《东方时空》的重新定位与再次变革.作为国内第一个对节目创作观念产生深刻影响的新闻杂志栏目.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自创办以来,业界和学界的普遍观点是属于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评论类节目是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节目类型,而《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实际上是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因此将它们归于评论类节目属于认识错误。由于认识错误,导致出现诸多问题并引发了种种混乱,而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值得业界和学界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2.
姚晓静 《新闻传播》2009,(10):16-16
《焦点访谈》作为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代表之作,有着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的风格和特色,在节目形态.特别是表达媒体观点的“说话”方式等方面尤为突出。近目,有人送来一套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编写的《焦点访谈》系列丛书,记录了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以来的稿件和采访心得,读后,再次感叹不已,也再次坚定了自己对《焦点访谈》成功之根本为恰守事实的一贯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陈栋  王丽明 《新闻窗》2006,(5):110-110
如今,除了央视一套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典型评论节目外,新闻频道也纷纷推出了《新闻会客厅》等评论节目,山西电视台的《记者调查》、四川电视台的《今晚10分》、湖北电视台的《沟通》等,都是一些颇具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评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从总体上看,相比于平面媒体,电视的新闻评论力度与其媒体地位难以匹配。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左右,中央电视台就开始了直播报道,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在随后的时间里,央视直播的规模不断扩大,除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几个主要栏目外,新闻频道的主要专题节目,像《新闻会客厅》、《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全部停播,整个频道全天24小时对灾情进行直播。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性节目《焦点访谈》打响之后,类似形态的节目形式在大众媒体中应运而生。应该说,这是我国新闻媒体所肩负的舆论监督职能开始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政治更加民主与开明的一个重要例证。正是在这种情势下,1999年元月1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也推出了《新闻焦点》节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电视深度报道从1980年央视的《观察与思考》初现雏形,1993年开播的《焦点访谈》标志着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的成熟.本文以《焦点访谈》为例,选取其节目案例,分析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开播一档电视深度报道,对于电视台本身、社会群体以及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3,(1):5-6
央视1套开年节目改版受关注 2013年新年刚过,央视1套的多档节目成了全国媒体及观众、网友热议的话题。“豆饼大叔”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大力度改版.《梦想合唱团》第二季人气爆棚,《星光大道》豪华升级,《开讲啦》第二季再次奉上”思想盛宴”等,节目不仅开年表现“很给力”,收视率也名列前茅。有观众评论:“新闻接地气.综艺有新意。”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21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三家权威机构共同推出《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8)》,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未能进入本次网络影响力排名前十名。这两档节目在全国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一直很好,为什么在网络影响力的排名中却不尽如人意?作为新闻同行,不能不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13新年伊始,《焦点访谈》即开始了19年来的首次大改版。随后几天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5日,《焦点访谈》最高单期收视率为1月4日,达到2.57%,平均收视率为2.3%,与2012年平均值相比,涨幅达13.31%。《焦点访谈》这次改版"牛刀小试",以及《焦点访谈》在过去的19年  相似文献   

20.
央视新闻中心在这个庞大的电视台中是重中之重。《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多档节目不单只是一档普通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们还代表着某种导向。而在各地卫视崛起,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央视也必须选择改版。新闻中心的改版与改革又成为了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