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现代特殊教育》2009,(4):40-40
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教育理念,后来逐步形成探讨全纳教育的国际热潮。钱丽霞在《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1月期上撰文介绍了部分国家的全纳教育实施政策。  相似文献   

2.
全纳教育起源于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全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特殊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并引起极大的关注。本文从全纳教育理念出发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公平难以实现、政策落实力度低、法制保障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试着提出一系列的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全纳教育实践领域,在理论构建和本土实践上不可避免地都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影响,全纳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概念含糊,泛化的"理想主义"理念常常取代概念,导致实践和研究本身也含糊其辞。因而,本文试图厘清全纳教育的概念并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全纳教育的"应然、实然、必然"。  相似文献   

4.
全纳教育理念追求教育公平、机会平等,尊重个体差异,主张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儿童,认为社会应构建全纳学校、全纳社区,进而构建全纳性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更新.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对特殊教育资源进行界定,得出全纳教育理念及特殊教育资源对教师、教育的启示.特殊教育资源应从本国具体历史条件出发,突出对特殊教育运转和发展的信息、价值、功能作用,并应将之用于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5.
特殊教育师资的有效培养是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途径。在“大特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带给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全面理解全纳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寻找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问题及出路,并提出教育理念的接纳与转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开放的培养体系及资源整合等建议,为我国在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师培养和发展途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这一全新教育理念.随着全纳教育研究的深入,全纳教育的广泛含义,已超出特殊教育领域,而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紧密联系,拓展到整个教育领域,并引起了人们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全纳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推行"全纳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实现数量和质量同步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全纳教育并不只是给予每个儿童入学的机会,它还要求所提供的教育应是保证质量的有效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全纳教育从提出就不仅仅是针对特殊教育或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习者而言的,它是在促进全民教育、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我国,与全纳教育相关的政策是"随班就读"政策,而在职前教师教育中与全纳教育相关的政策几乎没有明确的表述,主要面临的问题有:所有的相关政策中都没有明确提出全纳教育的概念;政策较为单一;政策分散;政策中用词笼统;没有专门的全纳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等。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着"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混同使用,概念不清的现象.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事实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二者之间是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为概念起源背景上的不同与研究领域、范围上的差异.在承认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存在显著差别,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略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特殊教育》2009,(3):43-43
2008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会议主题为“全纳教育:未来之路”,表示全纳教育是各国实现全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策略,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归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推进全纳教育将毫无疑问地促进全纳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彭霞光在《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12期提出了对中国实施全纳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are based on different philosophies and provide alternative views of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 disabilities. They are increasingly regarded as diametrically opposed in their approach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theory of inclusive special education that comprises a synthesis of the philosophy, values and practice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with the interventions, strategies and procedures of spec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special education aims to provide a vision and guidelines for policies, procedure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will facilitate the provision of effective education for all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 disabilities.  相似文献   

12.
Inclusive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concems of education policy in every part of world nowadays. This paper is written to investig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clusion education in Macao. Data collection is done through conducting telephone interviews and giving out questionnaires, and targets of the questionnaires include administrative staff and teachers in schools where inclusive education are implemented and parents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Telephone interviews are made mainly with school principals. Findings show that inclusive education in Macao is still at the developing stage and 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inadequacy in teacher training and the lacking of professionals in particular fiel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blems found,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and improvement are raised towards the end of the paper. Hope inclusive Education in Macao will have a bette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3.
全纳教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是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想,主张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家庭形式、学校形式以及随班就读形式等三个阶段,并正在向人本特教形式的全纳教育阶段迈进。在我国实施全纳教育要考虑全纳教育发展的多元化现状、地区差异以及特殊儿童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实施策略及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美国全纳教育经历了3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一种教育理念发展为波及全美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运动。全纳教育取得的成功使其成为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和标志之一。回顾美国全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分析美国全纳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Sharma等人编制的<教师融合教育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融合教育忧虑量表>对上海市110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以及213名普通学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两类教师对开展融合教育具有一定水平的自我效能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要高于普通学校教师;普通学校教师在开展融合教学以及与他人合作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低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但在行为管理方面,则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没有差异;两类教师对开展融合教育抱有中等水平的忧虑,且融合教育自我效能感与其忧虑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教师对开展残疾学生教学的自信心水平越高,则对融合教育的忧虑越少.教师融合教育忧虑程度对自我效能感的方差贡献率超过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全纳教育——当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内涵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是当代教育重大发展趋势之一。从时代特征和文本释义的角度对产生这种趋势的必然性、全纳教育的内涵及特点进行分析是一种新的探索,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探索获得有益于我国教育特别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转变观念--实施全纳教育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由于全纳教育的理论还不成熟,人们对于全纳教育的理解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要实施全纳教育,就应该把握全纳教育的实质,实现观念的转变,即特殊教育需要从个别到普遍,教育对象从部分到全体,受教育权从绝对平等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环境从隔离到最少受限制,教育目的从学会生存到积极参与.相关人员都应该从各自的角色出发,转变观念,树立全纳教育理念,促进全纳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Current models for evaluating inclusive education programs tend to examine surface‐level stricture of day‐to‐day practice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of schools and also lack significant input from disabled people. In response, the authors have developed a DRE Model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effective Inclusive Education that is derived from reports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organizations such as Disabled People’s International, Inclusion International, and the World Institute on Disability. The DRE Model draws from the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of disability studies and is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that disability must be approached in its full social dimension as one of the central elements in every culture’s response to the full range of human difference. Conceptually, the DRE Model allows people to look at developments in Inclusive Education across widely disparate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contexts. An inclusive education project in Lesotho is described and analysed to explain the DRE Model’s dynamic processes more concretely, and to demonstrate its potential utility for evaluation and future planning.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以及全民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全纳教育的理念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全纳教育主张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和减少学生的被排斥。工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由于其特殊性,工读学生遭到社会的误解和排斥。文章从全纳教育的角度。对我国工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旨在将全纳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工读教育中,促进我国工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