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愈的《师说》是一篇阐述“师道”的经典传世佳作,并集中反映了韩愈的教学思想。透过《师说》,对韩愈的教学目的观、教学内容观、学习观、教师观及师生观等教学思想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教育"本身包括"教学"和"育人"两个方面。正如唐朝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一文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传道"的任务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现如今,教师更应担负起教书和育人并举的双重任务。而语文教师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听了一节公开课,上的是唐代文章宗师韩愈的《师说》。任教者在一堂课中两次说到“师”即是中小学教师这类话,后来在评课时,不少与会者都充分肯定教者注意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做到了韩愈所说的教师应该“传道”责任云云。在我们许多教师看来,《师说》中的“师”似乎是教育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老师。那么韩愈所说的“师”是这个意思吗?  相似文献   

4.
《师说》是唐代文豪韩愈的著名篇章,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教师的作品。韩愈抗颜为师,对于引导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师说》中韩愈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进行了论述,突破了已有对教师的定位,具有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其立场问题,忽视学生,走向了片面。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大发展时期,我们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就要突破传统的僵化、机械的束缚,在生成、发展中寻找新型师生关系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5.
韩愈在面对中唐“耻于为师”的风气时,创作了我国第一篇教育论文《师说》,提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三大职能,并以身作则,形成“韩门学派”,传播了儒家思想。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师说》对现代教育的深远影响,结合当下的教育政策,论述《师说》学习的重要性、老师的教育职责、师生之间友好关系,指出《师说》在重视思想引领、尊师重道、尊重学生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代文学家韩愈因其所属阶级和思想的局限,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阶级色彩,其《师说》就体现了这一点:首先,韩愈鄙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次,韩愈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智慧不及士大夫之族,应该爱人统治。由这两点看,韩愈的《师说》可以说是白壁微瑕。  相似文献   

7.
韩愈,一代教育思想家,推动了儒家思想在唐朝的新发展。提起韩愈,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他的名篇《师说》。此文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时代的车轮已驶入了21世纪,今天我们重读韩愈的《师说》,又会有怎样的新感悟、新思考呢?  相似文献   

8.
尹升业 《甘肃教育》2008,(18):24-24
韩愈的《师说》是高中语文的传统篇目。应该说经过多年的研究讨论,关于其思想内容的理解已经是非常透彻而明晰的了,然而笔者却另有一番见解。《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2月版,以下简称《用书》)将《师说》确立为尊师之作。  相似文献   

9.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师说》仍是必读课文。保留并且精读《师说》是有道理的。韩愈“文起八代之衰”,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师说》是其宣言性的典范作品。韩愈同时作为政治家,《师说》对社会时弊的批判深刻非凡,他对社会教育的关注、即使到一千余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都不得不为韩愈的深刻思想所折服。当然,对于高一语文教学来说,《师说》对教育学与社会学的贡献不是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10.
张斯琼 《成才之路》2010,(28):I0006-I0006
韩愈的《师说》中说到,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和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学习《师说》,我们在感叹韩愈见解精辟的同时,更加折服于韩愈在阐述见解中运用对比论证的精到。这里,就《师说》中的对比论证所存在的层递关系及其作用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提到韩愈的《师说》,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很熟悉。再教此文,突然觉得要理解韩愈《师说》的思想内容,除了需要依据全篇的内容,还必须联系作品的社会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等情境。  相似文献   

13.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在其论著《师说》中集中探讨了教师及师生关系问题,其中所蕴含的师生观对我们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及构建当代理想的师生观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在唐代,士大夫之族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士大夫之族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写了《师说》。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云:“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不谐流俗的精神。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师说》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  相似文献   

15.
韩愈的《师说》以前常常被誉为胆识兼备、富于创造精神的作品。现在它又被重新选为中学课文。重读《师说》,深感韩愈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语言巨匠。一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批判了当时在封建士大夫中流行的“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出和阐明了为什幺要从师和以什么人为师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从开头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为第一段;从“嗟平!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到“其可怪也欤”为第二段;从“圣人无  相似文献   

16.
韩愈在《师说》里,将教师的功能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重境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确这三重境界,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自己,避免陷入职业迷茫,明确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立意美首先,坚持走正道的人格立意。“不拘于时”之“时”是时俗,指当时耻于从师问道的社会风气;所谓“古道”,则是指古代尊师重道的风尚。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上层“士大夫之族”普遍风行“尊家法”而“鄙从师”。为“广圣人之道”,韩愈“好为人师”,甘冒狂名。在“时人”(士大夫之族)眼里,韩愈的所作所为是魏晋以后从没有发生过的怪异行为。透过《师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韩愈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和坚持真理的可贵精神,可以说,《师说》是一篇人格宣言。其次,崭新而高远的师道立意。韩愈突破了过去一般人对教师职责的认识局限,把教师…  相似文献   

18.
汪洋恣肆纵横淋漓《师说》的艺术魅力江苏冯为民周晓丽韩愈(768—824年)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作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之誉。韩愈的散文,雄奇奔放,气势高亢,富于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苏洵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师说》是韩愈散...  相似文献   

19.
小议背师性     
贺冠文 《中国教师》2008,(19):37-37
<正>学生背离教师言行的"背师性",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指导下,被看做大逆不道。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职责  相似文献   

20.
《师说》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一篇庄严宣言,也是其关于古文文体、文风改革理论的主要实践。《师说》立意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练达,论辩有力,充分体现了散文艺术美的生动内涵,这些都是《师说》绝响后代的美学要素。文章试图从艺术美角度来把握《师说》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