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不爱读书,说是一拿起书就头痛,一看到书就昏昏欲睡。原因何在?在我看来,根子还是在咱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话语     
《天津教育》2009,(9):3-3
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自觉。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也就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当教育者把学生的自觉唤醒后,他就完成了最重要的教育工作。—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作者林格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书中通过大量养成教育实验的成功案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薛红霞 《甘肃教育》2014,(21):29-29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气氛,要对书怀有崇敬的感情——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此。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爱书,对书无动于衷,那么它就还不能成为学校。"这段文字揭示了阅读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重视和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主人写了一部书出版了,并在全国作家作品评奖大会上获得了第一名,从此书便高傲起来,整天显出一副扬眉吐气、盛气凌人的样子。而出书的“功臣”——钢笔、墨水、稿纸,上次与书争吵经主人和解后,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真是一个有难两个帮。但自从书获奖后,除了经常说稿纸的坏话,还总欺负钢笔和墨水。钢笔、墨水、稿纸觉得书做得有点太过分了,就商量着准备教育教育书。一天,当主人双手捧着书读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书又唠叨起来:“哼,你们看我多高贵,杂志上、海报上都夸赞我实用价值高,而你们能顶什么用……”稿纸心平气和地说:“你只不过…  相似文献   

5.
有些书看了想哭,有些书看了想笑,有些书看了想骂,有些书看了想去做些什么。冯建军先生的《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就属于最后这种类型。捧着这本洋洋洒洒30万字的书,你会感觉到一种沉重,这种沉重不仅是它本身分量的沉重,更是它思想的深刻和厚实。  相似文献   

6.
刘欣 《山东教育》2020,(1):20-21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气氛,要对书怀有崇敬的感情——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此。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爱书,对书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倡导“爱的教育”,他在他的著名儿童小说《爱的教育》一书中阐述了“爱的教育”的精髓:热爱祖国、热爱父母、尊师爱生、同情弱小……书中叙述之爱,让人读来不觉就感动得流泪。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幼儿园里,最需要的就是“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把读书的功利价值说得十分透彻。而依照这种功利的价值读书,天下的读书人,将难有追求平等、自由的公民情怀。接受教育,成为实现功利价值的途径,而教育也就变为谋求更高社会地位、获取特权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国外最早提倡研究比较教育的,看来是法国。法国教育家朱利安早在一八一七年就写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书,倡议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负责搜集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提出改革教育的建议,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世界各国的教育情报和改革的经验。接着法国教育部又派专家出国考察。一八三一年教育家库森就出国考察过普鲁士的教育。库森回国后,写了《普鲁士教育报告》一书。法国通过对国  相似文献   

10.
宋秋波 《教育艺术》2000,(10):16-19
认识黄全愈先生,是通过读他的书《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先生在中美两个不同的教育体制中读过书,教过书,研究过教育理论,并对自己的孩子在中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教育的经历作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因此,他的书一出版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7月28日,笔者趁黄全愈先生来北京出席555全国创见大奖赛的机会,得空就国内广大家长和教师所关心的诸多教育问题前往北京华侨大厦采访了在那里下榻的黄先生。我们的谈话就从素质教育开始。 衡量一种教育是不是素质教育,关键是看 这种教育是不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核心 问: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与书相遇,就像与朋友交往,极平常,有时却十分难得。 读到《最伟大的教育》一书,是我离开教育界后的事,不免相见恨晚。中学语文教材曾选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感人至深,撼人心魄,而该文作者正是《最伟大的教育》一书中的女主角,也就是“最伟大的教育”之受益者和“关于教育的传奇”之创造者——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  相似文献   

12.
书店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一面镜子。只要到我们的书店看一看教育方面的书有哪些,只要看一看我们的读者热衷于哪一类的书,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真实情况。教育工作者、研究者最需要的书,买不到;最不需要的教辅,那里如山如海。教辅支撑着学校的教学,支撑着家庭教育,支撑着书店。这恐怕不是教育繁荣的标志,可能恰恰相反。实施了两年课程标准的教育依然如此,就不能不令人深思。这虽然不是中考惹的祸,但,中考推波助澜过,并且仍在推波助澜。2000年新大纲颁布,列有推荐阅读名著目录。我们告知初一学生,名著将走进2003年中考。从此书店又…  相似文献   

13.
如何教育爱拿他人东西的孩子?前几日我在办公室亲眼目睹了一个老师的处理过程。隔壁班有一学生,刚开学就把同桌的语文、数学、外语书分不同时间"拿"回家,占为己有,导致同桌上课没有书,家长四处买书未果,最后只有将老师的书复印下来给孩子用。  相似文献   

14.
人类必不可少的就是书。书就像一位老师孜孜不倦地教育着我们,它令我们增长知识,令我们陶冶性情;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人看了书,不仅扩展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看了书,都会从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们普遍认同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家长、老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激励和赏识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批评?近来无意中拜读了梁实秋老先生的大作《孩子》,书中的一则事例很是引人深思、反省。书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6.
文如其人     
就像以前得到<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一样,<致青年教师>一书,我几乎也是一口气读完的.在忙碌工作的间隙,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读着它,就像是在听吴非先生讲一个个听来有趣又令人百转千回、反复咀嚼的小故事.掩卷深思,那语重心长的话语,不仅仅抒写了他几十年的教育心得,也不仅仅是在向教育同行倾诉心曲,而是更真切地传达出他对中国教育的一腔热爱和理想啊! 吴非先生在书中说:不能疏忽教育细节.  相似文献   

17.
杨红樱信箱     
敬爱的杨红樱阿姨:您好!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您还不认识我,我就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叫隋昭昭,是河南省鹤壁市鹤翔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我爱好广泛,喜欢唱歌、写作、画画、看小说(当然是您写的校园小说啦),等等。这次我给您写信是因为我在《作文100分》中的“杨红樱信箱”里看到了一些同学给您写信,我就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嘛),所以我就给您写信。我是在新华书店见到您的书的,我们全家都喜欢您的书。爸爸说您的书是教育孩子的书,妈妈说您的书是了解孩子心理的书,我说您的书是词语丰富、故事生动的书。我看您的书已经两年多了,每隔一段时间我…  相似文献   

18.
谭烨 《中国教师》2011,(10):5-7
近日,应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之邀,王佐书带着他所撰写的最新著作《我们应该怎样思考这些教育问题》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与诸多学者就书中所谈及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会后,王佐书接受了《中国教师》的专访,围绕着《我们应该怎样思考这些教育问题》一书,结合个人的经历、体会和研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与本刊记者分享了他本人这些年来的教育心得与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9.
自1968年,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学校、出版<生命教育>一书以来,生命教育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相似文献   

20.
徐吉志 《教书育人》2011,(13):22-23
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尚书的氛围,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许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