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进步,它意味着人类创建共同世界以及和生活的短暂性、消逝性搏斗的一次巨大成功.然而,与此同时,语言表达本身,以及在漫长的表达过程中又产生了无数的差谬和迷误,使得语言表达愈来愈陷入混乱和失灵的情境,远离实实在在的存在根基.因此,怎样使语言重新获得清晰、空明、完满的表达也就成了语言的一个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理性的、认识论的,而且更是审美的、艺术的。审美所要重塑的是我们陷入为单纯认识论的道德精神家园,所要创造的是恬美澄明的道德理想境界,所要颂扬的是千百年来奉为圭臬的文化与道德精神。"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走向"诗性语言"的心灵唤醒的教育,通过诗化的语言扣动个体内在美好善良的心弦。"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良知坎陷"的教育,惟其"下沉"、"坎陷"在真实的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之中,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以善致善"的教育,德性教育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其方法上也应是"善"的。  相似文献   

3.
4.
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石和源泉。生活道德教育,即是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让道德教育紧密围绕生活、在生活中、结合生活、通过生活来展开师生间的主体性对话,充分体现道德教育的生活性本质,最终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生存哲学的视域中,生存因契合自由、开放、超越等生命的本质特性,成为存在的本真向度。对受教育者存在的观照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之一。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对存在的观照必须经由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对存在的观照就是使学生的此在不断突破"实存"的限制,向着各种"可能的存在"开放,趋向本真的存在——生存。面对当前教学生活中生存意蕴的严重遮蔽,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等维度进行教学生活的积极重构,从而澄明教学生活应有的生存意蕴。  相似文献   

6.
《职教通讯》2019,(4):F0002-F0002
当前,无论是技术教育事业还是学科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这种繁荣景象的背后依然隐藏着诸多困境与危机。诸如,技术教育远未在人们内心深处真正扎根,其历史的“孱弱身影”是何以致之的?技术教育丰富、独特的本体价值何以长期被遮蔽?技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背后凸显着怎样的技术本质观?解决这些问题既不可能在直观经验中完成,亦非用纯科学的方法和知识所能胜任,它只有借助哲学的反思。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向阳博士撰写的《走向澄明之境一技术教育的哲学视域》正是尝试借助技术哲学的阐释框架与思辨力量,开启技术教育的这一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石和源泉。以生活为原点来展开道德教育,即是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让道德教育紧密围绕生活、在生活中、结合生活、通过生活来展开师生间的主体性对话,充分体现道德教育的生活性本质,最终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坐着火车旅行。请注意,不是坐火车去旅行,这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谁都有坐火车去某个地方旅行的经历,但一味坐着火车而不落地的旅行者,我敢打赌,这样的人肯定少之又少,简直可以称之为怪人。而在我所认识的人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咱们的裴济洋同学。他的学生证上写着北大哲学系学生,但这只是他的一顶帽子,一套行装。在路上的时候,他只是他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他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的时间,坐火车259次,行程18万公里,几乎遍及了全国所有通火车的地方。是的,这个一点儿不假,有他所  相似文献   

9.
“境”是指人的控制约束力量所能达到的范围,是主体精神达到的领域,体现在文学中是主体的认识空间。“有我”“无我”是主体情感在文学世界里的不同的存在状态,都具有超越直接的功利关系的审美性,表现了王国维对文学的审美情感的重视和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10.
郑大转 《文教资料》2007,(17):70-71
该文从什么是境界谈起,再谈到《人间词话》中境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美学境界的比较辨析。  相似文献   

11.
王维的诗歌,向来以“意境”著称,他用清新凝炼的语言,生动含蓄的文字,巧妙集虚实为一体,把世人带进一片明净空灵、宁静致远的意境之中,因此人们常常将他的诗歌归入“无我之境”的范畴,其实王维对于世事并不能真正做到忘情、无情,在遭遇亲友聚散离合、政治失意之际,也会产生失意和伤感,由于这种自我情绪的注入,其笔下也形成了“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教育的目的应是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者道德教育本身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道德教育研究的首要目标不应是寻找工具而应是寻找灵魂。基于对道德及道德教育的重新理解,以及对人的主体意识发展的考察,提出道德教育的生活目的观。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一直以来都比较尴尬,本文尝试从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论入手,分别针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两种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结合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进行阐述,指出两种境界并不完全对立,而是有无相生,可以互相衍生转化的。  相似文献   

14.
围绕王国维“无我之境”诗论的提出、阐释与理论批评实践,系统考察其国学渊源。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世界”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核心概念,“生活世界”就是强调具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活经验对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幼儿在园的生活是幼儿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幼儿的道德教育出发,通过幼儿的生活和生命体验来发展幼儿的道德素质是一种新的探索。笔者试以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游戏生活为例来探究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黄承基 《课外阅读》2011,(10):286-287
所谓的“无我”之境,并非说没有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里面,而是指这种情感和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作者本人在创作过程也未能完全自觉地意识到。这个心理经验,就是将“无我之境”变得“无中有我”,“无我相谐”,达到巧妙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脱离,使其丧失了原有的生命力。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都启发我们:道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必须向生活回归。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就要转变教育理念,从生活中发掘教育内容,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还要在适应的基础上超越。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在创设"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了"以物观物"、"中观"等哲学思想,他以一种哲学智慧,实现了对传统诗学中"物我关系"以及"情景关系"的超越,他把是否散发着哲学的灵光,作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水岭,因此,"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必然是充满着哲学智慧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9.
生活: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倡导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发挥生活的教育功能已成为理论界的一致识见,在品德课新课程标准中,生活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理念。然而,综观目前的研究,作者认为,对生活这一范畴仍需必要的说明,同时,强调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基于对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或非生活化道德教育之弊端的深入反省,而更是基于道德、道德发展、道德教育与生活间内在的本体意义上的密切联系,基于生活教育较之其他教育方式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基础性。本文试图通过对生活的解析,对生活与道德教育之内在联系的深入阐释和概括,以说明对道德教育而言,生活具有无可替代的和最为基本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