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应用题内容广泛,结构复杂,已知条件与问题和不同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需要学生根据应用题叙述的意义合理地选择、组合已知条件,经过多次分析综合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复合应用题的解答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往往存在着这样的一些心理障碍:应用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存在着“分离”现象,学生对题中给予的已知条件不能直接解答;分析数量关系找准隐蔽条件的思维过程,学生会感到困难;复合应用题内容广泛,结构复杂,不仅已知条件与运算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且也没有一套固定办法照“章”办事,学生往往感到茫…  相似文献   

2.
一、分析法与综合法由题目的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再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又可以解决新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应用题要求的解为止,这种思考方法叫做综合法。从应用题最后所要解答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已知条件,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未知条件作为要解答的问题,再找出解答这一个(或两个)问题所需的条件,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所找的条件在应用题中都是已知的为止,这种思考方法叫做分析法。例:一个服装厂计划做上衣1…  相似文献   

3.
应用题     
整数、小数应用题   一、知识要点   整数、小数应用题主要包括两类问题:1.简单应用题,只有一组数量关系,通过一步计算就能求出问题.2.复合应用题,解答问题所需的两个条件,只有一个是直接给出或一个也没直接给出,另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隐藏在已知条件之中.另外还有一些典型应用题,比如“归一问题“等,则需要深入分析,掌握其结构和数量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解答简单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有一个质的飞跃 ,两步应用题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及已知条件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对应着 ,学生要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 ,找出中间问题 ,才能解答。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怎样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下面谈一下具体作法和浅见。一、加强基础训练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可以让学生循着一步应用题的思路 ,通过议论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 ,找出中间问题 ,由于这种分析不是全新的 ,只是在分…  相似文献   

5.
在整体结构思想的指导下,我尝试进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打破了以往分类型进行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从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着眼,分析数量关系入手,由浅入深地认识——理解——掌握分析解答各类两步应用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一、用整体观念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两类型: 第一种:即题目中出现三个已知条件,第一步利用其中的两个条件解决中间问题,第二步才能解答题目要求的问题。第二种:即题目只出现两个条件,先用这两个条件将间接条件转化成直接条件,而后再用其中一个与问题对应的条件解答题目  相似文献   

6.
解答应用题,找已知条件容易,找隐蔽问题难。隐蔽问题与所求问题的关系密切,是解答一般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所以应教会学生找准应用题中的隐蔽问题。一、从解答简单应用题着手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加强“看问题想条件,根据条件找问题”的基本训练,在此基础上,由两个连续性的简单问题,从综合到分析,逐步过渡到学习找隐蔽问题。如:  相似文献   

7.
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步计算应用题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已知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地对应着 ,学生要学会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出隐蔽的中间问题 ,才能正确解答。这一点是学好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因此 ,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打好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1 .抓好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8.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一得魏太兰两步计算应用题是解答多步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是联系简单位用题与三步和三步以上复合应用题的桥梁。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解答问题所需的两个条件中,一个是直接给出的,另一个是间接给出的(隐含在已知条件之中)。解题时先要确定解题步骤...  相似文献   

9.
两步应用题是“九义”数学第五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教材中除扩展含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这种结构外,又出现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其中一个已知条件要在解题过程中用两次。每个例题后都安排了数量关系相似、解题思路相近的变式训练,同时将三个己知条件(例1、例2)和两个已知条件(例3、例4)的例题分三组进行教学。两步应用题的解答都涉及找“中间问题”这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材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直观地反映出例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与复习题比较,学生容易找出两种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寻求解…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教三年级应用题时,对培养这种能力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摸清底子,打好基础解答简单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在教复合应用题之前,我先摸清学生掌握解简单应用题方法的底子,做好复习、巩固和查漏补缺的工作。使学生掌握:从两个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提出可能解决哪些问题;已知一个条件和确定的问题,如何补充另一个条  相似文献   

11.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结构、数量关系以及应用题之间关系的理解;初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会用分步列式解答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解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小学数学复合应用题,无论如何复杂也都是由若干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把复合应用题分解为一个个的简单应用题,多么复杂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理顺,并能逐步求出最后结果。分析法,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然后把其中的未知数条件再当做要解决的问题,继续找出解决它所需要的两个条件……,这样直到找的条件都是题中已知条件为止。分析法其实是个“逆向”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合应用题就会被一步步分解为依次解  相似文献   

13.
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十分简单,它通常由“两个条件”(已知的数量情况和相应改变数量的情况)和“一个问题”(在两个条件下的设问)组成。解答一道复合应用题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依次解答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学习复合应用题的前提,掌握分析简单应用题的方法是学习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必要条件。小学低年级简单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到中、高年级复合应用题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小  相似文献   

14.
孙琪 《甘肃教育》2000,(3):29-29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 ,两步应用题教学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关键和基础。要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首先要找出中间问题 ,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找出中间问题 ,就必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解答。这是两步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 ,我的做法是 :一、由两个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改编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找出中间问题将前后两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通过组合改编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例1 粮店某天上午运来面粉37袋 ,下午运来面粉25袋 ,这天一共…  相似文献   

15.
简单应用题一、知识概要简单应用题就是用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它包括整数、小数应用题,还有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所有的简单应用题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解答时无非是求题中两个已知条件的和、差、积、商。简单应用题是一切应用题的基础,无论多么复杂的应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第104页例题3。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先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再求和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教材分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通常有三个已知条件,而这类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只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一个条件要用两次,这是学生所不熟悉的新情况,尤其是“比……多,求和”的问题,两次进行同样的运算——加法,更容易与相应的简单应用题混淆。因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始终是个教学难点,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正确引导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这种转化中,学生通过对应用题的分析,把数量关系和具体内容分离开来,根据数量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一定要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分析的出发点,已知条件是综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选前 《小学生》2012,(11):53-53
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可概括为简单应用题、一般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等类型。一、简单应用题简单应用题又称一步运算的应用题。它是从具体的式题向复合应用题过渡,也是解答其它种类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已知数量仅一对,且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学生只要掌握与课题相应的基本数量关系(如总  相似文献   

19.
第四册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起始,是从—步计算应用题向多步计算应用题过渡的转折阶段,难度较大。初学时解题往往弄不清楚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容易受一步计算应用题思维定势的影响,未理解题意就简单化地拼凑算式,因此错误率比较高。两步计算应用题与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及解题思路有明显的不同。简单应用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是直接发生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是间接发生关系的,要求出最后的结果必须首先抽出一个隐存的中间问题。为了沟通两种解题思路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从学习一步应用题,过渡到学习两步应用题,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和飞跃,也是一个难点。对教师来说,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因此,我建议抓住这个重点和关键,进行下列三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突破这一难关。 (一)进行结构训练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基本相同,都是两个条件一个问题。但是,解答一步应用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都是已知的,而解答两步应用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一个已知,另一个未知。由于小学生初学两步应用题时,对两步应用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