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古德曼来说,在归纳推理中出现绿蓝悖论的原因在于我们把命题之间的"证实"关系仅仅看做证据与假设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包括"过去实际进行过的预测及其结果的记录"在内的大量背景知识对证实关系的作用。克里普克对在"遵守规则"、对某个语词或名称的意义或用法的掌握、用某个名称对某个人进行命名或指称等问题上可能产生的悖论作了大致相同的诊断,并为消除这种悖论开出了大致相同的药方。他们二人都不约而同地把向某个"问题"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回归作为摆脱和克服休谟式怀疑论幽灵的基本途径,在这一点上,他们的灵感实际上都来自"后期维特根斯坦"。  相似文献   

2.
绿蓝悖论是信念接受理论中出现的一种悖谬状态。作为信念的科学假说是否被接受及其接受标准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以波普尔为代表的证伪主义者对科学假说的接受及优选提供了一个可证伪性标准。面对绿蓝悖论的挑战,证伪主义者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作了应答。波普尔用“子类关系”来比较相竞争假说的潜在证伪者类策略无法在绿假说和绿蓝假说中理性地作出选择,而“维”的比较策略受损于其对表达系统的相对性也无法作出选择。把波普尔的验证度量化理论运用到解决绿蓝悖论时,波普尔的量化理论也不能为绿蓝悖论的解决提供一个充分性标准。  相似文献   

3.
自古德曼提出著名的“绿蓝(Grue)悖论”后,便激起了各种各样的“绿蓝”言说。仅就“绿蓝”谓词的语义,便有基于各种理解基础的不同解释。那么,究竟应如何理解“绿蓝”?事实上,对“绿蓝”本真语义的合理析定,不仅直接关乎到对“绿蓝悖论”的理解和解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古德曼“绿蓝悖论”的最终旨趣的理解。同时,也会在间接意义上为我们正确解读“新归纳之谜”及其深层哲学内涵提供方式和路径上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绿蓝悖论在科学哲学、归纳逻辑、形式知识论等领域激起了热烈而持久的讨论,沿着语言论、科学方法论、贝叶斯主义和知识论等路径形成了几十种解决方案。已有研究成果基本上围绕包含绿蓝谓词的绿蓝假说本身之"合法性"展开争论。这些方案认为谓词绿蓝不具可投射性,而包含不可投射谓词的假说是不可投射的,因此这些假说不可被确证,不能根据它们进行预测,从而悖论不会产生。这些方案在解悖技术上很直观明了,但在哲学说明和辩护上遇到极大难题,没有哪一个方案得到学界广泛承认。从确证的另一个关系项证据这一崭新视角来审视绿蓝悖论的构造过程,可以表明古德曼所断言的绿蓝悖论不成立,从而绿蓝悖论被消解;进而对该方案进行辩护,并利用证据路径上的新研究成果佐证绿蓝悖论和确证研究的证据转向这一指认。  相似文献   

5.
“绿蓝悖论”经古德曼提出后,引出了各种“绿蓝”学说,有些学者从某种意义上将“绿蓝悖论”等同于“新归纳之谜”。本文通过对“绿蓝悖论”悖不悖的多视角分析和回答,指出“绿蓝悖论”不悖,它不能完全表达“新归纳之谜”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古德曼悖论是困扰西方哲学界近四十年迄今仍然悬而未决的一个哲学难题。本文从逻辑上驳斥了古德曼悖论,区分了限定性语言和非限定性语言,提出了如何使用限定性语言进行正确逻辑推理的普遍性理论,修正了卡尔纳普对纯定性谓词和定位谓词的定义,回答了古德曼对于卡尔纳普的诘难,澄清了有关“绿”和“绿蓝”对称性争论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诺顿在古德曼和亨普尔等人的启发下,结合他的科学哲学研究背景,提出一种不同于他所定义的“形式归纳理论”的“实质归纳理论”,强调归纳的局部应用性,拒斥普遍的归纳推理模式。归纳推理的基础往往建立在具体领域的事实之上,因此所有的归纳推理都是局部的。诺顿认为归纳推理模式是由事实授权的,我们可以通过考察这些事实的可靠性来评估归纳风险。同时实质归纳理论不再区分归纳的事实部分和模式部分,所以不易受休谟问题的影响。但我们发现,诺顿的归纳辩护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理论也遭受多方面的批评。实质归纳理论是归纳逻辑领域的前沿性成果,引起了逻辑学界和科学哲学界的广泛关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归纳逻辑的强劲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1991年第5期《自然辩证法通讯》发表了陈晓平先生的《新归纳之迷及其解决》.该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古德曼(Nel son G00d man)的归纳理论——包括新归纳之迷的提出、绿蓝悖论和投射理论;第二部分阐述了作者自己的意见——包括对古德曼绿蓝悖论的批判和对新归纳之迷的理解及“解决”.我认为,陈先生关于新归纳之迷的解决存在一些问题,故专门提出来与陈先生商榷,并同时希望得到诸位专家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说谎者悖论”产生的原因在于我们假设了所有命事实命题,而百假设了古黄二值的普遍有效性,因为即使在多值逻辑和无穷逻辑中,这类悖论仍然无法消解。实际上,命题可分为事实命题与非事实例题。事实命题有对应的事实,因而有真假,非事实命题没有对应的事实,因而是没有真假的。“说谎者悖论”这一类命题就属于非事实命题,没有真假可言,此前证明其为悖论的证明都误用了逻辑。既如此,悖论也就自然而然消解了。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期,一场关于什么是科学的争论,再一次把何者可以作为科学的标准的论题引入人们的视野.这场争论最终涉及到科学哲学问题、涉及到归纳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归纳作为科学推理的核心合理吗?面对休谟的诘难和古德曼悖论,归纳虽然不能够提供必然性结论,但归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发现的方法,归纳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实践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之所以会产生古德曼悖论,不仅是因为类律假说和偶适假说的混同,而且也是因为对归纳的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刻画:假设归纳推理的前提都为真,则其结论不一定但很可能为真(即所谓的“归纳概然性特征”)。这证明基于归纳的概然性特征,不可能建立起形式的归纳逻辑。相反,一旦以下述归纳的必然性特征来刻画归纳:假设归纳推理的前提都为假时,则其结论一定为假,就可以建立起形式的归纳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2.
绿蓝悖论的语言论路径解悖方案很大程度上以谓词的"牢靠性"为逻辑基础,而"牢靠性"方案又以谓词"绿蓝"和"绿"在时空上的"对称性"为前提。在确立对称性论点的基础上,论证了牢靠性方案对绿蓝悖论的消解及其不合理性——一个谓词之所以"牢靠"的深层次原因仅仅是因为"运气"。  相似文献   

13.
一、物理与技术的关系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联在一起,统称“科技”,实际上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这些事实和关系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从获得的科学事实出发,用事实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小学科学探究课堂的重要过程和目标。一、对事实和概念建构之间关系的辨析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从科学问题出发,搜集和分析科学事实,从而形成理论认识(概念建构)。科学事实是一切理论认识或概念建构的基础。所谓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或过程本身。事实是纯客观的,不包含任何主观因素,也没有正确与主观之分。小学科学课的事实就是指由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活动获得的客观的事实,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对如何构造科学归纳逻辑系统,逻辑学家们面临一些疑难和谜题,其中最为奇特的谜题是尼尔森.古德曼提出的古德曼悖论,对归纳逻辑的合理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归纳法不等于归纳推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归纳逻辑中归纳法和归纳推理始终没有明确的界限 ,有人把两者看成是同一关系的概念 ,有人把两者看成是包含关系的概念。本文的观点是归纳法不等于归纳推理  相似文献   

17.
古德曼提出新归纳之谜的初衷,是借绿蓝悖论以解决可投射性假说和不可投射性假说的定义问题,进而构建可行的确证规则,其实质是对休谟问题的转换。然而出现了新归纳之谜的定位含糊的迷局,这种迷局是其本身的谜结造成的。从科学确证机制,以及新归纳之谜的语境机制两方面分析可知,“新”谜具有定性标准、确证的语用分析和“假说→证据”的确证模型这样三个特点。定性标准与确证语境之间的矛盾,以及有效确证与无效确证区分之困,导致了新归纳之谜的不易解。  相似文献   

18.
归纳问题与绿蓝问题都是涉及证据对假说的支持程度的问题,绿蓝问题可以看作是归纳问题的一个升级版本,它使得归纳问题以更为明显地方式凸显出来。人们为了对付绿蓝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赛斯博瑞(R.M.Sainsbury)在《悖论》一书中曾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文章试图反驳赛斯博瑞解决绿蓝问题的基本想法,论证他的想法过于强大,以至于排除掉了一些我们想要得到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在逻辑史上,关于推理的理论出现过两个对立的派别,即归纳派和演绎派。归纳派企图把归纳推理当作是唯一的或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思维方法,否认演绎在认识中的地位和意义;而演绎派又企图把演绎推理当作是唯一的或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思维方法,否认归纳在认识中的地位和意义,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都是不对的。依照朴素的归纳主义观点,关于科学研究中如何应用科学方法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下述的过程:第一,所有事实都被观察到和记录下来,关于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不加选择也不作先验的猜测。第二,对被观察和记录下来的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和分类,除了必  相似文献   

20.
自休谟以来,很多人都把事实与价值的区分看作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差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这个标准,科学中的术语不能是评价性词语。然而,如果我们观察生物学,我们会发现,价值术语到处存在。比如,在进化论中,"进步""低级和高级""适应优势"等等,都包含有价值评价因素。但关于这些词语是否是科学术语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不同的回答。否定者认为,这些术语不是科学术语,是人们把自己的主观观念强加给生物体本身,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应当从生物学中清除出去。赞成者认为,这些术语在生物学中的存在是合理、合法的,因为生物对象跟非生物对象不同,生物对象的特点决定了生物学的一些概念既包含事实因素,又包含价值因素;事实和价值二分法在这里出现了崩溃。文章以"进化是不是进步"为案例,说明生物学中的一些概念确实不能把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严格区分开;事实和价值在生物学的一些概念里缠结在一起,价值解释在生物学中的存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