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究竟何为民生呢?"民生"指的是百姓的生活,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近五年来,民生的概念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今它已成为点击率极高的时尚词汇,从中央到地方对民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各个阶层对民生提法有极大的认同感。温家宝总理曾在两会期间特别强调:深知国之命在于民心。民生有生活生计的意思,从广义上说民心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锦州城市生活广播历经多年积淀,反复论证,于2011年1月12日正式更名锦州民生广播。"人文关怀、民生内容、平民视角"是"好听""有用"的民生广播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2.
韩远 《记者摇篮》2007,(9):52-53
"民生新闻"在广播新闻中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广播新闻"你播我听"的单向传播局面,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广大听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由于立足于本地的贴近性和亲和性,深受其当地观众的欢迎,广播应大力拓展民生新闻的报道空间,打造出民生新闻的名牌栏目,铸造出频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张建业 《今传媒》2012,(3):129-130
电视民生新闻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最火的栏目,如何做好电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应该怎样创办自己的风格呢?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编辑,在报道中应体现出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5.
庄媛 《新闻世界》2012,(8):81-82
从2003年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推出大型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之后,民生新闻便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的独特优势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2009年,安徽生活广播在我省首先推出广播民生新闻,主打海量的民生资讯、为老百姓服务的民生热线、替老百姓分忧的监督平台。不过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广播民生新闻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已经满足不了听众的需求了,这时候就必须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追求创新。本文围绕媒体在表现手法,以及内容、形式这三个方面浅谈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6.
李娟 《新闻窗》2009,(5):23-24
一、民生新闻的发展:从都市类报纸到电视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相似文献   

7.
张海燕 《新闻传播》2007,(12):54-55
近年来,以民本思想为价值取向、以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已经成为媒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途径、落实“三贴近”的新举措、提升竞争力的新亮点和体现人文关怀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郑晶晶 《新闻世界》2010,(10):14-14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蓬勃发展,民生新闻广受关注。民生新闻的主要受众是谁?笔者认为,不仅仅指的是城市市民,民生新闻还应更多关注农民群体。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一个涵义并不十分明晰的行业名词——“民生新闻“在传媒界提及率颇高。这个从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合并而成,作为栏目目标着意追求的新闻样式,以其特有的魅力,在电视传媒,特别是城市电视台抢夺着人们的注意力和眼球。对民生新闻的产生,我们应持冷静分析的态度,切忌盲目跟风和克隆。  相似文献   

10.
陈莹 《新闻世界》2012,(5):54-54
如今,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还是网络媒体都在争抢“第一时间”。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广播新闻直播报道的形式,越来越为听众认可和欢迎。如何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听众传播信息成为了广播媒体正积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是“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结合的产物。近年来,民生新闻以其本土化、贴近性、平民化的特点,在新闻界“攻城掠地”,赢得了不少读者的心。民生新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成为全国各级媒体追逐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杨勇  张悦 《记者摇篮》2006,(9):55-55
一位哲人曾说过:“充实的思想不在于语言的富丽,她引以自傲的是内容,而不是虚饰。身为广播人,我们认为:要想保持广播新闻的生机与魅力,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反映民生,不断增强广播的亲和力、号召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是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根本核心是民本取向,即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这种。民本”取向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以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内容上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和百姓的距离。电视民生新闻的这些基本理念正好融合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言百姓事”、“说百姓话”,大到形势政策,小到柴米油盐,成为百姓的“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4.
区小鸣 《视听》2016,(7):41-42
"家长里短"貌似只是邻里之间的小纠纷、小是非,民生新闻节目通过电视镜头把"家长里短"放大,使个性事件引发大众讨论和社会共鸣。新闻评论的功能,除了对新闻片的内容进行补充,也起到把握导向、引导观众思考的作用。文字编辑通过撰写新闻的导语和评论,正如策骑师通过把握手中的"缰绳",调节"家长里短"的奔跑方向。  相似文献   

15.
谢燕林 《新闻世界》2013,(10):173-174
人们常说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县级电视台记者的优势在于在基层,更贴近民生,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那么在当今全社会都关注民生的大环境下,作为时政新闻记者,如何让时政新闻贴近老百姓,使老百姓更喜闻乐见呢?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民生新闻”一词,在传媒界提及率颇高。这个新闻样式.以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作为新闻表现的来源和视角。以其特有的魅力.在电视传媒特别是城市电视台,抢夺着人们的注意力和眼球。对“民生新闻”产生的这种磁力和热潮,我们一方面应庆贺,另一方面应持冷静的态度对待。  相似文献   

17.
电视民生新闻这股潮流实际上是在当前的电视竞争格局和大媒介环境下,地方电视媒体面临巨大压力之下的一种“求生存”策略,“民生新闻”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和精神品格并未得到深入的挖掘,这类新闻至今仍面临着概念上的模糊不清和理念上的误区,因此很容易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渐行渐远。本文试图对电视民生新闻所标榜的“民生”、“人文关怀”、“三贴近”等概念在当下的本质内涵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盛洁 《新闻世界》2013,(10):203-2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媒体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广播记者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好采访仍需掌握相关的技巧。本文在阐述了广播采访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广播采访的特点,提出了做好广播采访的技巧,借以抛砖引玉,共同促进我国广播媒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左真 《大观周刊》2013,(7):108-108
电视民生新闻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最火的栏目,如何做好电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应该怎样创办自己的风格呢?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编辑,在报道中应体现出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与分析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一个时期以来,新闻传播中忽视和淡化“人文关怀”的现象,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仅以悲剧性社会新闻作品为例,可列举如下现状及现象:一是看客心理。以暴露、猎奇、片面吸引受众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