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要实施人本管理,一方面是由于图书馆是承载人文精神,实现传播理性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图书馆管理存在许多与人文精神相悖的现状。文章认为图书馆作为一个组织,存在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在传播学视角下,人本管理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在组织内传播上建立健全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二是在组织外传播既要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传播信息,更要在更深的层面上对读者的进行终极关怀,将针对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帮助读者批判地认识信息与社会、信息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围绕读者进行,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要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使馆内文献效益最大化,就要依靠图书馆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图书馆员。尊重、理解、关心爱护馆员,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是读者工作的重点。一、在工作中注入人文精神,树立人本管理的新理念跨越数字鸿沟,文献共享平民化,在读者工作中弘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充分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既满足读者需求,也实现馆员的价值,追求馆员和读者的共同发展,创造美好和谐的氛围。实行人本管理是通过组织行为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以提高馆员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洪文 《教育研究》2006,27(5):63-66
良好的现代信息环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引导、规范和陶冶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学科本位”观念的束缚,以及强调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因素,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在认识与实践层面上出现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误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要坚持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意识培养以及教学和管理等方面体现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浅议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培植人文精神,实施人文关怀,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图书馆管理的最终目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应该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对高校图书馆而言,人本管理的内容既包括图书管理员,又包括图书馆用户(读者)。在人本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是人本原则,民主原则和激励原则。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凤华  李亚青 《商洛学院学报》2006,20(3):116-117,126
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培植人文精神,实施人文关怀,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图书馆管理的最终目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应该是人本管理。因此必须研究人本管理的含义、内容及进行人本管理时应遵循的原则。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对高校图书馆而言,人本管理的内容既包括图书管理员,又包括图书馆用户(读者)。在人本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是人本原则,民主原则和激励原则。  相似文献   

6.
重视细节管理,是图书馆实现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基础,是实现图书馆最终管理目标的一种必备途径。高校图书馆要要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按照人本管理、"特殊时刻"管理、自组织管理等基本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服务措施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设施设备,并给馆员提供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切实提高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效能,促进高校图书馆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其实质是在内部以馆员为本,在外部以读者为本,只有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才能使图书馆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图书馆具有对学生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职能,文中诠释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以及中小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措施与途径。提出信息素养教育要从提高信息意识入手,通过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馆员,结合教师授课内容,并通过中小学图书馆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主页等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同时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信息品质,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安静的学习环境、充足的专业人员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其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条件。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职责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要加大信息素养教育的管理力度,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营造有利于信息素养教育的良好环境,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检索、组织和分析能力,并在加强图书馆员素质教育以及软硬件支撑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与人文精神有密切的联系,图书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拉近文献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获取所需信息。文章在回顾我国图书馆曾经的人文状况,并阐述人文精神在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的图书馆中的改观的基础上,提出在构建图书馆人文精神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与人文学科建设关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构建大学的人文精神,必须加强人文科学建设。人文科学是从哲学高度对包括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活动原理的系统研究理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在现代化历史条件下分蘖出来的对立统一矛盾体,二者在当代科技与人文形势下已经趋于相互渗透与依赖。大学强化人文教育,加强人文科学建设,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改革高等教育结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建立综合性的学科和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同时还应努力营造适合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大学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海量的知识需要图书馆人“文而化之”。为了系统科学地管理图书馆,使其发挥人文力量,图书馆人应继承道家的“无为”思想,民主管理图书馆;遵循读者意见的同时,又为读者提供使知识增值的资源;提倡“逍遥之游”,引导读者视读书为一种自然快乐的体验;图书馆可以提供轻松温馨的人文读书氛围,使读者“乘物以游心”。  相似文献   

13.
浅析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馆员与读者两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服务理念进行探索,强调图书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读者服务始终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而读者满意则是衡量图书馆工作质量的重要尺度,运用赫茨伯格的(Frederich·Herzberg)双因素理论深入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诸如馆藏、环境、设备等保健因素和馆员、服务、管理等激励因素及其二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如何运用双因素理论来提升读者满意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工作,无论是对学校、图书馆或是读者都是有益处的。钦州学院图书馆目前能够实现的只是通阅,而通借通还工作没有真正展开。因此,应建章立制、专人管理、建立通借通还信息管理系统和配送系统、加大宣传等改进通借通还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3.0时代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要求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要强化信息管理意识以建立信息资源管理体系;要能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建立有效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Web3.0时代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能有效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院系图书室逐渐成为协助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机构,承担着信息研究和信息开发的新职能。院系图书室职能的转变,决定了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伦理和信息创造等素质,才能大力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向读者提供优质的知识信息服务。针对院系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较低的状况,高校各级机构应对其实施信息技术培训,强化信息意识,并制定合理的网络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8.
In recent years public libraries have experimented with user-generated or community-contributed content through the interactive tools of Web 2.0. For some commentators this not just establishes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libraries and their publics, but signals the end of information hegemony and an ‘expert paradigm’. Such claims need to be treated with cautio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public library experiments with user-generated content can be more usefully analysed in the context of wider institutional mandates around literacy, civic engagement and access.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examines some recent library developments in this field,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Australian libra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