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勒斯坦1929年发生的动乱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首次由于西墙之争而引发的一系列大规模流血冲突。这次冲突是阿犹双方矛盾长期积累后的爆发,影响深远,被视为巴勒斯坦问题的分水岭。这次骚乱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发展的步伐,激发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发展的高潮,导致了阿犹冲突的全面升级。而作为委任统治国的大英帝国,正是在动乱后,开始对巴勒斯坦政局作出新的评估,并随之作出政策调整;同时随着美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的介入,加剧了阿以冲突的国际化和复杂化。  相似文献   

2.
1897年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开始。此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以色列国最终于1948年5月14日成立。在这一过程中,大国,尤其是英国的作用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政策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英国实力的改变、巴勒斯坦阿犹关系的变化以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各个阶段目标的不断调整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3.
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苏联于10月吞并波兰东部。1940年波罗的海三国也被苏联合并。苏联新并入的地区大约有200万犹太人。在这些新的地区,苏联政府推行了“苏维埃化”政策,进行改造。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苏联建立了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苏联政府接纳甚至鼓励了一定的苏联犹太文化自治。战后,鉴于形势的改变,苏联政府逐步调整了对境内犹太人的政策,掀起了一场排犹运动。以此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来人。公元前13世纪末从埃及迁居巴勒斯坦,曾创立了犹太教。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公元前935年分裂成北部以色列国和南部的犹太国,后分别被巴比伦王朝和亚述王朝先后征服。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大部分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此后的2000余年中,犹太人四处颠沛流离,散居欧、亚、美许多地方,多次受到所在国排犹、反犹活动的极不公正的对待。本文仅介绍欧洲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排犹、反犹、灭犹活动。一在逃离巴勒斯坦的过程中,许多犹太人来到了欧洲,散居欧洲各地,在欧洲形成众多的犹太人居住区。据考…  相似文献   

5.
11至13世纪,法兰西诸王颁行了一系列涉犹(犹太人)法令,法国中央政权对犹政策开始显著收紧。这一收紧过程始于对犹太人高利贷活动的管控,实质为由中央政府施行的、针对整个犹太人群体的系统性歧视,表现为法国中央王权对犹政策的三次质变:第一次质变正式将信仰犹太教视为堕落,第二次质变把犹太人的商业活动纳入政府监管,第三次质变将法国犹太人的本土化进程彻底切断。这些涉犹法令不仅是作为“个人”的法兰西国王对犹太人群体的态度,更是正在成型的、以“法兰西国王”为中心的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内在需求、是欧洲反犹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欧洲犹太人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犹太人从世界各地重返巴勒斯坦,再造国家.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富发表了著名的“贝尔富宣言”,声称英国要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此后,大批犹太人移民进入巴勒斯坦,还有更多的犹太人以各种方式帮助或资助复国事业.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依托其盟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中东战场与协约国集团展开激烈角逐。奥斯曼帝国为了维护在巴勒斯坦的统治,多次打击该地区日益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德国外交官员则与土耳其人交涉,维护中东犹太人的利益,并且在“雅法驱逐事件”中保护了巴勒斯坦犹太人。本文以“雅法驱逐事件”为切入点,揭示德国在一战期间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所采取的政策及其原因与利弊得失,并进而剖析了德国在这一时期中东局势中的战略取舍。  相似文献   

8.
阿哈德·哈姆提出的精神复国主义是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太人困境与犹太教困境为精神复国主义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以阿哈德·哈姆为代表的精神复国主义是作为政治复国主义的修正观而出现的。他批判以赫茨尔为代表的政治复国主义者不切实际的外交理论与实践、忽略了对犹太民族自身族性的重塑,主张将巴勒斯坦确立为犹太人的精神中心、恢复希伯来语的使用和繁荣希伯来文学。在巴勒斯坦的移民与拓殖问题上,阿哈德·哈姆对以热爱锡安组织为代表的犹太殖民者在巴勒斯坦地区垦殖的不合理方式提出了批评并对未来的阿犹冲突提出了早期的预警。  相似文献   

9.
纳粹德国推行种族主义政策.残酷迫害犹太人。试图将柏林奥运会作为炫示日耳曼种族优秀论的工具。出于对纳粹排犹的义愤,国际社会掀起了对柏林奥运会的抵制运动,犹太人在抵制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犹太人为柏林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辉煌的成绩有力地回击了纳粹的人种理论;柏林奥运会为纳粹德国更加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埋下了伏笔。从而对犹太民族的命运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杜鲁门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背离了罗斯福总统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全面磋商原则。在国务院和军事部门的反对下,杜鲁门仍然要求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国英国立即接纳10万犹太难民、支持巴勒斯坦分治,以及在以色列成立后立即予以承认。这一时期巴勒斯坦政策的制定基本上是杜鲁门总统个人意志的体现,其基础是杜鲁门本人的宗教信念和对犹太人苦难的同情,其推动力是国内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活动的压力和公众舆论、国会等对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支持以及赢得选举的政治考虑。  相似文献   

11.
1945年英国大选是20世纪英国历史上的重要界标。时值政治巅峰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被选民抛弃,工党出人意料地执政。这次大选的政治意义在于奠定了战后保守党和工党争雄政坛的格局。工党执政期间极力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工党下台后留下的遗产———“福利国家”政策,被历届政府所承继  相似文献   

12.
英国、法国、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和锡安主义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盟友.但同时又是争夺阿拉伯世界的竞争对手。在英国的主导下。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与锡安主义者签订《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幻想通过在巴勒斯坦的妥协让步换取锡安主义者和英国的支持。反对法国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野心。英国利用《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取得政治上的话语优势的同时,又转而与法国妥协.在争夺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斗争中相互利用和施展阴谋.最终使阿拉伯人实现民族独立和与锡安主义者“合作”的梦想化为泡影。《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是阿、犹谋求合作的一个重要文件。它对我们理解英、犹、阿三方相互冲突与依赖的复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命令德平进攻波兰开始,到1940年6月22日法国沦亡,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纳粹德国在欧洲发动了疯狂的军事行动,先后侵占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把英国的势力赶出了欧洲大陆,1940年6月Ic日意大利参战后,德、意还人侵巴尔干半岛,染指北非。欧洲战局的这种剧变迫使英国摒弃了原有的对德政策,重新调整其对外战略。希特勒在西线发动进攻,宣告了欧洲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在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政府下台。丘吉尔出任首则,组成了联合政府。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向全体…  相似文献   

14.
英王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曾下令驱逐境内所有犹太人,这一事件揭开了欧洲各国驱犹运动的序幕。然而17世纪中叶后,英国社会又考虑重新接纳犹太人。这一态度的反转是与当时英国国情息息相关的。宗教改革后所引起的民间亲犹浪潮为重新接纳犹太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护国主克伦威尔出于提高英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以及犹太人自身的努力,共同推动着犹太人重新回归英国。虽然最终英国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但也采取了一种事实上的默许态度,使得犹太人又获得了一片栖息之地。重新接纳犹太人后,英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也不断取得进步。由此可见,这种非官方的默许政策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的结束是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全面分析了英国政府放弃“光辉孤立”政策的历史背景,指出英国综合国力的下降;德国推行“世界政策”对英国的威胁;法俄同盟在对英国殖民霸权的 挑战以及美国在西半球对英国的排挤是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结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外约旦在1945-1949年间的阿-犹冲突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这一时期外约旦对阿-犹冲突政策的核心是“大外约旦计划“,这一政策对冲突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一次阿-犹战争的结局。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绥靖”,人们就会联想起张伯伦及慕尼黑的丑剧,会认为“绥靖”是个令人厌恶的字眼,并且在许多论著和相关回忆录中,往往把绥靖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归结为张伯伦等当时的政府要员所为。然而,这是一种误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为绥靖政策提供了赖以滋长的土壤,同时,弥漫于英国全社会的亲德思潮对其发展无疑起到了催化作用,英国对德国的同情,甚至敬慕,已强烈地表现出来。英国舆论界在这一问题上的鼓噪尤为突出和有效。  相似文献   

18.
犹太复国主义恐怖活动由来已久,在以色列建国前后达到高潮。犹太恐怖主义活动,动摇了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加快了以色列的建国过程。然而,犹太复国主义的恐怖活动,伤及无辜,破坏了巴勒斯坦的社会秩序,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生存、安全和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犹太人为建立以色列国而实施的恐怖活动,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并在阿以冲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利用暴力恐怖手段来实现自身政治、经济目的的传统,加剧了中东地区“以暴制暴”“以怨报怨”思维的盛行,使中东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为中东和平和世界安全留下了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19.
二战期间,德奥制定的排犹政策迫使大批犹太人再次开始了大规模的逃亡生活,而中国大陆由于远离欧洲战火,自然成了当时犹太人逃避灾难的最佳地方,因此大批的犹太人或自发或有组织地来到中国避难。犹太人在华期间,中外各界人士对其进行了大量援助,使犹太人最终回到了他们的祖国———以色列。  相似文献   

20.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欧美等地掀起的犹太民族复兴运动,其最终目标是在犹太人的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一个犹太人自主的民族国家。纵观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百年的发展历程,“犹太复国”从一个虚无飘渺的梦想变为如愿以偿的现实,其外部成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犹太人的歧视和残酷迫害;一个是对犹太人的利用扶持。这样的外部背景对后来以色列国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