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适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其用意是反对包括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是要不要旗帜之争,胡适没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不合乎事实的。当然,认为胡适只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不合乎实际,胡适反对研究和宣传主义,是因为他坚信实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能够解决问题,然而否认理论的积极作用,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胡适在《三论》《四论》中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不得不承主义有作用,转而反对教条主义,但是,胡适认为主义的作用,只是一种参考的作用,因而继续抬高方法的作用,而贬低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法国当代著名学者朗西埃在《为什么一定要杀掉爱玛·包法利》中对其进行了症候式阅读。该文指出,由于爱玛对民主犯罪、对文学犯罪以及她的歇斯底里症而被他杀。由此,朗西埃的解读视角为我们重新认识爱玛死亡打开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确证”是当代英关知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域,围绕该问题,形成了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两大主流学派。近年来,内、外在主义之争成为当代知识论研究的焦点。内在主义强调,信念的确证在于认知主体对确证者的内在把握;外在主义主张,信念的确证主要在于信念与外在世界的内在关联。从论争的缘起、过程,趋势等三个方面对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的论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加尔文主义和超验主义所宣扬的思想是具有很大差异性、甚至是截然相悖的。美国著名的社会风尚小说家华顿夫人曾经一度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共同影响,二者的冲突和碰撞所产生的效果体现在她两部中篇小说的主人公的塑造之中。《伊坦.弗洛美》中的伊坦和《夏季》中的查莉蒂的性格中都存在的矛盾性和双重性,以及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相似性都是与加尔文主义和超验主义的共同作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面对我国种种社会矛盾问题,在新文化阵营领导人内部发生了分歧,并引发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这场争论对探索当时中国的出路产生了深刻影响.今天,回顾“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过程,梳理胡适的思想并对之进行评价,能够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思考张明军,陈少晖长期以来,发生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被史学界多数论者看作是胡适向马克思主义发动的“猖狂进攻”,其实质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与胡适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两种敌对思想体系的大...  相似文献   

7.
陈卓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3):98-104
关于大学制度变迁的研究,除了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性质和动因分析,微观机制研究也十分必要。本文以制度变迁的广义理论为基础,分析二战后哈佛大学本科招生制度变迁。围绕着“学业资本”与“品位资本”之间的角逐、“贤能主义”与“世家优先”之间的较量,从变异、选择和遗传三个方面,揭示大学制度变迁的微观机制。“变异”意味着产生关于特定大学制度安排的(新)观念;大学制度变迁的“选择”环节包括政治动员和权力斗争两个阶段;大学制度变迁的“遗传”阶段也可被理解为对特定制度安排的选择,它包括规则的制定及其合法化、稳定化和复制。“为承认而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哈佛招生制度改革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8.
多尔衮集团与豪格集团的斗争最初围绕着争夺皇位进行,继而发展为激烈的权力之争.多尔衮与豪格二人在清军入关前夕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能够暂时放下个人恩怨,维护满州贵族集团的共同利益,反映了当时满州贵族集团政治上的成熟,但这种权力斗争又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  相似文献   

9.
1917年夏,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北洋军阀内部的权力之争,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矛盾激化,形成“府院之争”,导致张勋复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府院之争”是怎样演变的呢?美国与日本在其中又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府院之争的发生,虽然是当时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的结果,但就个人来说,是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权力斗争的结果;就集团利益来说,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的争权夺利。其实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权力冲突由来已久。早在袁世凯时期,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就已构恶了。当时黎元洪是中华…  相似文献   

10.
由激进主义大显于中国近代社会而引发的现代“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大可不必,近代激进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发展本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受内外诸多因素所左右、以其内在必然性而展开。彻底否定激进主义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至少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两种主义”相互作用的适度张力依“自然历史过程”而实现.  相似文献   

11.
作为法国当代左翼思想的代表人物,朗西埃和巴迪欧拥有类似的学术背景,但是他们在左翼思想的道路上却走得截然不同。为深入理解两位哲学家的思想内涵,在选取两人的互评文本的基础上,广泛关注两位思想家对艺术、政治和哲学等共同主题的探讨与阐述,从多个维度比较两者思想中的关联与差异。可以看出,对于朗西埃和巴迪欧来说,艺术、政治或者哲学并非浮流于纸面的沉思冥想,而是面对现实的积极干预,由此实现自由和平等的终极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朗西埃倡导的是平民性的逻辑,而巴迪欧则追求精英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理清学术界针对"问题与主义"之争在不同历史阶段赋予的涵义,解读"问题与主义"文本原意,即其历史语境,并在"问题与主义"的历史语境中探析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困境,明确改革开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源泉和动力,有助于坚定改革开放的方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现行学校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评价体系主要涉及学校管理、教师和学生等方面,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看,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主义两种倾向,方法上存在定量与定性之争,二各有优劣,原有评价体系。在新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就显得日趋重要。管理要从微观上重视师生评价的方法研究,科学选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提高评价为学校管理服务的能力,促进师生发展和学校课程实施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是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起初是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的一种选择,并未成为救亡图存的首选理论。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进步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苏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是曲折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之间进行过多次论争,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问题”与“主义”之争、“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虽显零散,但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相似文献   

15.
生死攸关的烛光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法国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瑙德夫人。她丈夫被德国人俘虏了,身边只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12岁的雅克和10岁的杰奎琳。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每周星期四晚,一位法国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管内装着特工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把情报藏好,伯瑙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剩…  相似文献   

16.
归纳悖论与“证实”“证伪”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科学哲学中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之争的背景下分析了归纳方法和三个著名悖论,提出三个悖论与证实主义同证伪主义之争的原因,在于演绎和归纳的矛盾。认为消解悖论解决论争的唯一途径,是建立归纳和演绎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社是五四时期先进社团的代表之一,新青年社的北京同人时期,是该社团最辉煌灿烂之时。新青年北京同人之间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大部分人有出国留学的背景,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职,并且部分人有着同乡的关系。同时,新青年社北京同人之间亦存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分歧,引发了轰动一时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使得北京同人之间发生了分裂,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信仰,并逐渐走向了相反的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早已尘埃落定,但它所警告的教条主义空谈理论的危险并没有随之消失。"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提出的宣传"主义"和"学理"的方法,对我们今天的理论宣传仍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有关第二国际与伯恩施坦主义的研究中,有这样一种看法:第二国际内部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的分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手段的策略分歧,二者都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因而不是根本原则分歧,更不是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之争。这种看法值得商榷。笔者以为,第二国际内部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的分歧,不是非原则性策略之争,而是根本原则性的争论,也就是说,不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而是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这  相似文献   

20.
专业主义与解制主义之争是当前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作为教师教育解制路径的重要代表",为美国而教"取得了诸多成就,吸引了大批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师资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崇。但由于"为美国而教"在教师质量、教师流失率、种族与文化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其当前取得的成就并不意味着它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教师培养模式,更无法代表教师教育解制路径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