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优  黎文普 《体育科技》2022,(5):152-153+156
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本身所蕴含的优势以及身体教育功能的特殊性等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利条件;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育人意识、课程考核体系欠完善,是影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问题;未处理好思政教育显性、隐性课程的关系、育人大环境支持力度欠佳,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不利条件。建议:明确课程育人目标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指南;挖掘课程教学与评价中鲜明思政元素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保障;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培育学生良好体育习惯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的丰富。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思政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不够丰富以及思政元素挖掘匮乏和公共体育思政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在公共体育课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资源等,激发公共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中,“立德树人”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增设“思政育人”元素,能让大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提高身体素质,还能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文以大学公共体育课中的健美操课程为例,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实证等研究方法,以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为研究纲领,以期丰富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理论研究体系。该文重塑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健美操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方案,阐述了从健美操课程目标、健美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健美操课程思政元素融合3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创新了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健美操课的思政教学开展形式。  相似文献   

4.
《体育师友》2021,(4):51-53
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的普遍实施,对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能完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健全体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等价值意蕴,却面临着教师思政能力不足、思政元素和技能教学难以融合等问题,据此提出课程思政融入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应从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思政元素、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同向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若光 《体育科学》2022,(11):27-34
从“体育何以思政?”问题出发,聚焦体育学科专业的身体技术,对身体技术的规制性、分置性、仪式性、观赏性与师范性5个方面进行社会学分析。重点讨论并揭示了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在身体技术获得的同时如何与道德品质、合作精神与爱国情怀发生关联。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发生的内在机理是通过身体技术的学习与参与,自然而然地生成;体育课程思政的根本教学途径应是教师以身作则的“濡染”与学生感同身受的“化”“悟”。鉴于体育学科专业特质,通过身体的教育,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其他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不可替代性,需是“通过身体技术的思政”。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剖释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惑与应解决的问题,并以“学校体育学”为例,提出具体实施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着重解决课程教学中重专业素养培育,轻人格修养培育;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价值观培育;重低阶认知培养,轻高阶认知培养的“三重三轻”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沿着课程目标引领、教学目标衔接、教学过程贯穿、课程评价落实的路径将课程思政元素落实到课程实施中,以提高体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推进应用体育云教材的价值意蕴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策略。课程思政视域下,在体育云教材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文化自信,但在实践中仍存在思政元素与课程设计融合不够深入、体育教师信息教学素养薄弱和云教材课程评价标准单一等难点问题。要推进体育云教材的应用,必须做到将思政元素与课程设计有机结合、提升教师思政能力和信息化教学素养、优化课程评价考核体系,积极探索思政元素融入体育云教材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建设体育强国和推进全民健身的需求。文章在分析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的基础上,分析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提出发展路径。认为:(1)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可帮助大学生强自身体质,修思想品德;锤意志品质,助品格内化;塑健全人格,享人生乐趣;(2)目前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体育教师思政素养与思政导入能力不强、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不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和路径单一、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与反馈机制有待完善的困境;(3)推进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一要强化主力军,提升体育教师思政素养;二要优化主战场,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建设;三要拓宽主渠道,丰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四要校准评价尺,推动多元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9.
刘菲 《体育教学》2023,(2):29-31
体育课程思政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政元素,依托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来实现“以体育人”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观念。本研究以《耐久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一课为例,通过分析运动技术与思政元素,确定教学目标;整合运动技术与思政元素,规划教学内容;聚焦运动技术与思政元素,突破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作为“五育”之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更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由此,深入挖掘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为更好地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实保证。通过着重对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必要性,体育课程思政内涵,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更好地剖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为进一步完善和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发展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11.
红色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革命精神的高度凝练。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大背景下,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理论层面梳理出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特征及时代价值,从问题层面指出现实困境,从实践层面提出实施路径。研究认为: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具有历史、文化、教育、健康、强国等方面价值。存在教学双边红色体育意识淡泊、红色体育文化教学地域限制、红色体育文化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缺乏红色体育元素等现实困境。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可行路径:增强“主导+主体”教学双边意识、推行“有形+无形”智慧教学方法、实施“育体+育人”双育教学模式、丰富“项目+创新”学科教学内容等。  相似文献   

12.
体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重要的思政教育载体。体育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2]。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思政”元素对学生人文、智育、德育等课程学习发展优势,对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思政”功能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思政”元素开发的对策,旨在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体育专业课教师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相关问题。研究认为,落实逻辑包括:具有将新理念有效融入教学实践的正确认知;具备使课程思政沿正确方位推进的理论素养;挖掘能随知识蔓延并彰显课程育德价值的思政元素;采用润物无声、有理有据、久保效力的育德方式。现阶段,针对教师思维认知、理论素养、元素挖掘、育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以下实践路径:转化体育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错误认知;健全理论学习内容体系、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建立规范化的思政理论学习制度;从加强前提研判、扩展挖掘维度,提高思政元素挖掘的“质”与“量”;针对不同课型优化思政元素呈现方式、有效延伸育德场域。  相似文献   

14.
丁海洋 《体育科技》2023,(4):137-139
蔡元培先生关于“完全人格塑造”“健康卫生”“体育普及”“以体促美”等观念方面的体育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元素,通过整体化、动态化、常态化、制度化的教学设计,使蔡元培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在涵义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紧密结合,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发展,发挥高效优质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将体育课程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渗透到体育教育教学,达到知识育人、技能育人,同时注重思想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实践法等研究方法,阐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分析高校体育课实施课程思政现状,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梳理和探索,体育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涵。积极提升体育教师素质素养,实施浸润式教育,营造融合多元思政元素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起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用,实施优质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使高校体育课程达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关体育强国、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给我国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选项+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内涵及“选项+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价值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选项+俱乐部”教学模式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建议:提升大学体育教师思政育人的政治素养;深挖“专项+俱乐部”教学中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建立和完善“专项+俱乐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这对于我国高校更好地利用“选项+俱乐部”教学载体,开展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为祖国培养人格健全,品德高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近10年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趋势,以期为我国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运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对体育课程思政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体育课程思政正处于学术生命周期的细化阶段,届时发文量将呈现递增趋势;核心期刊载文量百分比较低,其中发文量排名较高的有吴向宁、赵富学、董翠香等作者,该领域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作者及机构间合作有待加强;热点主题检索结果为“中国”“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词语;研究者紧扣“立德树人”视角,探索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问题,包括其育人功能、实施措施、干扰路径等。该研究领域大都属于逻辑推衍式的理论探讨,缺乏实地调查、教学实验和实证分析;教师是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主力军”,关于教师思政知识的培养、教学内容的调研、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构建是亟需发展的重要板块。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在深度挖掘和精准凝练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课程教学及优化思政教学模式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运用文献资料、辩证分析及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全媒体时代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全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表现出具象流变的育人话语、立体多维的内容传播模式、科技加持的育人方式、多方联动的育人主体等时代特征。针对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造成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不成熟、育人内容传播碎片化、全媒体支撑要素不健全、体育教师媒介思政素养不足等推行阻碍,从顶层设计、理念更新、资源整合、科技加持、能力提升5个方面勾画全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蓝图,完善“全媒体+”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育人内容体系,深化全媒体技术,助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度,全方位提升体育教师思政媒介素养等创新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陈立春 《体育科技》2023,(4):114-116
电影《夺冠》呈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女排,讲述了中国故事和集体记忆;以真人原型为基础,找寻国家、集体和个体的精神轨迹,挖掘“女排精神”“体育精神”的价值所求,为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探索提供了思路。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基本内涵的探析,认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坚守体育课堂,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价值导向,以体育知识、技术等为载体不断挖掘体育课程思政重要内容资源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协同效应,聚焦体育项目教育、行业育人,深化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建设,引领人才培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复活了“思政元素”,打破了三维空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为中学体育课堂思政教育以及打造红色铸魂精品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着力挖掘中学体育课堂思政元素,映射育人价值;分析数字化驱动中学“体育+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思考数字化赋能思政元素在中学体育课程中的融合路径。期望能构建出三全育人并举思政教学新模式,打造出系统集成全方位的网络思政育人环境、协同高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让更多主体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