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裘帕·拉希莉长篇小说《低地》不同于其他着重描写移民流散的小说偏爱从文化冲击角度刻画人物的奋斗历程,而是将笔触更多地集中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移民本身心理在身份建构中的变化。本文从他者的角度窥观人物在疏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和观念上的变化。从他者在疏离中的无力感和身份建构的失败着重分析他者疏离的表现。最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他者根据自身经历尝试挪用自我与世界,进行他们没有确定结果,没有明确重点的身份构建。  相似文献   

2.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在小说《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选择的主角不是衰败没落的名门望族,而是美国南方穷苦白人,小说围绕着本德伦·艾迪的死亡和运送棺材的旅程而展开故事,这一家人都带着各自的创伤在旅途中挣扎。本文旨在借用创伤理论分析小说中的创伤隐喻,并探究人类在创伤下展现出的人类精神以及这些创伤对自我价值重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裘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疾病解说者》讲述了一对出生于美国的印度移民后裔达斯夫妇举家回乡探亲旅游的故事。达斯夫人向汽车司机兼疾病解说者卡帕西坦白隐藏八年的出轨生子的秘密,试图从他那获得心理疾病的医治。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沿着“疾病解说”这一伦理主线,通过解构伦理环境、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等不同伦理结,剖析拉希莉作品深处的伦理主旨:需要疾病解说的现代社会个体,只有肩负伦理责任,才能找到治病的良方。  相似文献   

4.
流散文学很重要的表现内容是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和文化身份认同。印裔美籍流散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小说《同名人》描写了两代印度移民自我身份探索中的困境、文化融合等问题。在"第三空间"的视角下,文章分析该小说中第二代印度移民面对家庭内家国文化与家庭外异质文化之间冲突与抉择时,通过与异族青年婚恋这种方式,在多种文化间进行自身身份的探索,从而获得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裘帕·拉希莉的《同名人》问世于其处女作《疾病解说者》获奖三年之后,既是她首部长篇,也是又一部深深打动了世界读者的流散文学佳作.小说以其深刻的情感体验娓娓道出了两代流散者对待移入地文化的不同态度和他们所共同经受的心灵煎熬及矛盾选择,体现出流散者深切的情感疼痛及其多重心灵体验.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西风意象出现较早,在后来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西风形成了它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个隐喻意义——离情。这主要表现为去国离家、恋人离思、友人离别、生命离逝等四种情感内容,故尝试着分析西风意象的由来、表现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西风"意象出现较早,在后来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西风"形成了它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个隐喻意义——离情。这主要表现为去国离家、恋人离思、友人离别、生命离逝等四种情感内容,故尝试着分析"西风"意象的由来、表现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8.
严歌苓执著于塑造女性形象,关注女性的生存,始终致力于追寻没有异化的女性的自由生存,本文通过文本解读,分析严歌苓小说中的没有异化的本真的女性形象及所蕴含的"地母"特性。  相似文献   

9.
傅紫琼 《文教资料》2012,(20):31-32
《失乐园》有两部作品,一是17世纪英国作家弥尔顿的描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恶魔撒旦引诱偷尝禁果而被逐出伊甸乐园的史诗著作;二是日本现代著名的情爱作家渡边淳一的描写中年男女陷入不伦之恋,追求纯粹的爱而背离传统道德,背叛家庭,选择殉情的代表作,《爱的流刑地》也是他同类题材的著名作品。本文拟探讨其中隐含着的相似意象,以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刘晓 《海外英语》2016,(4):186-188
认知语言学下的隐喻分析和分类研究一直是很重要的课题,然而关于隐喻的分类问题众专家学者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作者发现中国道家五行的相生相胜学说,以及五行归类理论和隐喻的映射关联,分类范畴理论有很多共通之处,故意图在五行学说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语言学家Lakoff和Fauconnier&Turner关于隐喻的理论知识,对弗吉尼亚沃尔夫小说《海浪》和《达洛维夫人》中的自然意象隐喻进行分类分析,该文主要截取了"金意象"隐喻的例子,通过分析意在更好的理解隐喻的生成原则和隐喻关联建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郑秋萍 《文教资料》2007,(33):46-47
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他的名作《在地铁站》堪称意象叠加手法运用的典范。诗人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充分揭示了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以及感情与思想交融的主题,收到了"理智和感情瞬间的复合体"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中国古典关学的重要范畴。其中,庭院意象,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戏曲的一个传统——书画同源。繁复的庭院意象符号,在小说《妻妾成群》中,已经不再是物质现实之物,而是烙上了作者情感体验,经过文本转换和提升的隐喻,同时也是接受者从外在的符号能指进入内在情感体验的符号所指的隐喻。  相似文献   

13.
孙子《九地篇》中"所爱"的含义是指具有重要影响的战略因素。依据前人的注释,结合具体战例,可以认知孙子"所爱"包含四个属性层面:一是重要的战略区域;二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三是重要的依靠力量;四是重要的精神象征。作战当中,孙子主张主动造成敌方"所爱"丧失,可使敌人遭受致命的精神打击和心理破坏,有利于夺取和控制战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带灯和元天亮是《带灯》小说两个主人公,作为小说叙事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出现。作家给主人公命名匠心独具。带灯对元天亮的痴迷和崇拜,实际上是已经有了自我觉醒意识的"带灯"对光明、温暖、公正的行政(社会)秩序的渴望,也是作家面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现实焦灼心理的形象折光。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在小说《发条橙》中虚构了乌托邦式的妄想利用科学技术消除主人公阿历克斯人性之恶的权力社会,探讨善与恶、自由与平等、公共权力与个人、人文社会与科学技术、理性与感性、秩序与混乱等议题,以此影射现实社会。《发条橙》中互相对立的元素构成时代隐喻,在现代社会中以对立且统一的矛盾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这些未解之题使这部小说充满了哲思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是典型的"劳伦斯式小说",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探索和追求,涵盖了劳伦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因素:救世主题、对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探索、多样化的叙述技巧、独一无二的语体和丰富多彩的意象运用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小说《紫色》中的自然意象和女性意象来窥视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揭示在男权社会中自然和女性均受到扭曲与迫害、同为受害者的真相。自然和女性的天然联盟指明了一条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相处、相互融合的道路,这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8.
按佛教空观哲学,时间的本质也是空,空则可变化和超越。佛教对时间的超越有两点:一是对时间作任意伸缩,二是对众生的二世或数世作沟通。二者进入小说,形成古典小说的两大类型:一是富贵如梦、人世短暂型,二是"三世"沟通型。  相似文献   

19.
短篇小说《低地》是后现代主义大师托马斯·品钦的早期习作。从《低地》中可窥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城市正遭受着工业文明的侵袭和破坏,浮躁的人们在这种侵袭中变得萎靡不振。身处于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城市中,主人翁丹尼斯·弗兰基却遁入一个巨大垃圾场里——充斥着流浪汉、吉普赛人的弃民世界。被认为是"空白"、"垃圾"的弃民世界比冰冷的都市更加淳朴自然,更加开放和谐,更加有生命力。《低地》引领着人们远离喧嚣,在弃民世界中追寻神秘又畅通的人与人交流的渠道,探索人类如何在后现代荒原社会中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的《长恨歌》以王琦瑶为叙述中心,以古典油画般的笔触描画了一系列场景,作者的生命体验、童年记忆与读书阅历丰富了她所描绘的场景,形成了一系列空间意象。然而作家所构建的空间意象多带有她的个人意志,在这些空间意象上附加能够使人物命运成为必然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