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校园欺凌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严峻问题。对PISA 2018数据库中79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与学生学业素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校园欺凌与学生学业素养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学生经常遭受欺凌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学生学业素养平均值下降0.505分;校园欺凌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的影响大致相同;威胁性欺凌行为最影响学生学业素养。结合我国校园欺凌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降低校园欺凌在我国发生的概率并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旷乾  田春 《基础教育研究》2020,(3):14-16,19
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国外对校园欺凌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较早且成果丰富,文章分别从法律、社会、执法、学校四个层面,对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四国的校园欺凌防治进行了国际比较,发现只有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多元治理模式、加大惩戒力度、建立校园警察制度并完善教师惩戒权,才能对校园欺凌现象实现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当前,校园欺凌现象受到法律、社会、学校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于小学生校园欺凌方面的教育要充分考虑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社会几大主体更不能缺位,需要国家的法律支持、政府的监督、社会舆论的影响、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的实践以及教师的执行。我们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以便更好地规避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校园欺凌现象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0个省市对5846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学生占到6.1%,"偶尔被欺负"的占到32.5%,男生较之女生更容易受到同学的欺负。2006年,有关部门对西部某地  相似文献   

6.
基于依恋理论,探讨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意义在校园欺凌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旨在为学校反欺凌干预提供有效信息。利用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国学生数据,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除校园欺凌与自我效能感路径外,每个路径在统计上都显著;校园欺凌负向预测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和生活意义分别对欺凌行为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中介作用。这些发现表明,侧重于学校归属感和生活意义的干预措施有益于改善遭受校园欺凌的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频发的校园欺凌问题引发社会、学界的关注与重视。为防治校园欺凌,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教育部、学校、监护人乃至社区的责任,通过多年的干预和治理,省政府分配权责、学校全纳支持以及社区的协同共进,校园欺凌防治成效斐然。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建设、系统的治理方略和多元主体的参与是其防治校园欺凌的主要经验。给予我国的启示:应推进立法,建立系统的反欺凌政策体系;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营造全纳校园环境;构建反欺凌共同体,建立多方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李朝阳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3):26-31,38
为了治理校园欺凌,美国从社区、学校、课堂、网络等维度,开展了一系列反欺凌项目.有社区层面的“构建尊重”项目,学校层面的“奥尔韦乌斯欺凌预防”项目与“和平积极应对暴力”项目,课堂层面的“第二步暴力预防”项目,教师的“欺凌终結者”项目,学生的“社会和情感学习”项目与“迈向敬重”项目,以及针对网络欺凌的项目与法案.这些项目提供了“不要嘲笑我”课程、师生课程与手册等内容.各类项目通过建立反欺凌委员会和基金,设立欺凌预防工作小组,营造反欺凌文化,开发反网络欺凌的应用程序与预警功能等途径预防与治理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9.
毛燕香 《广西教育》2022,(1):32-34+45
本文以某中学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校园欺凌现象进行调查,从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态度及学校应对举措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当前中小学校应对校园欺凌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校园欺凌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应对虽早有法律规定,但这些法律规定和行政举措也是在最近几年才被社会所关注,其反映的是民生问题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安保问题进入政治中心、自媒体加快社会信息传播等环境因素催生的社会结果。作为教育者要熟悉政策规定与指导意见,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走向校园欺凌事件的背后,从本源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既往校园欺凌防治研究,将欺凌事件产生与发展归因于欺凌者或受害者具备特定性格特征,从而给出以老师、家长等成年人作为治理主体和针对性矫治欺凌者与受害者性格特征的策略,事实证明,治理效果不彰。校园欺凌中欺凌者的行为是在与其他同伴的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应从群体交往互动的社会层面重新解读校园欺凌,相应地,校园欺凌的治理要着重改变其他同龄旁观者对待欺凌的态度,并将学生视为欺凌治理的重要主体。校园欺凌旁观者包括四种类型,其中,受害防御者在干预欺凌发生、影响欺凌走向与消减欺凌损害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对此应采取措施促进其他类型欺凌旁观者向受害防御者转变。影响欺凌旁观者向受害防御者转变的因素包括学校、班级反对欺凌的环境与文化氛围,受害防御者及其责任的明确程度,旁观者的认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程度。据此,可通过组建圆桌会议、成立欺凌处理小组、开发反欺凌模拟游戏等方式促进旁观者积极干预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正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成长阶段,维护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近年来,初中校园欺凌问题越发严重,这也是教育部门需要加以重视的重大问题,如何有效防治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初中校园欺凌的成因做出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校园欺凌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研究的文献回顾,发现校园欺凌研究有四种视角:个体视角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人格特质、社会认知等对欺凌发生的影响;群体视角运用群体社会化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支配理论和地位关系理论等阐释校园欺凌的群体互动机理;家校系统视角重点分析了学校和家庭这两大微观环境对校园欺凌发生的影响;社会情境视角则重点关注污名与歧视、社会性别规范和教育文化等宏观环境对校园欺凌的形塑作用。不同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研究自成体系、各有侧重。未来研究需要重视研究视角之间的深度融合、不同层面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中国社会情境下校园欺凌的发生机理。相关部门应针对青少年个体、同伴群体、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层面,分别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校园欺凌是一种影响较恶劣的社会现象,是形成重大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隐患.当前我国关于校园欺凌的规制不太健全,也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设立的法律.所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下,有必要对校园欺凌的含义进行界定.本文通过对域外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条例进行研究,结合我国校园欺凌现有的规定进行分析,对未成年人遭受校园欺凌行为提出...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能够对现行的校园欺凌防治政策进行详尽分析与评价,为我国后期校园欺凌防治政策的制定、实施、修正和调整提供相关依据。本研究通过采用内容文本挖掘(ROST CM6)及PMC指数构建等研究方法对国家层面出台的55项校园欺凌防治政策构建指标模型,结合PMC指数量化分析结果对校园欺凌防治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校园欺凌防治政策整体发布较为合理,11项政策样本中有5项优秀,6项可接受,优良率占比为100%;11项政策由高到低排序为:P3(6.69)>P6(6.48)>P5(6.35)>P4(6.21)>P2(6.06)>P7(5.92)> P1(5.90)>P8(5.57)>P11(5.55)>P10(5.37)>P9(4.92)。通过Matlab绘制戴布拉图展示政策的优劣性,表明我国校园欺凌防治政策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政策性质科学预测不足;(2)政策机构缺乏紧密协同治理机制;(3)激励措施缺乏校园欺凌治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法律保障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报道,校园欺凌行为不仅损害了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也会引发犯罪,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特分析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策略,必能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芬兰基础教育法案》的基础上,芬兰实施了全国性的KiVa反欺凌项目.KiVa项目包含预防性教育的"普遍行为"和制止欺凌案件的"特殊行为".KiVa项目通过建立KiVa项目组和学校项目组网,向教师提供反欺凌培训、设备和材料,改变旁观者角色,向家长提供反欺凌指导,积极解决网络欺凌.该项目还提供反欺凌课程、网络游戏和"反欺凌街道"论坛,有效预防和处理了欺凌行为,增加了对受害者的支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20.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以及普及应用,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导致对于整个社会以及学校的教育都产生了相对比较严重的影响。人们对校园欺凌事件进一步关注,也更加重视对于小学生的培养。本文针对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具体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从多个方面有效地防止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进一步扩散以及严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