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区域旅游业与科技信息化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应用,一些地方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方面仍然存在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视。本文以陕西省作为案例,对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简要分析了开发应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聿明  唐颖 《大众科技》2010,(9):35-35,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GIS对旅游城市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城市地图查询地理信息系统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发也非常必要。文章以桂林市为例,在介绍城市地图查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的基础上,给出了部分设计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并结合王家寨乡村旅游开发,介绍了王家寨乡村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旅游业并为之服务,是旅游业实现信息化的一个关键。文章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组成,然后阐述了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原则,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中的主要应用,最后指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规划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孟凡影  王晓娟 《科教文汇》2009,(18):273-274
本文选用VB基于MAPX上GIS的二次开发实用型地理信息系统,以吉林省为例,对吉林省九大地级市旅游景点的分布、实现对旅游信息查询系统的动态更新、与查询者之间的互动,保障为旅游者和旅游管理者提供动态性、现实性的旅游信息,提供更好的旅游信息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VB与MAPX的吉林省旅游信息查询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VB基于MAPX上GIS的二次开发实用型地理信息系统,以吉林省为例,对吉林省九大地级市旅游景点的分布、实现对旅游信息查询系统的动态更新、与查询者之间的互动,保障为旅游者和旅游管理者提供动态性、现实性的旅游信息,提供更好的旅游信息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新兴科学,是一个获取、管理、操作以及可视化地理信息的平台。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昆明市旅行社、旅游者、旅游管理规划部门的需求,开发了基于MIS和GIS集成的昆明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依托智能专家系统,进行了旅游日常监管调度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的研究和实现。该平台以GIS空间数据为基础,以涉旅企业的日常运营数据等为分析内容,通过网络通讯手段开放与各职能部门的高速接口,实现了对旅游行业的可视化日常监管和及时高效的应急联动指挥,且具辅助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在道路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296-296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道路交通中的几个具体应用,说明发挥并完善城市的功能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指出实现未来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管理要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智能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宅游天下——3D虚拟旅游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Williams and Hohson首次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必然对旅游业产生影响,旅游业将步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旅游时代,也称之为虚拟旅游时代。而随着技术与观念的逐步成熟,3D虚拟旅游发展迅速。本文意在通过分析3D虚拟旅游的现状、运营与盈利模式,来探讨3D虚拟旅游的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扬州市导游薪酬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长宏 《科教文汇》2011,(34):201-202
随着扬州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导游人员的薪酬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扬州导游人员现行的薪酬制度,探讨了扬州导游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可行的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3.
ICTs and Internet adoption i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Internet have changed industry structures around the world. New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dopted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Europe and America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nd the trend is likely to continue into the future. China, as a fast-growing developing country in Asia, is gaining importa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 for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ttractiveness as a destination. It is also becoming a booming tourism source country as its population starts travelling overseas.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the ICT and Internet gradually change the tourism industry structure in China; how important such changes are, and to where such changes will lead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his exploratory research is conducted based on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several tourism organisations, such as airlines, hotels, tour operators, visitor attractions and the tourism authorities with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李秀娟 《现代情报》2005,25(10):23-25
旅游业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吉林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对吉林市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意义以及吉林市生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做了初步的探讨,旨在推动吉林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发挥生态旅游业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利燕 《大众科技》2012,(2):105-106
以"世界长寿之乡"著称的巴马,大打"养生旅游""绿色、健康"招牌,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吸引了一大批各地的游客在此长居,成为中国最热门的养生旅游之地。文章阐述了巴马具有丰富的养生旅游资源,分析和总结巴马养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巴马养生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使巴马的养生旅游长胜不衰。  相似文献   

16.
首先简要介绍了虚拟旅游的概念,G/S模式以及G/S模式应用于虚拟旅游的优势,进而表述了基于G/S模式的虚拟旅游应用具有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其对应的技术体系。最后结合基于G/S模式的实际应用,指出了此种应用将促进旅游产业进一步的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冬梅 《科教文汇》2014,(7):104-105
广西涉外旅游发展迅速,涉外导游在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和提高旅游国际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继续提高广西涉外导游双语沟通能力、异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营销技巧,促进广西涉外旅游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强  董骏峰 《预测》2012,(1):65-69
针对旅游业经营中旅游景区负担过重,资源破坏严重的情况,在对相关国内外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供应链中资源保护型景区定价模型。本文的定价模型完全建立在资源保护的底线上,在资源持续使用的基础上有利于兼顾企业的盈利要求。模型从景区仅直接面对散客的情况,扩展到提供"购物游"和"纯玩游"两种产品时,旅游供应链中相关企业各种博弈下的景区对旅行社的保护型定价模型。为了揭示由于散客、旅行社和整合式旅行社同时带来游客流对于景区资源保护所产生的相互影响,还进一步扩展到景区同时面对三种供应链客源的定价模型。本文给出了所有模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9.
新的假期制度对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带薪休假为代表的闲暇时间作为决定个人旅游消费需求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对外公布了新的休假制度,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郑嬗婷  陆林  陈浩 《资源科学》2015,37(12):2371-2380
研究区域旅游流整体空间网络结构特性及区域内各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地位,可为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与优化提供支撑。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30城市重点旅行社推荐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及三日以上)旅游线路共4 500条,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从单个城市旅游节点、节点城市间连线、整体空间网络三个方面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特征。结果显示:①长三角区内节点城市在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中地位差异较大,核心城市的核心地位较为突出,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存在明显的等级性,随着出游时间的增加,等级性更为明显,如杭州和苏州既是区域内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也是重要的旅游中转地,在旅游线路组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②局部旅游流活跃程度较高,如镇江-扬州、舟山-绍兴;③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会由于旅游交通条件、大型旅游项目等各种要素的变化而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