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明初从山西大槐树向鲁西两次移民约10万人,山西移民的迁入,使晋南化与鲁北献交融,给黄河三角洲的风俗民情,包括村庄,民谣,传说,语言,行为习惯及节日习俗等方面打上了浓重的洪洞移民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民国以来的黄河三角洲移民,可以说是其移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究其原因,主要与黄河有关,与当时的社会情势有关。就其性质而言,新中国成立前的移民,主要为生存型移民,而其后的移民,则多为发展型移民,这一时期的移民与历史上各朝代的移民有很多不同。  相似文献   

3.
民国以来的黄河三角洲移民 ,可以说是其移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究其原因 ,主要与黄河有关 ,与当时的社会情势有关。就其性质而言 ,新中国成立前的移民 ,主要为生存型移民 ,而其后的移民 ,则多为发展型移民 ,这一时期的移民与历史上各朝代的移民有很多不同。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明初移民问题"不见诸史,惟详谱牒"。2004年惠民出土的《吴铭墓志铭》载,吴铭的高祖吴均让是由棣州城东避元季乱,移侨他省,后归郡西青阳店庵里吴村的复业流民。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洪武五年下诏书说:"流民复业,不以旧田为限。"吴均让正是因了朝廷的这一政策回到本州城西定居的。他既属朝廷所说的"流民复业"又兼具移民性质。流民复业是明初朝廷"招诱"、"招抚"政策主导下,无籍无业流民自愿的回归行动,流民回归原籍也带动了移民工作,这对当时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发展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洪武年间,河北枣强有些姓氏远迁至山东淄博。数百年的生息繁衍,这些移民与当地山水乡情相融,有所作为。丰茂的根系深深植于齐鲁大地。研究、关注这一重要的民俗化现象,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明洪武年间,河北枣强有些姓氏远迁至山东淄博。数百年的生息繁衍,这些移民与当地山水乡情相融,有所作为。丰茂的根系深深植于齐鲁大地。研究、关注这一重要的民俗文化现象,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明朝施行让士兵以军营为家,世代为军的军户制和戍边、屯田并重,军户固定于某一卫所,以及因此而衍生的清军、勾军制度。强迫军士在服役卫所世代为军,使得大部分驻卫军士逐渐演变为当地居民,成了事实上的军事移民。军户制本身以及清军、勾军被抓的壮丁和战争及勾军产生的大量逃兵,也都以不同形式成了某地的移民。黄河三角洲腹地惠民县的一些村史和谱牒证明了军事移民的大量存在。明朝的军事移民是全国普遍存在的,这些军事移民为开发边疆、巩固国防,为全国各民族的交流融汇,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洪洞大槐树移民说,是民国初年景大启根据民间传闻提出的。其说的基本点是说大槐树是明代迁民处,明政府在此设局驻员,办理山西民外迁各项手续,编排队伍,分发派遣,并且按照这一思路,重修了古大槐树遗址,创立碑碣,又两次组织人撰稿,编印著述,以广其传。然而,就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广泛占有材料,求实存真,依然是大槐树移民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南昌教育》2005,(12):26-27
日前,河北省20所学校的相关人士云集北京,出席一个河北教育网站的开通仪式。  相似文献   

10.
各省人口突发性的迁入,增加了巴蜀地区对大量外来人口消化的困难,此后,巴蜀地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给清代巴蜀社会整合带来了难度。因此,对于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发生时间进行考证,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清代乃至民国年间巴蜀地区种种社会现象。本文运用档案、族谱、古籍、方志等资料,对发生于康熙后期至乾隆初年的移民浪潮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1.
1949年河北省发生严重水灾,河北省委、省政府为救灾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其中向东北移民是一项重要举措。从1949年11月始至同年12月止,河北省共向东北移民14642人。此举对救助灾民生活、战胜灾荒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移民频繁的国家,因而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一批又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现。移民既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涉及历史、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单一的研究范式很难完整地反映其全貌。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年始,大陆学术界不断借鉴西方的理论体系、理论视角,形成了多个学科参与一个研究领域的趋势。孙向群博士著《近代旅京山东人研究》(齐鲁书社2013年12月出版,29.1万字)承续了这一趋势,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