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制度在于化解原票据权利人与最后善意持票人之间的冲突。善意取得票据权利必须符合严格的条件方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票据背书连续的认定问题涉及票据权利的转移,进而影响票据的流通性。对于重要的流通工具的票据来说,无疑是影响整个票据制度的大问题。所以,无论是从立法角度,还是从实务角度,研究票据背书的问题,尤其是票据背书的连续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国内外的法律规制的比较,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使我国票据法中的票据瑕疵制度得到更好的规范,从而有助于消除我国立法上的缺陷和弥补不足,以真正实现票据法的秩序、公正和效益,使票据真正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商事交往中的重要支付手段和信用工具。  相似文献   

4.
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是大陆法传统的瑕疵担保责任之一,其有特定的理论基础;它是一种特殊的债务不履行责任,其构成要件及效力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第三人的场合,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适用颇为困难,尚需对责任的主观构成要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
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旨在保护善意受让人,以增强票据在流通和使用上的安全性,其构成要件有四:须从无权利人取得票据;须依票据法的转让方法取得票据;须基于善意而取得;须付出相应的对价。适用善意取得时要注意四点:一是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表现为受让人原始取得票据权利,而不继受票据证与人的权利瑕疵;二是受让人能够依背书连续证明自已为合法持票人;三是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应以有效成立的票据为前提;四是要注意票据善意取得与票据抗辩的限制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卖方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具有重要意义且颇具非议。它关系到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的范围及分配,引起了广泛关注。《德国民法典》、美国《统一商法典》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都有关于卖方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专门规定,我国合同法应借鉴三者的优点,不断改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票据担保实践中以单纯交付方式设立票据质权的情形屡见不鲜,对此理论界纷争不止,司法实践也未能达成共识,甚至存在矛盾与冲突。《民法典》出台前,有关票据质押的法律规范,如《担保法》《票据法》《物权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等存在诸多矛盾冲突之处。《民法典》生效后,根据第441条之规定,应当认为《民法典》与《票据法》之间是相互分工而非互斥关系,有关票据质权的原因关系由《民法典》调整,设质背书行为之作为与效力问题当由《票据法》调整。是故,票据质押须满足质押合意、设质背书、交付票据三个要件方可设立。  相似文献   

8.
票据权利不是一种天然存在性质的权利,是为实现票据的市场功能、并通过一定立法思路而设计的一种票据功能载体,不同的票据权利设计都是不同市场环境的产物。本文试从解析票据权利的“一体二用”结构着手,从票据权力结构二重性的法定原因及目的、二重性结构内部逻辑关系等相关角度,论述了票据权利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无因性是一个市场环境的度量指标,在我们市场信用相对缺失的环境下,无因性必然受到限制,具体表现在票据权利取得行为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9.
10.
吴岳 《华章》2013,(32)
善意取得制度源于民法上的动产取得制度。票据权利也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实行票据权利善意取得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票据的流通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票据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新《公司法》并未对出资不实取得的股权,即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做出规定。原则上,出让者的出资补缴责任不随着股权转让而免除,受让者对股权瑕疵情况知情时,承担补充清偿责任;不知情时,对出让者、公司和其他股东享有抗辩权,该抗辩权无法对抗公司债权人。此外受让者可享有的救济途径有:追偿权、请求出让者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以及合同撤销权。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中,使用了很多特定的符号表示数学中特定的名词术语.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再加上书写的粗心大意,往往在作业和试卷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数学符号书写错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数学中,使用了很多特定的符号表示数学中特定的名词术语.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再加上书写的粗心大意,往往在作业和试卷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数学符号书写错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公司法对我国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大幅变革,股东出资的方式与期限亦有较大调整。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瑕疵出资与抽逃出资是公司实务中常见的现象,通过分析股东瑕疵出资与抽逃出资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相应的认定方法,有助于澄清实务中某些困惑之处。  相似文献   

15.
股东瑕疵出资可分为未出资与出资不足,瑕疵出资对公司、已足额出资的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有很大的危害。本文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7条谈起,分析了该条文的进步性,但认为其还存在限制条件、内容、程度、方式不明确等问题。因此认为合理限制的启动条件应为危害到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其股东权利的限制内容应控制在自益权范围内,同时提出合理限制的程度应以其实际缴纳出资的比例为基础,最后分析了合理限制的前置程序及终止条件。  相似文献   

16.
司法审查介入大学内部事务的管理是世界范围内有争议的论题。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多起学子告母校的司法判例表明,司法审查作为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已不可避免地介入大学内部事务的管理,其对大学生权利的保障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打击错误"是刑法中事实错误的一种.一直以来,学界关于打击错误的法律特征及其刑责的认定存在多种观点,更有将其同对象错误混淆的情形.文章结合具体的个案进行分析,以为打击错误同对象错误是各自独立的事实错误的情形,并且二者在刑责的认定上也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8.
教育诉讼行为的本质是对高校与学生权利义务的调整过程.高校在特别权力关系的影响下,固然有对相对人概括的支配权力,但涉及学生一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要有法律依据.当然学生权利不是普通公民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的集合,它要受教育目的和管理目的的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19.
在程序瑕疵的处理上,充分考虑程序对实体结果的影响,是我国司法实践的普遍做法。但我国现行法却规定对违反程序的行政行为效力一律否定,这种法律与实践的冲突给理论研究带来了困难,也使得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受到质疑。此外,实践中所遵循的"利益权衡下的实体审查"方式,在审查标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偏重于实体利益而轻视了程序价值,究其根本在于忽视了程序瑕疵对相对人的"权益影响可能性"这一核心理念,而过分追求实然性的结果公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分析我国逮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逮捕条件过高给侦查实践造成严重障碍为基础,深入剖析出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对逮捕制度的定位存在严重偏差,所以本文从逮捕制度的再定义出发,建议降低逮捕条件。错误逮捕与逮捕条件的改革也密切相关,逮捕条件降低后,错误逮捕的机率也降低了;此外,错误逮捕在国家赔偿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认定标准也在逮捕条件降低的基础上统一起来,避免了实践中出现对错误逮捕认定的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