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新丽 《文教资料》2008,(28):112-114
避讳是我国古代王权政治与宗法社会等级观念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体现.在周代,统治者已把避讳作为"礼"的内容之一纳入到周礼系统中,<礼记>中有许多关于避讳的规定,如公讳和私讳、取名和称名的避讳、史书记载的避讳、讳与不讳、避讳的学问和管理等.避讳在古代社会的承继和发展,对我国古代经传子史书籍的书写和传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避諱浅说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它规定要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凡是帝王、国君等最高统治者和尊长的名字不得直称,若使用,要在口头或文字上用其他方法表述。研究避讳,应用于历史学、校勘学和考古学者,称之为避讳学。我们掌握了避讳的基本要点和规律,就可以解决古籍阅读中的某些疑难,利用它来辨别古书、文物的真伪,并可审定其年代,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质量,为研究文史打下良好基础。我们透过避讳这一历史现象,探索事物的本质。如依据历朝避讳的宽严,推知皇权专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 ,避讳习俗在中国发生于周代 ,周代统治者把避讳作为“礼”的内容之一纳入到周礼系统之中。在《尚书》、《周礼》、《礼记》、《左传》等儒家经典中都有关于避讳的论述。由于这些典籍的权威性 ,其中的避讳论述也被后代奉为规范 ,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中国早期的避讳情况作了较全面的清理 ,对中国早期避讳的规则和特点也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古代"避讳"之礼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是古人忌讳传统的延续或传承,即在人死之后讳称其名,以示敬鬼神之义,并由最初的避君王名讳,又发展出家讳、私讳,甚至名字的谐音也要讳,演绎出种种避讳之事,避讳之制因此愈演愈烈。避讳制度既有敬奉鬼神、尊崇先父先王的传统文化心理,又有迂腐而荒诞不经的迷信观念。  相似文献   

5.
封建时代,文人写文章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不能照字直书,而要加以回避,这种手法就叫避讳。对皇帝名避讳,谓之“国讳”;对圣人名避讳,谓之“圣讳”;对尊长名避讳,谓之“家讳”。避讳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到清代更加完备。常用的避讳法有以下几种: (一)缺笔避讳法。例如: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将“世”字写成“(?)”、“民”字写成“(?)”;为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把  相似文献   

6.
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三种。“国讳”要避讳的主要是皇帝本人的名字;“家讳”是仅仅限于亲属内部的避讳;“圣讳”是避周公、孔子一类圣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古代避讳问题的学者,对于唐人避家讳之严总要大书几笔.但是唐代墓志中存在很多不同于当时统治者倡导和上层社会流行风气的现象,即祖孙父子不避嫌名、偏讳.甚至名字完全相同.经考证,这些现象大多出现在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省地域内;如果以城市为参照,则大多集中在今洛阳、太原、西安等地及其周边.  相似文献   

8.
看了贵刊1996年12期《避讳技谈》一文,获益匪浅。任俊荣同志在文中介绍了避讳六种方法。还应当有一种方法讲过去比较好。姑且取名“加‘讳’避讳”。如《范进中举》一文。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资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公试第七名亚之。京报连登黄甲。”教材对这个“讳”字注释非常明确:“[讳]原有‘避’的意思。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的。”可见,文中是在“进”前加“讳”以示避讳。加“讳”避讳@薛朝玉$安徽太和县三堂中学  相似文献   

9.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由于皇帝的名字不许直呼而产生的.中国古代,皇帝的地位至高无尚,他的名字既不许直呼,也不许直接书写,他的丑事不许张扬,违者就要被杀头.既然不能直接表述,就需要用委婉的方式,那种委婉的“曲笔”的表达方式,就是避讳.中国古代避讳的种类,按其内容,可分为国讳、方讳、家讳三  相似文献   

10.
避讳就是对某些人的名字不能直接称呼和书写,而要用其他方法代替。我国古代有着广泛、严格的避讳,分为国讳和家讳。国讳是让臣民对皇帝的名字禁忌,凡遇着皇帝的名字不能直说直写,汉代以后连孔子的名字也包括在国讳的范围内。家讳就是遇到祖先和长辈的名字,全家要自觉地避而不谈、不写,要用其他词语代替。  相似文献   

11.
避讳在两宋时期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也影响到宋朝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通过确立互避庙讳及御名之制、加强使节和外交文书中避讳的管理以及对涉外的地名、谥号和年号进行详细的规定,避讳已经不仅仅是宋代的外交礼仪,更成为一种政治制度被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期是混乱的年代 ,战乱频仍 ,社会动荡 ,传统礼法遭到严重破坏。然而历代沿袭的避讳制度并没有被消弱 ,反而有所加强 ,甚至出现了避皇后讳、太子之讳。避讳的兴衰与皇权的兴衰有着本质的联系 ,这是研究避讳的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13.
避讳略说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特有的现象。它是中国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和宗法制度的产物。辛亥革命前,人们对于皇帝及其祖、父、后妃等和自己家庭的祖先及尊长的名字,在说话或书写时,都要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示不敢、不能、不愿直接说出或写出的意思。全国都避讳的,称为“国讳”或“公讳”,全家都避讳的,称为“家讳”或“私讳”。 古代书籍中不少因避讳而将文字改易的,甚至改变前人的姓名、官名、书名、地名、物名、常语以及年号等等,还出现一改再改和回改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对人名称谓的"避讳"是中国古代突出的文化现象,日本在古代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文化现象,虽然两国的避讳在起源上是一致的,但在其表达的具体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其差异主要体现在避讳对象、避讳方式、触讳惩罚以及避讳对讳者名字的影响等方面,其原因应与两国民众思维方式、对于皇权态度的不同,以及两国对于汉字使用的地位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古代人讲“避讳”,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臣民避君王名字讳。一般地说,是枉写文章、谈话时避开要避讳的字,通常是用其他的字来替换。普通老百姓的避讳还好办.而帝王的避讳可没有商量的余地,它带打强制特点,弄不好就会被杀头。  相似文献   

16.
<正>来函提要:由古汉语专家学者研究确立的“避讳”说存在疑点。如:仲长统《理乱篇》“奋其前志”犯汉桓帝讳;徐干《室思》“贱躯焉足保”犯汉顺帝讳;李白《古风》之十“后世仰末照”犯唐太宗讳,韩愈《原道》“古之为民者”同,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观之,则会高爵显位”分别犯明熹宗、思宗和仁宗讳;杜牧《阿房宫赋》“一旦不能有”犯唐睿宗讳;夏完淳《狱中上母书》“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皆犯明宪宗讳。中学语文课本已出现“避讳”这一概念(见《捕蛇者说》注),而不避讳的例证这样多,怎样向学生讲清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系统考证了宋代的官讳和私讳,並对避讳习俗的弊病与怀疑、反对者作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8.
语讳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语言避忌现象。同时,它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与民俗内容。从避凶趋吉和避俗求雅两个方面对梅县话语讳进行分门别类的描写,并在描写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及民俗的角度,对各语讳形成原因及避讳方式作了详尽的分析和解释。由此,不仅能引出梅县话语讳的许多特征,而且可展现梅县地域文化和民俗的诸多特色。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唐诗人韩愈,在元和六年任河南令行尚书职方员外郎时,曾为青年诗人李贺避讳不举进士一事,撰写《讳辩》,表明自己对此事的看法.韩愈认为,李贺因父名晋肃,为避父讳(“晋”、“进”同音)而不举进土是完全不必要的.他在撰文前曾写信动说“贺举进士”,后又写《讳辩》,批驳了一些人对李贺的毁谤,韩愈如此言行,在当时是颇有勇气的.那么,韩愈本人在避讳问题上是否言行一致呢?他自己对避讳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经笔者考证,韩愈的避讳观,实际上是以古制“二名不偏讳”的原则为其主髓的.  相似文献   

20.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上说:“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该物,却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叫做避讳辞格。”在黎语中,避讳辞格运用得十分巧妙,一般是用来表达不祥、不雅、不尊和不便明白说出来的内容。避讳的语词,在具体运用时,又往往依语言环境、交际双方关系、年龄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避讳的词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