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能点石成金的仙人,有一次他碰到一位乞丐,就将路旁的一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他。不料这个乞丐却拒绝了这种施舍,他对仙人说:你给我金子总是会用完的,还是把你点石成金的方法都给我吧!这个故事引申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2.
人造黄金     
传说晋朝的旌阳县曾有过一个道术高深的县令,叫许逊。他能施符作法,替人驱鬼治病。百姓们见他像仙人一样神,就称他为“许真人”。一次,由于年成不好,农民缴不起赋税,许逊便叫大家把石头挑来,然后施展法术,用手指一点, 使石头都变成金子。  相似文献   

3.
诚信     
提起“诚信”,我总会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 那还是许多年前,有个孩子跟上帝学本领。有一次,上帝对孩子说:“我教你点石成金的本领,好吗?”孩子问:“明明是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子呢?”上帝回答他:。三个月之后,那金子还会变回来的。”那孩子听了立刻说:“明明给了人一块金子,  相似文献   

4.
李英 《教师》2011,(31):82-82
一位能点石成金的仙人,有一次他碰到一位乞丐.就将路旁的一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他。不料这个乞丐却拒绝了这种施舍,他对仙人说:“你给我金子总是会用完的.还是把你点石成金的方法都给我吧!”这个故事引申到学习中来,可以这么讲,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语文学习中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怎么获得这些能力呢?必须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并坚持好习惯.同时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今天就学生写日记习惯的培养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有一次给育才学校的学生讲了这么个故事:说一个道士能点石成金,有一次点金之后让徒弟每人挑选一块去花,徒弟们都想挑大的,于是挑个不停,只有一个徒弟不挑金子,而是盯着道士的手指看,道士问他为什么不挑金子,他说金子虽然好,一花就没有了,我相中了师傅你点金的手指头。从这个故事,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我们求学必须要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拥有‘点石成金的手指’。这  相似文献   

6.
方法最重要     
从前,有三个穷苦的青年外出谋生。他们在路上遇害到了一位神仙。神仙用手一指,路旁的一块大石头就变成了金子。神仙说:“你们每人可以从我这里得到一样东西,你们要什么呢?”一个说:“我就要这块金子。”一个说:“我要你那点石成金的手指。”最后一个说:“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把石头变成金子的!”  相似文献   

7.
相传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次,吕洞宾来到人间,想用自己的"点石成金"之术接济一下贫困人。他首先遇到一个年轻人,就指着一块石头对他说:"我把这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你吧。"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摇头拒绝了。  相似文献   

8.
大家也许知道“点石成金”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财主,跟一个老神仙学“点石成金”术,刚学到一点点,就急不可耐的想回家,老神仙还想说什么,他也不听。结果他回到家,用手掀门,门成了金门;坐凳子,凳子成了金凳子,连碗里的饭菜汤也变成了金子;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蔡元培先生在美国会见中国留学生时,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到西方学习,不要求带回现成的金子,而是要带回迈达斯的手指头。”这位迈达斯,就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能点石成金的那位国王。请听又一个点石成金的故事。有一次,上帝“微服私访”来到人间并问一个不幸的孤儿:“我能点石成金,送点金子给你,好吗?”孤儿摇摇头:“不,您最好教我点石成金的方法。”上帝大惊:“为什么?”孤儿回答:“这样,我就可以救救那些像我一样走投无路的穷孩子,让所有的穷孩子都有吃有穿。”上帝点点头,深受感动,于是带着孩子上了天堂,使他从…  相似文献   

10.
古代传说中有仙人“点石成金”的故事。仙人用手一指,石头便变成了金子。有一个农民十分贫困,仙人发了善心,要“点”几块金子救助他,但这个农民却说:“我不要你‘点’的金子,我要你的手指头。”这个传说虽然古老,但仍不失其发人深省的意义。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可以比作那个仙人的话,那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你将如何回答呢?我主张,送金子给学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把手指头送给学生吧。这是教师树人的需要,这是学生求知的需要。学生在教学意见中常常提到这么一点,老师的分析我们听了很满  相似文献   

11.
传说吕洞宾用手一点石头 ,石头就成了金子 ,有个小伙子看了很羡慕。吕洞宾问他 :“你要金子吗 ?”小伙子摇摇头 :“不要金子。”他要什么呢 ?他要吕洞宾“点石成金”的魔法。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点石成金”的办法呢 ?我以为就是陶冶性原则。语文教学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很有必要重申陶冶性原则 ,倡导融美育于“文道”、点化感染学生的教法。应试教育着眼于“句读”之“知”与“忆” ,拘泥于程式化分析归纳与贴标签式简单判定 ,立足于“题海”训练的模式 ,由此产生种种“小学而大遗”的误区 ,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乐学之…  相似文献   

12.
“点石成金”的故事和传说,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广为流传。古希腊神话中,国王迈得斯从宙斯的儿子那里得到一件宝物,任何东西只要碰到它就能立刻变为黄金。我国古代,晋人葛洪曾在他的《神仙传》中,载有旌阳县令许逊,曾因百姓交不起田赋而施法“点石成金”,帮助百姓交清田赋而深受百姓爱护,成为后人的美丽传说。而作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却又在历史上演出了一幕被术士成弼所骗、搜天下铜让成弼施“点石成金”法,炼出几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故事,想来大家都熟悉: 从前,有一群小和尚来到一座庙里跟一位老和尚学点石成金的技法,很多年过去了,却学业不成,于是准备离开.临走时,老和尚答应他们,可以满足每人一个要求.许多小和尚都央求说:"师父,点一块金给我吧!"好在寺庙门口的石头不少,对老和尚来说,这也并非难事,因此很多小和尚遂了心愿,都欢欢喜喜踏上了归途.唯独一个小和尚迟迟不肯离去,老和尚就问了:"你还想要什么呢?"小和尚鼓足勇气回答:"您能不能把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给我呢?"  相似文献   

14.
民间有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故事,有一个乞丐穷困潦倒,一位神仙想帮助他,就当着这位乞丐的面,将一块石头点化成了金子,想给这位急需帮助的可怜人,没想到,乞丐语出惊人,竟不要金子,而聪明地要仙人点石成金的手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意是指给人一条鱼,不如教给人一种捕鱼的方法。引申到教育工作是指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应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某些具体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据有关数据表明,当今知识更新的周期约为5年,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更新地更快,也…  相似文献   

15.
笔者发现学生写作感到难以下笔的真正原因,不是缺乏材料,而是不会联想,不会活用材料,就好比拥有宝山却不会挖掘。"点石成金"就是要把石头变成金子,使学生临考时能有效地调用素材,快速地与作文或话题联系起来,巧妙地用上去。  相似文献   

16.
银蛋之谜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实验课(其实,就是习作课了).想知道吗?那就继续看下去吧! 这节实验课,老师说:"大家都听过点石成金吧?这是一个传说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用法术,点了一下石头,这块石头就立马成了金子.我们今天是要把一个普通的鸡蛋变成一个银蛋."听完老师的话,我心想,一个普通的蛋怎么会变成一个银蛋呢? 老师拿出了一根蜡烛、一盆清水、一个鸡蛋、一个打火机.老师先把蜡烛点燃,再把鸡蛋放在火上烤.老师小心翼翼地烤着,随后,鸡蛋一点一点地变成了黑蛋.我想,不是要变成银蛋吗?怎么成黑蛋了呢?我疑惑不解.鸡蛋慢慢地全都成了黑色,一个碳一般的鸡蛋就这样被加工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古代希腊有一个传说,说有个神仙能点石成金,他把点成了金的石头赐给每个有求于他的人。然而某天有一个求助者,执意不要这些点成了金的石头,而是要那神仙的指头。对于学习数学的人来说,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原理就相当于这个能点石成金的手指头。  相似文献   

18.
谢芳 《理科爱好者》2004,(22):13-13
“点石成金”的故事我们都听过,故事中年轻人的聪明不得不令人叹服:金子总有用完的时候,而拥有一双点石成金的手,不就拥有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吗?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可如果在教学中,能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己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不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双点石成金的手吗?  相似文献   

19.
晓阅 《小学生时代》2009,(12):27-27
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一次见到一个非常穷苦的老人,心生怜悯,便用“点石成金”之术,把一块石头变成了一块金子送给老人。然而,老人竟然不收。这使吕洞宾大为意外.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样不贪恋金钱财物之人?这可是难得的修道之材啊。正当吕洞宾欲点化他得道成仙之时,  相似文献   

20.
今天讲些和治学、和研究有关的事情。研究生,顾名思义,应当是能搞研究、会搞研究的学生,所学内容应当带有很多的研究成分,所以,“研究”对于你们来说是很重要的。研究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最必要的条件,怎样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古代有个故事,说有位师傅会点石成金,他教了两个徒弟,有一天师傅问他们:“你们需要点什么?”某甲看着眼前的一堆石头说:“请师傅把这堆石头给我点化成金子。”某乙说:“我希望得到师傅那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而某乙所要求得到,乍一听仅是一个手指头,实则是无限的,如果有了那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何止是面前的一堆石头,就是石山、石岭,也可以点化成金山、金岭!所以,某乙比某甲更聪明。学专业、治学问也是这样,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单纯地多学某一些知识更重要。所以希望你们听课,看著名专家、学者的论著,要细细品味,要从中抽出他们治学的方法,择巳所需、为我所用。这一点希望引起你们的注意。 下面讲一讲做学问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第—点,努力打好基础,掌握一套“看家本领”。山东大学已故教授刘泮溪先生曾对我们反复强调,敏学问要有一套“看家本领’。这就首先要把基础打坚实,然后掌握—些“绝活”,能演几出“拿手好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