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豫东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当落后,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三化”发展要求,从农机与农艺结合、科技研发和政策支持、发展生态农业及配套产业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促进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豫东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将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挑战,以商丘市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为例,可以发现豫东地区农村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有配套措施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3.
豫东地区农民素质提高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豫东地区农村农民的人口数量得到控制,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农民素质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差较远,因此,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对豫东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考古学上的豫东地区是个重要的古文化分布区,从地理范围上主要指今天的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西北部。先商文化是指商汤灭夏之前的商族部落创造的考古学文化,其时代与夏文化基本一致。近年来,豫东地区田野考古也有较大收获,河南杞县鹿台岗遗址发现较为丰富的先商文化遗存,豫东东部地区的岳石文化遗存中也包含有先商文化的因素以及少量先商文化的遗物,这些都为探索豫东地区的先商文化提供了新材料,对于解决商族的起源问题也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姚丽华 《天中学刊》2005,20(5):58-59
通过对豫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县区中学实施新课标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在推行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存在着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体育经费短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提高领导、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对体育课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豫东地区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数量大,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只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解决农村人口问题,推动豫东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豫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县区中学实施新课标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改革思想指导下,豫东地区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对体育教师如何评价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豫东地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豫东南网络传播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当下农村网络传播的发展程度、规律及其带来的影响,以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起,我国采取了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粮食安全.豫东地区人多地少,兼有粮棉生产基地的“双重”身份,在这种情况下,该区的棉花生产很可能因面积减少与投人不足而受到影响.为了缓解豫东地区出现的粮棉生产矛盾,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问等方法,对豫东欠发达地区高校举办体育培训班的现状、目的、服务对象、经营方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在分析我国高校举办体育培训班的基础上,探讨了根据豫东欠发达地区的现状,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受距离衰减规律、核心-边缘理论和边界效应的影响,我国省际地区农村经济落后且发展缓慢,形成省级行政区间的经济发展凹陷廊带.以豫东地区为例,说明省际地区农村积极发挥距离衰减规律、核心-边缘理论和边界效应的正效应,抑制其负效应,是谋求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枣山和大馍作为豫东人民亲情联系的纽带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延续至今,这一民间习俗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土交往伦理的体现。以枣山和大馍为特色的乡土文化传承不仅饱含着豫东地区乡民交往的特殊道德品质,而且也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乡土交往伦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史学界经多年研究、探讨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化发展的重心在北宋时已完成南移,而两浙路是经济化重心南移的主要地区,因此探讨其经济发展状况,认清其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指导当今社会变革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本着重从人口、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入手,在展现矛盾中反映其发展水平,在纵、横向比较中揭示出宋代两浙路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豫东地区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服务机制的创新,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对豫东地区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迫切性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图书馆联盟的几点要素设计和联盟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豫东地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现状的调研,结合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提出一系列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也是畜产品的供应大省,畜牧业是河南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近年来,河南的畜牧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政策、资金、人员、技术、生产方式、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强化政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养殖创新,改进生产方式;培植龙头企业,完善经营机制;加强疫病防控,全面建立现代疫病防控体系;加大推进畜产品质量监管,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力推进科技兴牧战略,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解决河南省畜牧业发展问题的几大良策。  相似文献   

17.
在豫东农村,对父母的传统称谓多是“爹”、“大爷”、“叔”、“大儿”、“大大儿”、“伯”、“娘”、“大娘”、“婶儿”等。20世纪50年代“爸”“妈”称呼开始在豫东农村出现,80年代以后,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豫东对父母称谓及其变化可以看出,称谓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且富有地域色彩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目前豫东地区乡镇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诸多阻抗因素,已成为影响基层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症结所在.文章通过问卷调研和数理分析得出其阻抗因素主要为:体育课改保障、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欠缺科学规划与管理,课改内涵认识不到位;经费保障和投入力度不足;师资力量不均衡;课程内容设置陈旧,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方式单一.对其阻抗因素做出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豫东地区乡镇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临夏回族村镇经济自明清以来就比较发达,商业经济更具特色,在商贸交往中,对西北和西藏地区的民族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作用,面对西部大开发,临夏回族村镇经济应结合当地的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发挥优势,带动整个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纪晓岚与新疆有不解之缘。他以客观生动的笔墨记述了新疆内属的历史,展示了清统一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歌颂了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