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是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提炼总结了行动领域,继而延伸至学习领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设计学习情境及教学过程,对教学实施及评价提出了详细方案。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为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Pro/E设计"课程能真正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多方调研,对课程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针对企业生产实际,设计了项目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做到做中学,做中教。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该课程开发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遵循职业成长的规律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该课程能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学生对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但目前在我国,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还存在着职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实践条件有限、教师工作实践能力不够强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课程教学又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指导下,提出"以工作过程为能力主线,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双师团队为课程保障"的课程建设方案。实践表明,该课程方案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基本能力.高职院校应重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时,应突出能力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应遵循"双线并行"法则,强化项目任务的设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过程;应进行知识、理论、实践的一体化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应重视教学的过程考核、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王莹 《考试周刊》2013,(11):127
职业教育课程要以"工作过程分析"为起点,选用适合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中要以学生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教学做一体化"为特点。《UML建模》是一门以项目开发方法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所以将软件开发流程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是合适的。而软件开发需要多种职业角色配合完成,所以"角色划分"法适合该课程。如何更好地将职业能力培养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是该课题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开发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改革开发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专业职业能力、职业工作,完成了教学分析、开发,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并就其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一、一体化课程与学习任务内涵的认识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教学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与"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理念一脉相承。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是当前职业学校学生技术技能与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对接的基础是要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模块化课程,关键是指导学生制定和落实学习任务书,着力点在于实践生产过程中的导向教学法。其核心就是以职业活动、岗位能力、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把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化处理,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体验职业活动,最终获得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关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体系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所涉及的职业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本文探讨了其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了相应的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以及学习情境设计,认为应针对企业的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并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将教学内容重新排序,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高素质软件人才,以CDIO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分别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和评价体系设计三方面探讨培养创新型软件人才的方法,提出知识讲解案例化、课程设计项目化、毕业设计工程化的培养方式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不仅能更好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能有效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2.
颜正恕 《成人教育》2013,(11):46-49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涉及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设计、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能力本位课程论成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与行业企业结合,打破了传统的知识、技能教学相分离的模式,建立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的课程体系成为科学的改革方向。新的课程体系解构传统的学科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学生在动态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整体体验。通过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入基于工作流程的教学活动,不但形成显性的知识能力体系,而且还激发学生隐性、个性化的、新的、序化的经验和能力,培养学生成为能学习、能工作、能思考、能创新的具有较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准员工。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设计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设计实验的能力是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要规范地设计实验,即形成较强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通常很难自己总结出系统的设计实验的方法,而方法的获取一般源于教师的讲授;且只有在以科学方法训练为基础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才能较快地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ology explains the integrated influence of theories, strategies and design tools on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result. It is not possible to incorporate design methodology education as a single discipline into th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However, engineering students should learn design methodology within practically every disciplin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systemic approach in order to find the best educational items organization which would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design methodology as an integrated part of the complex engineering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的建设从其建设思路、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着手,教学过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加实验的方式,以产品生产过程为主线,模拟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产品生产,学生在工艺文件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使学生真正得到生产工艺与管理的学习与训练。这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java课程是一门与应用技术紧密结合的实践性课程。在java课程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将教学中设计的每个任务和项目案例相结合,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学生学习过程控制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不能有机结合的问题,在A3000过程控制实验系统平台上,对现有的课程设计实验进行了创新,使学生在控制系统的整个设计、编程、投运过程中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研华ADAM两种控制器和组态王的应用为学生掌握经典和现代工业控制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高职工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为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在该课程中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做中学",老师"做中教",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之以渔",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浅析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ECE系本科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本科课程设置,从强化实践环节与引导,从做中学、实施混合学制与鼓励自我负责、开设导论类课程与加速学术转换等方面,分析了其课程设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科生科研项目、顶峰设计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师数学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对师范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关系着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储备,而且关系着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师素养有了新的要求,然而高师数学专业"教育课程"中,传统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发生变化,以致于形成了师范生不了解新课程的理念、模仿老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实践能力差、动手操作能力差等社会现象。本文以江西教育学院为例,在课程设置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