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健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8-61
中国儒、道、释传统文化都富含和谐思想,在儒家传统中,更有着大量的论述,《论语》尤其论述深刻而详尽,它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研究孔子的"和"、"中和"、"中庸"、"仁和"等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呈现出新与旧杂处、保守与进步交错、精华与糟粕混杂的矛盾状态。孔子教育思想的二重性是同他的政治思想的二重性密切联系的。其教育思想的二重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革新家。他顺应时代的要求,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革新了教育制度;他“删诗书、定孔乐、修春秋”,把“六经”作为教育的主要材料,革新了教学内容;首倡分科教学,主张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他在近五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提出了许多有创见性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方法,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教育遗产。孔子的教育革新思想与他的进步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君艳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1,3(1):55-57
现代公关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现代公共关系所奉行的互惠互利的原则、真诚守信的信条,以及公关人员应排除\"极端观念\"的沟通技巧等思想是孔子思想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该文将孔子思想与现代公关思想作了分析比较,目的在于探讨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殿玺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39-42
孔子传承了远古的民本思想,并赋予“民”以新的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体系。他的民本思想以仁者爱人作为思想基础,以尊重生命作为基本原则,以有教无类作为施教维新,以规范孝悌作为基础建设,以为政以德作为执政理念,以足食富民作为经济诉求,以天下安定作为社会理想。他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和公共关系的结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洁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3(2):45-46,61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吸引力,可吸取公共关系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走出一条二者的结合之路。主要结合点有树立形象意识、双向沟通的方式和协调沟通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杨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102-102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形成并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思想体系,对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他的音乐思想为后世儒家音乐思想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音乐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论孔子的教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Xueyu 《安顺学院学报》2008,(1)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始终与教育融合在一起,他的教学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文章对孔子在教学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思想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学玉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1):104-107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始终与教育融合在一起,他的教学思想彩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文章对孔子在教学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思想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史晓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55-58
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其中有不少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在中外教育史上影响巨大。本文从孔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的要求论述了孔子的教学理论对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孔孟创建的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安民保障的思想,该思想的逻辑基础也就是孔孟学说的核心价值观——仁政爱民学说,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丰富的安民保障内容,构成了现在社会保障的雏形。虽然孔孟的保障思想有着时代的烙印,但其理论精华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为现代社会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从其学者身份的角度来充分发掘孔子学说中的治学思想,理解孔子的治学方法和原则,汲取其精华,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也有利于中国学术史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对孔子人际关系指导思想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对孔子思想有全面的认识,并希望对当前学校人际关系指导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郑廷坤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52-55
孔子以仁学为基点,以情感为主体的美学思想,将人性与心灵,理想与实现俱化入审美追求的流程中。孔子是从仁学出发去考察审美和文艺问题的。他之所以重视审美和文艺,是因为审美和文艺在人们为达到“仁”的境界而进行的自我道德修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美学传统的表成与美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经济分配思想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分配关系:一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对此孔子主张民富则国富的原则;二是社会成员之间经济收入分配的关系,对此他主张按照等级分配,统治者应以礼仁来规范并通过道德关系来协调社会利益分配关系。这是我国最早的分配思想,对如何理顺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分配关系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与基础。通过挖掘孔子的心理和谐思想,研究探析孔子的"灵性修养"实践历程与"孔颜之乐"的境界,为探索人的心理和谐之道,培养心理和谐人格提供借鉴,这对于当今实现人的心理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晓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31-134
孔子在整合梳理先前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和为审美尺度,以仁为审美思想的核心,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学思想。他用审美化的人生态度去实践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在诗、礼、乐的有机相融中实现他崇真、致善、尚美的价值取向。他的审美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可贵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8.
孔门弟子多为成人,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成人教育思想,如: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修己安人、知行合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一视同仁、互教互学等。研究和整理孔子宝贵的成人教育思想遗产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成人教育发展模式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以其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艰辛地传播他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化和知识的传播做出了辉煌的贡献。他以"述而不作"为代表的传播表述方式,使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永不会被遏制的思维源泉,给中国文化以巨大的活力。正是由于孔子和他弟子的传播思想和传播活动,才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虽经天灾人祸,朝代更迭,仍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之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他们心灵中永远的家园。 相似文献
20.
孔子以其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艰辛地传播他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化和知识的传播做出了辉煌的贡献。他以“述而不作”为代表的传播表述方式,使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永不会被遏制的思维源泉,给中国文化以巨大的活力。正是由于孔子和他弟子的传播思想和传播活动,才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虽经天灾人祸,朝代更迭,仍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之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他们心灵中永远的家园。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孔子通过游说、编纂史籍、兴办私学等方面传播思想、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