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可能性而言,只要校样下过厂(实际上被打开过文件),就意味着即使排版厂只改动哪怕一个字,也存在全稿不知在何处被“改黑”的隐患。于是,编辑“对红”这种几十年延续下来的简单有效的做法将从编辑手册中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任何下过厂的校样都必须进行全稿通读;即使改一个字,也需重新进行通读,否则谁能保证不被“改黑”?  相似文献   

2.
这里发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学生土屋敬三先生的两封来信和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的一封复信。我们认为,来信很值得一读。土屋敬三先生在大学里学习汉语,他来信询问“鲶”字的渊源及其与“鲇”字的关系。我们作了一个简略的回答。于是他立即复信深表感谢。他的两封来信,都教人非常感动。一个日本学生学习汉语,对一个汉字,有所不解,孜孜不倦的去查考,迢迢千里的来请教,这种精神岂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对我们出版工作岂不是一个鞭策吗?来信明白地告诉我们,他在学习《十大关系》,他对中国文化非常钦仰,他对中日友好十分珍视。由此可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一字之小,一信之微,都关系到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和政策。我们复不复他的信,复的正确不正确,会产生多大的不同后果啊!所以,这封信提醒我们,要认真地做好出版工作,要更认真地做好文化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我们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依法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个基本方略的内涵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将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国家大法到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其内容的表述,文字都是非常严谨的,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也不行。因此,许多人都感叹地说:“法律难学,法律难懂!”不少新闻记者也莫无感慨地说:“法律宣传报道难搞!”  相似文献   

4.
平时读报、看稿,一个“都”字,常常引起我的疑虑:真的都是这样说的,这样想的,这样干的?诸如“都啧啧称赞”、“都十分激动”、“都踊跃报名”之类,几乎天天都出现在我们的报纸上。见得多了,一般也都不把它当回事——报上“约定俗成”的语言么,较不得真的。 然而,近日读了新华社著名记者李尚志同志的一篇文章,读到了他讲的一个关于“都”字的故事及经验教训,敬佩之余,顿觉也有必要对这个“都”字来一番计较。 李老的文章是回忆1984年6月彭真委员长到天津过“七一”的一篇追记,生动而感人地记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质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文中有这么一个事例:  相似文献   

5.
受众和市场     
“受众”这个概念有可研究之处。在中国的语言文字里,“受”字总给人这样一个印象,似乎接受者并不具有主动权、选择权、否定权,并不具有主人翁的地位和意识。例如,“受压迫”、“受侵略”,都是被动的行为。而在现代化社会里,现代媒体的读者、听众与观众都有十分明确的主动地位。把这些读者、听众与观众归纳起来称之为“受众”,是不是会使他们带上被动色彩呢?但是在没有找到一个更为妥贴的名词之前,我们并不能因这两个字而影响我们的受众研究事业,这是信息反馈的事业,是一种多渠道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6.
上图讲座     
尊敬的、亲爱的上海的观众和读者朋友们,下午好!很高兴、很荣幸应上海图书馆的邀请,今天下午来到这里和大家见面。我感谢上海的朋友们!我今天演讲的题日,如题板所示:“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中国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我们的所作所为、生存发展都是与这个文化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就不能了解自己;我们不了解自己,就很难把自已的事情做得更好。所以,我今天要来给大家讲这样一个题目。我们马上要血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文化?或行说,什么是中国文化?当然,要回答“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化。文化学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大约有两三百条,今天下午如果我来讲这些定义的话,恐怕要走掉三分之二的听众,我还是来讲一个故事吧。有四个人去咖啡厅喝咖啡,发现杯子里有一个苍蝇。第一个发现的是英国人,他站起来,掏出钱包,抽出一张钞票,压在杯子下面,就走人了。为什么呢?因为咖啡里有苍蝇是不能喝的,他肯定也很愤怒,但他是绅士,不能发怒,于是就用付钱但不喝咖啡的方式来表示抗议。第二个发现的是日本人,他勃然大怒,“八格牙鲁!”再把服务员叫来,“你的什么的干活!苍蝇的有!你们懂不懂管理啊,还想发展?”很是愤怒。因为日本人做事很耥致,很到位,不允许出现这种状况的。第三个发现的是美国人。他笑了,用手指一勾,把那个服务员叫了过来,“不错啊,咖啡里还有苍蝇啊,不过在我们美国咖啡不是这样上的,我们是先端上来’一杯咖啡,再端上来一罐牛奶,再端上来一小碟方糖,再端上来一小碟苍蝇,我们想放多少放多少。”美国人有幽默感,他用这种方式表示抗议。我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了,如果是中国人呢?中国人会说,“去!把你们领导找来!”这是什么不同?这就是文化的不同,中国人是有事找领导。美国人有事找律师,比方说,两个人在路上车子相撞了,他们是不会吵架的,双方会走下车来,相互交换一下名片,然后说,请找我的律师。因为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它的文化就是法治文化,虽然他们也不喜欢律师,美国人对于律师是一个矛盾的态度。美国有一个笑话,一对年轻人上了天堂相爱了,然后他们去找上帝,“上帝啊,我们想结婚。”上帝对他们说,“这个事情很好办,一个星期以后会有一个牧师上天堂,他可以为你们主持婚礼。”一个月之后,年轻人又来找上帝,“上帝啊,我们要离婚。”上帝说,“这就难办了,天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律师上天堂昵!”  相似文献   

7.
证券编辑应该是我们同行中很令人羡慕的一群。恐怕没有一个证券编辑不炒股,理由很简单,"自己都不炒股,你凭什么去编辑股市信息?"于是,他们将工作与自己的个人创收很理直气壮地结合了起来。没理由让他们独富吧?听听他们的股经……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阅读和整理古书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古书中有的字笔划不全的现象,如“世”字少了一笔成“■”,“丘”字少了一笔成“■”等。这是否印刷出版中的错误呢?不是,这是因为“避讳”而造成的结果。什么是避讳?避讳就是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不得直书,在文字上则要用改字、空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如果违反,就是犯  相似文献   

9.
陈辛  王典雅 《大观周刊》2012,(15):110-110
法治国家的实现有赖于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法律素养直接关系到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积极维护法律”国家的代化过程,往往是其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过程.而一个国家的法制现代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否发达。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到特定的职业领域,任何人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调整。必备的法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对于培养有理想、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和实现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雨雪”、“老鼠”、“展览”、“演讲”——这几个词该怎么读?一般人都会很自然地把头一个字的声调读得像阳平。这就是普通话语流音变中“两个上声音节连读,前一个音节变读阳平”的规则。但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上声字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有的人会把词(或词组)中前面几个字都读成阳平。也有的人会把其中的某个字读成“半上”(上声的前半部分),哪种读法对呢?怎么读才好呢?一般人不注意这个,可广播电视播音员就应该讲究规范。我们知道,语言是以词作为最小基本单位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现在图书出版质量下降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就是一个“钱”字。 钱,它能成事,也能坏事;它能帮人,也能害人。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它对我们的诱惑、牵制、困扰是很大的。它牵动着我们每个出版者的心。 有的出版单位经济上比较紧张,入不敷出,为形势所逼,不得不多想办法,多赚钱,不然就难以为继,就办不成事。有的领导同志说心里话:“少出几本好书,我并不感到压力,利润上不去,经济状况不好,我就坐卧不安。”所以他们嘴上讲社会效益第一,质量第一,实际上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经济效益、把赚钱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2.
这个题目似乎有些别扭:“业务尖子光荣”就行了呗,还“让”个什么?对不住,我这个“让”字是说给新闻单位的领导们听的。他们不“让”,业务尖子怎么“光荣”得起来?说起来,鼓励编辑、记者在业务上冒尖,是个绝对正确的命题,因而不值一谈。其实,这个老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尽管业务尖子是客观存在,但是许多人对这个词儿讳莫如深。有些人知道这一个单位如果崇尚起业务尖子,遇到晋升、提拔这类好事就没他们的份,于是睁着眼睛和稀泥,来一句“人各有长短”,把业务尖子摁得和他一般差不多;有些领导深知抬举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报社内部有一种说法叫“自留地”,所指为何?就是某些“责任编辑”把自己掌握的一块发稿地盘据为已有,他可以尽情地充分地利用这块“自留地”,“栽种”“自己的菜”,别人休想在他的“地”里打主意,即使有最好的“品种”央他求他“栽”几棵、“种”几粒,都休想做到。有例为证,某市报办了一个《星期刊》,花花绿绿不去议论它,只要看他们每期的作者,差不多期期都是几位“责任编辑”。他们的大作,占的篇幅又长又大,一版登不完还要下转二版,其标题格外醒目,名字所用的字号也比其他作者的名字突出一些。对此,读者当然要持反对态度了。但你反对你的,我有“权”你也奈何我不得。长此以往,不容讳言,这样办报一定会失去读者的信任的。  相似文献   

14.
乡村问题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政界到学界无不对其倾注极大的热情.然而,遗憾的是法学界对乡村问题的真正关注也仅仅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是法治建设的后发国家,自改革开放法学恢复重建以来,面对“幼稚的法学”,国家只能走“外源型法治道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法治建设,从西方法治先进国进行大量的法律移植,试图迅速实现中国的法治现代化.于是,大量现代性法律话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中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其后出现了“水土不服”与“法律语言混乱”.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过年都喜欢在自家门窗上贴上吉利画和字,我小时看见人们在门窗上贴“福”字都是正着贴的,现在时兴倒着贴。我向人请教他们为什么倒着贴,答曰:“现在人家都这样贴,意思是福到了。”我挺纳闷,那不明明是把“福”像倒脏水一样倒掉了,或是把“福”打倒了吗?这不等于说一个好朋友到你家来,正着走不行,非要倒过来头朝下、脚朝上,用两只手走路才能进你的家门吗?这可能吗?这样,你虽心想吉利,实际却是大不吉利呀!这件事很小,但是它却反映了我们有的人在思维上的误区。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糊里糊涂听从一些歪理去做一些…  相似文献   

16.
传说,郑板桥的舅舅家很穷,认为原因就在自己家的四方院里长着一株千年古树。“口”里一个“木字”,不就是“困”字吗?于是他决定要将这株古树锯掉。  相似文献   

17.
透过这起居民向建筑商讨要“采光权”、“通风权”的案例,不难看出公民的环境权利意识正在觉醒。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众法制观念的增强,有关“阳光权”的纠纷案不断出现,同时也遭遇维护和伸张的尴尬。这些纠纷案件的共同点都是涉及到建筑间距是否被合理控制的问题。这表明了建筑间距正成为广大民众衡量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对建筑间距的管理不容忽视,任何忽视建筑间距管理或管理不  相似文献   

18.
股市是一个波翻浪涌、瞬息万变的地方。对于千千万万弄潮股市的中小股民来说,他们最期望的自然是有人像报告天气预报一样告诉他们股市是晴是阴,有风还是有雨;也期望有人像领航员一样告诉他们哪里有漩涡哪里有暗礁。于是,证券投资咨询人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股评家”便应运而生了。然而,让许多股民始料不及的是,当他们根 据自己最为信赖与崇拜的 股评家的股评进行操作 时,却有很多时候是买什 么股票什么股票跌,丢什么 股票什么股票涨,以致现在的许多股评家被股民们列 为地位仅高于“三陪小姐”的“股市黑嘴”,成为众矢之 的。有趣的是,骂归骂,恨归 恨,股评家还是在热热闹闹地 “评”,股民还是在半信半疑地 听。那么,现在的股评到底还 值不值得信赖?股民到底还需 不需要股评?对此,我们不能不作一番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人写了“武进县地方工业局帮助乡镇企业提高接受联合能力”一稿,8月4日新华日报见报时,稿中“湖塘镇苎麻厂”却成了“湖塘镇萱麻厂”。“苎麻”何以成了“萱麻”,且何谓“萱麻”?令人不解。仔细想来,大概是编辑同志误以为作为“乱用简体字”,把“宣”字写成“苎”字,于是想当然地把“苎”字“改正”成“萱”字的缘故吧。可是,殊不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们国家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决定了大众传播媒体对经济活动所享有的宣传报道权。正因这种宣传报道是非广告、非有偿、但又具有一定甚至相当高的广告效应,所以它对广告业造成的冲击也相当大。也正是因为这种作用,它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一些国家没有“经济宣传报道”这一新闻领域的范围界定,他们不搞经济宣传报道。如果他们的经济活动需公之社会,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付费的商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