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文选和写作》第七册《无题》诗中的“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两句,教材编者的理解是这样的:“英雄多故谋夫病,意思是:卖国杀人的英雄不断出事故,谋士们也都重病在身。”“噪暮鸦,黄昏时分,成群的乌鸦在吵叫。暗喻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争吵。”这两条解释不妥。“多故”不应解释为“不断出事故”,而应解为“多借故”、“多变故”或“多生事”。理由是,“出事故”或指因工作不慎而失误,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初中《语文》第二册收录了白居易名诗《卖炭翁》,并附有详尽注释。其中二条似有不当,今提出与大家商讨。注释第一条云:“《卖炭翁》是《新乐府》中的一首,题下原有小序:‘苦宫市也’。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这条注释有两个问题:其一,对“宫市”的解释不准确。唐代宫廷派宦官到市场上购买生活用品仅仅限于德宗贞元年间。韩愈在《顺宗实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注:“(tóu),使弯曲.”欠详.“以”无注,容易误解为连词.“(车柔)”,本是车轮的外围,亦称“辋”,《释名·释车》:“罔也,罔罗周轮之外也,关西曰(车柔).”课文中用作动词,指用火烘木,使之弯曲形而制成(车柔)的工艺,在这个意义上,与“揉、“煣”相通.《易·系辞下》:“操木为耒.”《考工记·轮人》:“轮人揉辐必齐.”又,《汉书·食货志上》:“揉木为耒.”颜师古注:“煣,屈也.”“(车柔)”、“揉”、“煣”音义无异,只是造字着眼点不同而分别采用了不同形旁而已.  相似文献   

4.
《革命烈士诗两首》是用生命写成的诗,它放射出青春的光和热,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材料。本文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先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革命生死观,从烈士遗留下来的这些闪光的文字中汲取力量。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朗读指导到位了,学生读出味来了,读出情来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一、阅读资料铺垫情感叶挺和陈然两位烈士生平、生活时代的政治背景、诗歌写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对现在的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因此讲读新课前有必要做一些辅助工作,让学生走近作者,认识他们,为理解作品,对烈士产生崇敬的感情奠…  相似文献   

5.
《问说》注释辨正唐遇春一、理明矣,而或不达干事(课本注:“达干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达。)案:从注释看,“达”译为“用”,“事”译为“实行”。达,通;不达,就是行不通。事,《说文》:“职也。”本义就是“事情”,名词。“不达于事”就是“干事不...  相似文献   

6.
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注:“[兴焉]兴,起。焉,还有下面的‘生焉’、‘备焉’都是助词。”(高语二册P396注) 这里把“兴焉”、“生焉”注作“助  相似文献   

7.
王海林 《现代语文》2007,(12):89-89
"乐府三璧"之一的《木兰诗》作为传统名篇,被选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课本。课文大多数注释遵循文言文翻译的"信雅达"原则,这对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起了很好的参考作用,然而笔者在备课时却发现"策勋十二转""双兔傍地走"两句诗中对"转"及"傍地走"的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一、委命下吏课本注:(百越之君)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下吏,狱吏。此注意义较狭隘且牵强,值得商榷。我翻阅了《古代散文选》(隋树森等编选)和《历代文选》(冯其庸等选注)中关于“委命下吏”的注释,“命”均作“命令”解,全句的意思是服从(秦朝)小官吏的命令,表示任其摆布。“委命”后省略了介词“于”,下吏即小官吏(或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语文课本《阿房宫赋》第二自然段有“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二句,教材注释云:“任何一部分的肌肤,任何一种的姿容,都娇媚极了。”此注,从字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大问题。但细细玩味,难以索解。其实,从全文观,应该是易于掌握的。作者杜牧在这里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他以“一肌一容”来代替宫中全体  相似文献   

10.
《文选全译》注释述评张开城(贵州大学中文系)《文选》为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选,故世称《昭明文选》。《文选》共选作品700余篇,有赋、诗、骚各种文体38类。所选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等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  相似文献   

11.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其文选部分个别注释有不确之处,本文拟就“极”、“故”、“鼓行”、“何可当”等几处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2.
作注释是一项相当艰难的工作,它涉及到文字、音韵、训诂等各方面的问题,即使工作做得很细致,也难免出错。下面,就《文选和写作》注释中存在的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望文生义冰心《观舞记》(第一册):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的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优美的诗歌故事。注[浑身解数]……解数,指肢体。如果“解数”解释为“肢体”,不仅上一句“使出浑身‘肢体’”讲不通,而且同下一句的“四肢五官”重复。其实“解数”根本无“肢体”之义。“解数”常见于宋元以后的小说杂剧之中。“解”是武术中的术语,最初的意思是“抵挡”,如: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日,台湾大学的魏子云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会第一次国际会议上说道:“张远芬的‘贾三近说’,也是基乎贾三近是山东峄县人的意念,进而演绎出来的。近来,我读了他所写的论著《金瓶梅新证》,……他选释的那些话,乃我国的‘北方话’语系,不仅齐鲁豫,以及燕蓟晋陕,流行那些话,他如苏皖之北,甚至川黔云贵,也说那些类同的语词。”(魏子云:《研究金瓶梅应走的正确方向》) 四月二十四日,目前正在英国的马森先生,在台湾《中国时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金瓶梅的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初中《语文》附录的《雨过山村》一诗中“妇姑相唤浴蚕去” 一句的两条注释:“浴蚕,一般在农历二月”;“妇姑:婆媳”作了辨析、纠正,多方论证了此诗中的“浴蚕” 时间应是农历五月,“妇姑”应是姑嫂.  相似文献   

15.
一、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原注:分,清清楚楚的意思。新注:确定,判定。辨正: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判,分,分开,分离。”无“确定,判定”意。再查其他一些古汉语字词典,也只有“分”义,而无“确定,判定”义。新注“判”为“确定,判定”当属附会。原注“判”为“分”虽合理些,但后面又说成“清清楚楚的意思”,改变了“分”作为动词的本义。故,“判”应注为:“分,分出,分清。”二、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至于]原注:到……的结局。与现代汉语里的连词“至于”用法不同。新注: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  相似文献   

16.
下面对部编教材《孔雀东南飞》的两条注释提出一些异议。 课本对“汝可去应之”句中的“应之”注释为“答应他”。我认为,此处的“应”不是“答应”或“同意”,而应是“答覆”或“回答”的意思。从诗中看,兰芝母对县令遣媒求婚,并没有慨然相许的意思,“汝可去应之”不过是刘母让兰芝自己去表示态度而已。从刘母  相似文献   

17.
《醉翁亭记》(见初中语文第五册)中有“峯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对其中的“临”字课本注为“靠近”,我以为不确切。在古汉语中,“临”的本义是“从高处往下看”,例如:  相似文献   

18.
王永吉 《文教资料》2010,(36):21-21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注解时有可商。如"枹"与"桴"当为通假字,非古今字;"骖絓于木而止"句中"絓"为本字,不必"通‘挂’";"刑"与"型"为古今字,非通假;"槃"与"盤"、"郄"与"郤"为异体字,非通假;"指"与"旨"为古今字,非异体字。对旧注的取舍亦乏辨正,如"摄乎大国之间",摄训"夹"为长;"铿尔"当为琴声而非舍琴之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对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20处文选注释提出商榷意见,以备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运用献考证、语法分析和字学、音韵学、历史地理学等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纳于凌阴”的“阴”通“窨”,地室之本字。“咥其笑矣”的“咥”通“啁”,啁与嘲同,应释为“嘲笑的样子”。“隰则有泮”的“隰”与“漯”形近而误,漯即漯河,与淇相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