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众多小纸厂关停,国际纸浆价格飞涨,近段时间,一轮迅猛的纸张原料涨价潮波及用纸行业每个领域,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文化用纸涨价30%,包装纸涨价3%左右。原料上涨使纸质图书市场在2008年进一步萎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子图书市场却连年递增。来自中国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表明,中国数字图书馆自2003年以来,业绩呈连年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各种文化公司名义存在的民营图书工作室的大量涌现,表明民营书商已从图书批发、零售领域,向出版核心领域渗透,成为实实在在的出版商,一些规模较大的“工作室”,实际上已经具备出版社的所有功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技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给纸质图书带来空前挑战,面对新的竞争环境、竞争主体、竞争格局,出版企业需要以“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突破增长方式,推动传统业务稳健增长;以“数字化、资本化、产业化”创新经营模式,为企业实现跨越传统、发现盈利模式和获得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4.
出版企业在现代图书市场变局中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纸质图书面临网络的空前挑战,载体的变化带来阅读方式、购买行为、市场格局、营销模式的变化.面对新的竞争环境、竞争主体、竞争格局,出版企业需要以“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突破增长方式,推动传统业务稳健增长;以“数字化、资本化、产业化”创新经营模式,使企业实现跨越传统、发现赢利模式和获得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未见的这次纸张涨价,不会对非暴利出版机构有什么大的坏处,但肯定会使那些暴利出版社严重地缩水。当此上游成本大幅上涨之际,出版行业的洗牌在所难免,也将再次迎来一个升级换代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虞文俊  黄萃 《新闻大学》2022,(4):57-71+121
抗日战争爆发后,伪满洲国继日本之后也出现了白报纸短缺的问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纸荒。这既是一个供给不畅与贸易受阻导致的经济问题,更是日本资源掠夺与殖民统治导致的一个政治问题。在日本与伪满当局的认知中,纸荒对报业的威胁既不利于伪满的“国家安全”,也不利于伪满的“文化普及”。伪满当局在日本的政治遥控下采取应对措施,如免除白报纸关税、建设白报纸工厂、寻求跨地区合作、颁布统制法令、成立统制机构、强推用纸节减等。然而直至日本战败投降,伪满纸荒问题一直未曾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将其报业推向破产边缘。伪满报业作为殖民政治附属品的特性,在纸荒问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当前出版业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纸量吃紧、纸价上涨。去年上半年就初露端倪的纸量减少,至今未得缓解;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纸价上涨,至今未得抑制,还有持续上  相似文献   

8.
陈康  齐辉 《新闻大学》2023,(12):104-115+120-121
纸张是报刊生产的物质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宣传工作所需的重要材料之一。抗战时期,由于纸张输入受限、自产不足,陕甘宁边区报业饱受纸荒之苦。围绕纸张供需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外来纸输入、大力发展本地造纸业的同时,适时调整边区报刊数量,强化党报在边区报业结构中的中心地位。直至1944年前后,纸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报体系也在边区日趋成熟。研究表明,作为媒介物的纸张不仅影响着边区报刊的生产,更是搭建中国共产党报刊宣传网络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齐远飞 《编辑之友》2020,(12):97-107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大后方成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各界尤其是文化界纸张需求量急剧增加。然战前长期的纸张供给结构在战时发生了巨大改变,巨大的纸张需求与大后方纸张产能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加上国民政府对纸张议价与统配政策的失利、部分商人囤纸索价等多维因素,致使大后方产生了普遍的文化纸荒问题,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战时宣传和文化事业等方面的迫切用纸需求,国民政府、造纸业和文化界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因应。虽然受战时大环境制约,各界的因应能力有限,但改良土纸与机制纸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文化界以及其他各界不同层次的用纸需求,服务了我国抗战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0.
制定图书市场规则 整顿图书市场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我国图书市场的现状,可以发现,它既有市场体系不完善之不足,又有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后者尤为引人瞩目。虽然说在图书市场发育的初期,秩序混乱带有必然性,但是,当前我国图书市场秩序混乱已经严重影响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因此,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所谓市场规则,就是按照市场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国家凭借政权力量所制定的市  相似文献   

11.
1974年 3月 ,赵春海同千千万万个知识青年一样 ,来到陕西省咸阳市插队 ,1 977年随父调回祖籍青龙县 ,在青龙的大汇河大队继续插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分配到青龙县人民法院工作。多年来 ,一直以为自己参加工作的时间是 1 974年。 2 0 0 2年县乡机构改革 ,核定人员编制时 ,才发现本人档案里记载的时间是 1 975年。因其是以工代干人员 ,不属正式法官 ,按照人员分流方案的规定 ,到 2 0 0 4年底工龄不满 3 0年 ,就要下岗。如果工龄满 3 0年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想到参加工作近3 0年就要下岗失业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 ,有人指点 ,到青龙档案馆…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发行的改革刚刚起步,图书市场就出现初步繁荣的局面,同时某些地方某些图书严重积压的新问题也出现了。但是今后图书市场发展趋势怎样呢?一、新的脱销趋势即将来临从脱销到积压,从积压再到新的脱销,似乎成了三十多年来的恶性循环,要摆脱这种恶性循环,首先要分析这次积压的新特点,而后采取相应措施。这次积压的特点是:存在两个局部性,一是地域上的局部性,二是品种上的局部性。地域上反映在城市店(包括中、小城市)积压多,农村店积压少;品种上反映在连环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出版业长期面临着纸荒问题,造成纸价飞涨与市场紧缩。这主要是由于纸张产量不足,加之战争等因素造成纸张进口数量大幅减少而造成的。另外政府对纸张供应的调控失当和分配不公,也加剧了纸荒问题。面对纸荒,各界人士纷纷筹划献计,提出了增量治本与管理治标的应对之策。因政治时局不稳、市场混乱无序,这些缓解和治理纸荒的策略大都没有得到施行,纸荒状况一直持续,这也对民国时期的出版业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对图书市场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书商参与的图书市场需求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我国未来图书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徐葆光,康熙五十八年以翰林院编修充册封副使出使琉球,归来后作《中山传信录》,流传甚广。他还作有《奉使琉球诗》,其卷二有"球纸"一首,曰:"流求茧纸扶桑蚕,十华捣就藏龙龛。一缣一纸购不得,岛客求书致满函。冷金入手白于练,侧理海涛凝一片。昆刀裁截径尺方,迭雪千层无幕面。我毫弱似痴冻蝇,寒光耀腕愁凌冰。卷叠空箱加什袭,携归到剡夸溪藤。十载京师了书债,廨墙寺壁都遭疥。高丽茧纸称最精,年年贡自朝鲜界。方幅虽宽质此同,两邦职贡皆海东。印竹蒟酱一水通,望洋浩浩歌皇风。"  相似文献   

16.
一、从学术书为什么赔钱说起谈到学术书为什么赔钱,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译者认为,书的质量不成问题,肯定卖得出去,因此抱怨出版社征订不力,印刷数量少,制作质量低劣;出版社则有一大堆实际困难,征订数上不去,书稿积压,勉强开印了,销售又成了问题。对于书店来说,一次进几十本的学术书,往往摆在架子上半年也卖不完,比起成百  相似文献   

17.
近一、二十年来,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香港的书市和出版业。人们往往把香港作为采购图书的重要市场,或者把香港作为向其他地区倾销图书的中转站,甚至直接在香港经营出版印刷发行业务。特别是一些英美的著名出版机构,不断扩大他们在香港的业务,成立机构,建造书库,大量印书。如英国朗文集团公司每年在香港印书2000万册;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香港分公司每年在港出书70种左右,有英文版的,也有中文版的;麦克米伦出版社每年在香港出书200多种,又出版多种参考丛书,远销东南亚地区,其中《我们的世界》、《事物的真相》、《人类的资源》等丛书发行量很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生存,各出版社都迫切希望建立自己的出版特色,一些出版社把目光投向了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汽车业,开始涉足汽车类图书的出版或增加其出版力度。而“零打碎敲”似的“跟风”行为更是使这种“热度”进一步升温。我社自1994年起即将汽车类图书的出版作为我社特色来抓,并决定在“九五”期间出资100万,用于资助出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程图书出版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列选推荐的图书,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出版各类汽车图书100余种,其中专委会图书30余种,1998年…  相似文献   

19.
助学读物一马当先 在很多书店,若以销售册数论英雄,前30名几乎全是助学读物的天下。很多品牌助学读物开始渐露峥嵘,“小学过关测试卷”(南开版)、“同步阶梯ABC”(北方妇女儿童版)、“最新测试ABC”(中少版)、“学王一拖三”(新疆青少年版)、“龙门双色笔记”(龙门书局版)、“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陕西旅游版)、“黄冈密卷”(新疆青少年版)、“向  相似文献   

20.
六一是儿童的节日,而图书可以说是送给儿童最好的礼物,六一儿童图书市场有何新动态,儿童图书市场销售情况如何,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明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