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如我今年14岁王蒙1948年,我14岁。那一年我考上了河北高中,那一年我加入了党的地下组织。如果上苍再给我一次14岁的机会,例如,如果我在1996年是14岁,我会怎么样呢?我希望我怎么样呢?第一,我仍然会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人民的疾苦,并且抱着一种献...  相似文献   

2.
白杨叶子泛黄了,任凭这秋的落叶打在我的脸上,我木然地凝望着:“北外”的校园依然,你的窗子依然。那微笑、那声音、那倩影呢?我努力寻找着,我用我的双手拍击着那高高的白杨,白杨无语。一年又一年,都想在白杨该黄的季节不再把你想起,可是你那会心的微笑,一次次搅乱了我平静的心绪,那记忆深处的点点滴滴我终难以忘记。那是秋天的一个午后。在“北影”的明清街上,我们拍着一部反映二三十年代生活的电影。一场戏拍完,导演说休息一会儿,我车上坐的“贵妇人”已下来了。我正准备放下人力车,这时一位女孩对我微笑点头示意,那微笑是…  相似文献   

3.
走近名师     
殷朝芹 《山东教育》2004,(25):10-11
在中国教育的星空中,最先闪烁着夺目光芒的是孔子这颗巨星,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名师。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愿意透过2500年的时空去瞻仰这位万世师表。那慈祥的面容,那飘逸的胡须,那善意的目光,那谦恭的体态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后悔晚生了2500年而不能去做他的弟子。我真真地极为羡慕邪些能够将听他教  相似文献   

4.
雪中情     
雪中情苗苗又是一个飘雪的日子,雪花在微风中飞舞,大地已是一片洁白。此时,我正坐在缓行的汽车上。我是去往杨池学校的,要去看我仅教过3个月那群孩子。他们想我,我更想他们。离开那所学校快两年了,我总怀念和他们相处的那3个月,那段日子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  相似文献   

5.
暖冬     
雪大、天冷是人们对今冬的感受。可是当我每天迎着凉冽的寒风,融入那晨练的队伍时,感到的却是一阵阵暖意。当我漫步于银装素裹的松花江畔,看着那晶莹剔透的树挂时,眼前仿佛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个寒冷的冬季带给我的是格外的温暖,它时时震撼着我那颗曾被病痛折磨的心,使我无法忘却那已逝去的岁月…… 1996年的冬季在我们记忆中永远是寒冷的。由于长年的奔波、劳碌,加之繁重的教学工作,使本就体弱多病的我终于心力交瘁,不得不提前办了“病退”,离开了我为之奋斗了28年的讲台,离开了我心爱的学生,离开了我钟爱的教…  相似文献   

6.
风儿,风儿,你在哪儿哦,我听到了,我听到了你在树叶上当树叶沙沙响时我知道那是你在给树木挠痒痒风儿,风儿,你在哪儿哦,我听到了,我听到了你在铁栅栏上当铁皮栅栏砰砰响时我知道那是你在敲奏音乐的鼓点叹儿,风;。,。在明,儿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当操场上尘土飞扬时我知道那是你在跳霹雳舞风儿,风儿,你在哪儿哦,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当胸前的红领巾左右摆动时我知道那是你在唱雄壮的进行曲当小朋友的风等在空中翩翩起舞时我知道那是你在和伙伴们谈话当湖水漾起波纹时我知道那是你在皱眉生气当柳树的辫子甩起时我知道那是你在荡秋于…  相似文献   

7.
留声机     
上“春晚”无非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但是如果我上了“春晚”,全国的观众骂我一年,那我就得不偿失了。  相似文献   

8.
滴水之恩     
王荣荣 《现代教育》2004,(11):94-94
在自考路上,我不是佼佼者,三年打拼还未拿到那烫金的毕业证,每每想来便觉万分羞愧。回忆三年来,自考虽不顺利,却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是那一双双热情的手推着我的自考之舟缓缓驶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9.
我的教书生涯,是坎坷曲折的。1965年,我参加过所谓“十七年”的最后一场高考,但在那阶级斗争比什么都重要的年代,我落榜了,因为生身父母那时叫 “地主”!原本我决意在那“广阔的天地”里驯驯服服地接受“再教育”,但村里偏偏让我当上了民办教师。领导对我说:“村里的孩子多么渴望知识呵。”这话说得多实在,多真切,我终于登上了讲台.没想到,刚刚过了一年,一顶可怕的帽子就戴到我的头上,我只能回望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被推进牛棚。随后.一场场拳打脚踢的批斗伴随着我,低着头,滴着泪,双手紧抱着小腹,我谨防着那…  相似文献   

10.
生死两万块     
那天,妈妈带我学钢琴回来,蓦地看到门口蹲着一个小老太太。妈妈看到她显然有些不知所措,那是我五年未见的奶奶。五年前,爸爸负了妈妈,妈妈坚决要求离婚,并且誓死不肯放弃对我的监护权。自那以后,影掠尤再也没见过爸爸。  相似文献   

11.
初中毕业我阴错阳差地上了卫校,但很难培养起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校园生活的宝贵时光在懵懂中蹉跎,直到实习那年我才想起妈妈说过的那扇门:自学考试。于是96年我报名参加了中文自考。此后的三年,是我生命中最难忘、最充实又最漫长的三年,那刻骨铭心的经历给了我对“自考”两个字最深切的体验。三年,我的生活以“自考”为圆心,每一天的日程安排都围绕着“自考”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12.
幽他一默     
“老师,我永远忘不了班车上的那一幕,正是因为您的一句话让我那时的尴尬瞬间消失,可我连句‘谢谢老师’都没说,但我永远记得您……” 看着这娟秀的笔迹,一个娇小瘦弱的女孩形象出现了,静静是我上学年教的五年级的一个女孩。“班车上的那一幕”又把我拉回到了那件我几乎淡忘了的事情上。  相似文献   

13.
刘江 《天津教育》2004,(12):1-1
灿烂,耀眼,就在很近的地方一闪……“啊,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快要到宿地了!”船夫掉过头来看了一眼,又无动于衷地低身划桨:“还远呢!”只记得这是一位俄国作家的散诗《灯光》中的一个片段。十八年前,也就是我刚走上教师岗位那一年.在元旦联欢会上一位同行以她那饱满的激情给大家朗诵了这首散诗。当时似有所悟,但感受更深的还是诗意。从教十八年,这情景在我脑海中多次闪现,我也曾如同那在海中夜航的年轻人.为自己发现那点点的灯光而兴奋不已.渐渐地我好似听懂了那船夫的心声,如今品到的不仅仅是浓浓的诗意,更多的是蕴含其中的治学哲理——  相似文献   

14.
我的班主任     
我的母校莘庄中学在上海近郊,是一所寄读中学。虽然已经离开母校近三十年了,然而当年在母校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只要闭上眼睛,我就能想起校园里那熟悉的教学楼和宿舍,想起操场上那生机勃勃的笑语欢声,想起我的同学们。更使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曾经给过我关怀和爱、传授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道理的老师们。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胡勤荣 《师道》2004,(7):24-24
这一天,我郑重宣布:教学参考书从今往后就是班书,任何人都有权阅读它。孩子们先是疑惑,但看看我那认真的样子,都兴奋起来。是啊,教参一直是老师的“法宝”,整天夹来夹去的,现在“秘密”都公开了,那还怎么上课?我理解孩子们的这种心情,我不就是在“惟教参”中过了十几年吗?  相似文献   

16.
杨文荣 《成长》2005,(6):22-24
2004年6月17日,随着一声正义的枪声,马加爵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历程。社会各界拍手称快。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马加爵“最想对亲人们说声对不起”那句忏悔的话,使我想起了自己。我想起了5年前自己经历的那血灌脑际、杀念填胸的时刻。要不是父母那封及时的家书,我早就是犯下几条人命的凶手了,“马加爵”早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17.
那目光,那琴声……──回忆我的班主任陈昆陈海普1988年秋,我在张店高中学习。那是一所条件很差的乡村学校,简陋的教室里桌凳高低不齐,学生宿舍是用麦秸苫成的。但这里有一批呕心沥血的教师,我的班主任陈昆就是其中的一位。陈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稳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张思益 《辅导员》2010,(17):54-54
暑假,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那山崩地裂、生死大救亡的场景,那劫后余生32年的故事,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  相似文献   

19.
我心中的奥运,是那持续了52年的零,是奥运健儿的叹息,是多年申奥失败的沉默。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2月,我被选派赴比利时,在欧共体总部的关税与增值税司研修,有幸在历史悠久的“西欧首都”──布鲁塞尔学习生活了一年。 掐指算来,从比利时回国已经10年了。尽管那365个日日夜夜的很多细节已成为了模糊的记忆,但布鲁塞尔那独有风情的中世纪冈巴拉斯大广场,那绿树成荫、典雅古朴的碎石街道,那世界独一、灯火通明的高速公路,那气势雄伟、标新立异的原子球博物馆,那天真无邪、无拘无束在众人面前撒尿的男孩铜像──布鲁塞尔第一公民于廉仍然让我魂系梦牵。然而,在这众多异国往事风情的记忆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