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中小学教师及其职业资格的类别 韩国政府于1953年4月颁布了《教育公务员法》,同年10月颁布《教师公务员资格鉴定令》,这两个法令后来几经修改。法令明确规定了教师资格鉴定的种类,将教育公务员的范围限制为国家公立学校的教师和教育专门职员,不包括一般公务员和私立学校的教师。一般来说,韩国的教师主要指在学校里直接教学生的人,是专业性职业,是指持有教育部部长授予的资格证书并且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实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要改革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抬高"入门"门槛,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中"条件性知识"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胡锋吉 《教育科学》2007,23(6):21-24
本文从澄清、分析教师解聘制度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中存在问题。借鉴国外教师解聘制度的建设,提出从明确教师身份,明确解聘主体,建立教师解聘的正当依据、合理程序、为教师从法律和生活两方面提供保障等方面来建立健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教师职业因为考证之难被称为“三大艰难职业”(其余两个为医生、律师)之一。然而,最近德国《职业》杂志的调查显示,教师职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最向往的职业”。专家认为.教师职业受欢迎,与德国对教师的独特培养制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录用和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因此日本一贯重视研究教师的培养与师资水平的提高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其师资培养制度。本文拟对日本现行的中小学师资培养体制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培养—录用—研修”教师教育系统日本教师教育系统,包括培养、录用和研修三个环节。这里着重介绍前两个阶段,即教师的培养与录用。1·培养。日本的教师,主要是由文部科学大臣认定具有教师资格课程的综合性大学和教师培训学院进行培养。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者,必须修完文部科学大臣认定课程中所规定的教学科目并达到相应学分。日本大学里的教师培养课程,一般包括教育学专业课程以及与中小学各门课程相对应的学科课程。学校的课程设置、内容安排、教育教学方法,则根据自主原则由各校自行安排。1997年7月,文部省发表《关于面向新时代的教…  相似文献   

7.
当今美国中小学公、私立学校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据美国教育部的一项调查资料,介绍了美国中小学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正在日益加大的十项差异。  相似文献   

8.
裴胜辉 《成人教育》2005,(11):37-39
随着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造性素质的提高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对培养创造教育观、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学习方法四方面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中小学教师创造性素质的养成提供方法上的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了我国未来时期的发展目标,这必将引起教育界在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开展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增强综合国力、迎接激烈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正面临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专业化、终身化、现代化,教师职业高学历化,教师资格制度化和教师培养渠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明确了发展方向之后,更重要的是规划并实施新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与欧美等国开展的关注新教师群体的教师教育改革相比,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中间链条--新教师培养,却被明显忽视了.本文从师范教育的弊病、理论假设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完善教师的成长周期等方面对新教师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新教师自身和学校两个角度探寻新教师的迅速成长途径,旨在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周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小学教师大多数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爱岗敬业的精神,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这些都是教育的宝贵财富,但是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师资来源上看,教师科研基础薄弱。由于我国现有中小学师资培养采取的是三级(即中师、师专、本科)培养模式,2000年前参加工作的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中师和师专等本科以下学校,多数中学教师毕业于师专和师范本科院校,其学历层次客观上限制了科研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也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形成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十分的薄弱。2…  相似文献   

12.
与欧美等国开展的关注新教师群体的教师教育改革相比,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中间链条--新教师培养,却明显被忽视了.文章从师范教育的弊病,理论假设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完善教师的成长周期等方面对新教师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且从新教师自身和中小学校两个角度来探寻新教师的迅速成长途径,旨在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周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选择教师培养模式应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师资供求状况及学校自身的基础。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进行先导性探索;普通本科高师院校宜采取“宽口径、厚基础、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应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实现小学教师本科化;以终身教育理念统领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和依托。  相似文献   

14.
15.
《教育情报参考》2004,(3):59-59
德国对中小学教师有较为系统的培养模式,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经过一个十分严格的审查程序。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制度,其要求和程序是非常严格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推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缘于其以培养学生生存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的推动和日本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日本教师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更新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导入弹性化的教师资格更新制、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日本教师教育的启示在于适应社会变革确立教师教育目标、多维度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弹性教师资格更新制等。  相似文献   

17.
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师资培养分为职前教师培养、在职教师培训和高级学位研修三个阶段;。英国实施教师教育的机构有大学教育学院(系)、高等教育学院和艺术中心(艺术学院);英国师范教育实施的是两类不同的培养模式,即“4+0”模式和“3+1”模式。学习和借鉴英国师范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尽快制定教师教育的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高度重视中小学在师范生培养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美英中小学教师聘任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要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富有创造力的接班人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素质。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20.
董爱玲 《教育探索》2008,(8):104-106
目前,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养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也和对教师的法律教育的缺失有关。改变这种状况,既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和全民普法,更要倡导教师学法、懂法,同时把教师应具备的法律知识纳入师范教育的课程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