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力臻 《师道》2008,(7):84-85
我是一个小学美术教师,一次和同事聊起:半个学校的学生都是我教的,另外半个学校的学生也认识我,因为我教的年级有时会调整。可是,自问我能叫上来每个自己在教学生的名字吗?  相似文献   

2.
催学生还钱     
有一位学生和我之间有两次经济往来。 第一次是在一个傍晚,学生在学校出黑板报直到天黑,我主动借给他5元钱并把他送上出租车。第二天,我估计他会将5元钱还给我,但是没有。第三天也没有,第四天还没有……大约过了两个星期,我才很不好意思地向学生要回了钱。  相似文献   

3.
我想,我应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学生。在1993年那一年,我担任我校五年级的班主任,上语文课。我对学生说:每次新课前,大家都要进行自己预习,把不认识的字词勾画下来。没过三周,学生就养成了自己预习的好习惯,我也暗自高兴。一次新课前,我依然是先让学生粗读预习,然后和学生商量:  相似文献   

4.
那是我第一次用“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但这次“体罚”所产生的效果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也使我更加深切体会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学生身上永远有值得老师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崔天祥 《宁夏教育》2006,(7):122-122
曾翻阅学生的周记,无意间读到这样一段话:“……我本听话。可谁知道,我的一次次不听话,都是为了证明我的存在,为了获得一次关注,哪怕是一次批评,其实,我本来就是个听话的孩子。”我惊诧了。至此这位学生的一些情况浮现在眼前:他喜欢狂打疯闹.几乎没有认认真真听过一节课,一学期还没结束课本倒丢得差不多,你批评他也无动于衷……原来,在忙忙碌碌的背后,竞有被冷落的孩子;在爱的课堂里,他竟成了闲人。学生渴望爱,爱就是春天的太阳。  相似文献   

6.
我曾到过许多师范院校作报告,每到报告结束后,常有很多学生围着我,让我写当教师、当班主任应记住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们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坚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个学生的助手。"这是我教书、当班主任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也是我当班主任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我坚持这条原则时,工作就顺利,就成功;我忘记或不自觉地违背这条原则时,工作就受挫折,就失败。记得1991年,毕业的两班学生人数比上届还多,达到146人。我跟大家谈心说:"老师依靠什么当班主任,依靠什么教语文?就依…  相似文献   

7.
教学高中数学多年,每次阶段性检测,我都非常重视,都花比较多的时间仔细讲解,竭力引导学生反思总结,但有两个问题问题总是困扰着我:一是,我的“竭力”永远换不来学生的主动;二是,每次检测中,问题的背景学生是熟悉的,解决的策略之前也多次强调的,再讲也只是我再强调一次而已,他们再运用时还可能不会、不熟.  相似文献   

8.
每次考试完毕,总有一些学生考得不理想,一脸的沮丧和无奈。我呢,也顾不得与他们交谈,而是忙着赶紧讲评试卷。于是,学生也忙着订正,忙得焦头烂额。可我总是发现,个别学生仍是一头雾水,面对问题,得几次三番,三番几次方可搞明白,订正完毕。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与学生交谈中得知一些学生从来没有使用过微波炉,也不会使用,都是父母把饭菜热好。于是我利用上课前进行了一次小调查,结果令我大吃一惊。竟然有这么多高二理科班城镇学生不会使用微波炉,想必与微波炉有关的基础物理知识懂得也较少,我深感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憾。于是我自编了以习题呈现的校本课程学习材料,使用效果很好。一堂课中教师通过材料呈现,让学生研究讨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微波炉的使用常识和相关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事后调查得知,学生人人都能使用微波炉,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在其父母面前自豪地说:我讲了您也不懂。我想这就是“成功教育”,后来还有家长谈到此事,津津乐道,称赞这样的教学好。  相似文献   

10.
执教《遗传物质控制货白质的合成》对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不仅是一次教学的大胆尝试。也给学生们带来了一次全新的思维体验。  相似文献   

11.
老师,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那个坐在角落的一个极其平常的学生。也许您还记不得我的名字吧。开学时,您进行了几次小测验,在几次测验中我考得不坏也不好。一些成绩优异的同学被写进了您手中的小册子,其中没有我。开学几个星期以来,我也没迟到、没少写作业,也没不遵守纪律,就那样默默无闻地在那里。您把这几个星期以来您所了解的调皮的和成绩差的学生又写进了您手中的小册子,其中依然没有我。于是,上课你总叫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或是成绩差的、调皮的学生。可是,就没有我———虽然我每一次都把手举得老高老高。评选“三好学生”时没有…  相似文献   

12.
陈枫 《福建教育》2005,(9A):40-41
四年前,第一次听到“数学日记”这个新名词时,我感觉特别新鲜和好奇,数学科也写日记?什么是数学日记,该写些什么呢?因为不想限制学生的想法,也因为我对数学日记的陌生,第一次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时,我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也未做任何的说明。开始时,学生的日记中大多是和妈妈上超市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就像一本家庭流水账;或是数学课上了什么内容,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布置了什么作业,好比一篇简单空洞的课堂笔录。  相似文献   

13.
刘汉青老师在《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4期上发表的《排名次又何妨》一文,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排名次”并不是不可以,等级制也无妨,关键看怎样排名,怎样分等。 我是教小学数学的教师。自从1992年开始,我不仅给学生排列名次,而且还给学生实行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上我经常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教学方式。而爱表演是孩子的天性,每到这个时候,学生都是争先恐后,希望自己能成为小演员……可也有那么一次,一个学生坚决地对我说:“老师,我不表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用这句话向我将了一军的,是我十我年前的学生王晓丽。正是由于那一次当人人出丑,使我横下心来,大练“背功”,以至敢于和学生进行背诵课文比赛。也正因为如此,十多年来,我的“背功”征服了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效仿,致使我的语文教学成绩在全校乃至全县一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语文测试成绩批出来之后,我感到十分吃惊。因为这份试卷3个月前我给学生考过一次。当时考虑到试卷上的题目很具代表性,应让学生弄懂吃透,于是我用了整整4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讲评。看得出,我在讲评时,学生们听讲也是认真的。可为什么只隔了短短3个月的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面对同一份试卷还是原地踏步、没有长进呢?是我当时没有讲清楚?是学生听讲时心不在焉?是大家近3个月来没有在语文学习上下功夫?一个个疑问提出来又被否定了。  相似文献   

17.
这学期我接手了一个特快班,在前两次月考中,我班的成绩均不理想。在一次次的失利后,学生的情绪逐渐低落,在期中考又一次失利后,这种情绪到达了顶峰:班上弥漫着低气压,学生们变得焦虑、自卑,课堂反应沉闷,早读声音低沉,自习也提不起精神。看到这种情况,我心中暗暗焦急,一两次考试失利算不了什么,但是学生的这种精神状态却会造成持久的不良影响,若是不及时干预的话,甚至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在进行调查之后,我决定开一次班会,  相似文献   

18.
作为学生,得到一次表扬,他可能会一生一世记住;而受批评十次,他可能仍旧是屡教不改。去年秋季,学校安排我接手一个无人愿教的问题多多的差班。我没有像人们所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那样“烧”学生,只是在黑板的一角设置了一个表扬台,便开始讲我的课了。不是我夸口,我讲的语文课是大家公认比较生动有趣的,但是,专心听课者少,讲闲话者多。我一点也不发作,装作没看见一样。等下了课,我便把上课时专心听讲的几个学生的姓名写上了表扬台。第二节课,专心听讲的学生剧增。课后,我又把认真听课,还动脑思考大胆发言的学生姓名写上表…  相似文献   

19.
类似于话题中的案例,我也遭遇过。一次,我在教学一年级“分类”时,让学生到学校旁边较大的超市去调查超市里的物品是怎样分类的。为了让学生从实际中了解分类的方法,也使学生了解分类在实际中的应用.尽管笔向超市作了说明.也交代了学生应遵守的事项,但我们还是遭遇了“白眼”,我和学生走到哪里,都会有好几双警惕的眼睛像是防小偷一样盯着你,  相似文献   

20.
离开学生,教师也就失去了角色意义。因为学生,教师又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己。在和学生长期的亲密接触中,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体会着萧伯纳所说的一段话:“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