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劳伦斯于十九世纪末生于一个矿工家庭。他亲眼目睹工业化的变革及其对父辈们的戕害。这在少年劳伦斯心中多少孕育着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敌视和憎恨情绪。他的多部作品都从不同程度反映了这一思想 ,比如《虹》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等。对工业文明的失望使劳伦斯呼吁人们重新建构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 ,尤其是男女关系。他的作品中的性描写使他生时备受否定和围攻。性不能成为医治社会弊病的惟一良药 ,但劳伦斯这一偏执的呼声正反映现代工业文明在人们心中投下的巨大阴影及其对人性产生的巨大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人物设置和主要剧情来看,《换子疑云》是一部个体反抗强权的英雄主义电影作品,但其深层内涵却指向了对男权中心主义的揭示和批判。该作品的这种隐性批判从私人家庭生活空间、社会公共活动空间和宗教神学等三个层面逐层展开、渐趋深入,将女性所遭遇的种种性别不公和歧视以一种温婉含蓄却百折不挠的姿态揭示出来。作品对男性"责任"意识的重新解读和对宗教男性化倾向的隐性批判,尤其能丰富人们对男女关系的重新认识。稍有遗憾的是,该作品对男性中心主义问题的审视还没能跳出二元对立的性别框架,这就使得该作品虽然有了批判的深度,但却缺少了建设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杰克·伦敦的人生哲学--《野性的呼唤》主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文论认为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是一部自然主义的作品,本文笔者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和对杰克·伦敦本人及其写作背景的考察,认为这部作品综合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哲学观念.其写作手法是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超验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廊桥遗梦》这两部作品都是围绕"婚外恋"这一情节展开的,反映了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爱情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分析两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中女主人公的命运选择,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试图透视她们不同命运选择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桑青与桃红》是聂华苓于1970年创作的一部寓言式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女主人公"桑青/桃红"的生命悲剧,反映了一代中国人身心被迫"迁徙"的心路历程.全文试解读作家借助作品对自我经历和人性追求的展现.  相似文献   

6.
<暗示>时比了男女作为三角故事中心人物的不同遭际;<作女>列举了男女关系的各种模式,都是在"性爱"、"情爱"中考察男女关系,塑造了两极分化的男性角色.女性文学需要全面书写男女关系,构建和谐性别世界.  相似文献   

7.
《上尉的女儿》是俄国文学史上一部反映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普希金在这部作品中以18世纪后期的俄国为历史背景,从普加乔夫农民起义着手,刻画了起义领袖普加乔夫及其他一系列人物形象,真实再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百态,是一部优秀的叙事作品,也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8.
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一生写出七部戏剧作品,《教堂谋杀》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该剧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描写了坎特伯雷大主教如何从精神上战胜诱惑,平静面临死亡的故事.然而,这部反映出作者强烈宗教信仰的剧本却被一些评论家视为一悲剧作品.《教堂谋杀》真是一场悲剧吗?本文通过与莎士比亚著名悲剧《麦克白》的仔细比较,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一个迷途的女人>是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威拉·凯瑟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一个在新旧时代激荡发展的社会漩涡中逐渐堕落、沉沦的女人的故事,反映商业化社会对人类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击和侵蚀,反映作者对人类美好文明的渴求.作品中多处运用了象征主义艺术手法,对情节的发展、对立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心理状态变化的刻画等方面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第一部全面反映邓小平南巡的纪实作品<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  相似文献   

11.
王祁阁 《文教资料》2012,(22):9-10,16
《宇宙锋》和《蝉丸》分别是中国和日本有名的戏剧作品。两部作品中都出现了狂人,即所谓的疯子。两部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民间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宇宙锋》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的儒教思想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君王的昏庸无道及部分民众对儒教思想的怀疑。《蝉丸》则反映了佛教对日本民众的深刻影响及部分特殊人物对佛教的质疑。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化可以说是男女文化,中国文化则是一种饮食文化.当然,这并不是一种谨严的判断,不过是作者借以说明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人生倾向.作为西方人,因其文化传统的缘故,人生倾向明显偏向于男女关系,这在汉民族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汉民族对于男女关系理解的褊狭,仅仅把它看作一种性关系,而文化传统中又把性神秘化,蒙上一层浓厚的神圣和伦理色彩……而且这一切都还只能"尽在不言中",说出来便有悖礼教,认为是道德沦丧了.而西方,男女关系的内涵和外延远非汉民族的理解所能包括.  相似文献   

13.
《夏洛的网》是美国作家E.B.怀特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承诺和爱的赞歌,50年来一直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作为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中的娱乐功能非常突出,主要反映在游戏精神,快乐原则及幽默意识等方面。通过娱乐性的发挥,这部作品不仅给读者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也给予了读者关于友谊和爱的深刻启发。  相似文献   

14.
《夏洛的网》是美国作家E.B.怀特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承诺和爱的赞歌,50年来一直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作为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中的娱乐功能非常突出,主要反映在游戏精神,快乐原则及幽默意识等方面。通过娱乐性的发挥,这部作品不仅给读者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也给予了读者关于友谊和爱的深刻启发。  相似文献   

15.
《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一部深刻反映人文主义时代精神的巨著,在其中体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具有借鉴作用.本文以翻译教学为例,在分析《巨人传》的思想内涵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这部作品对翻译教学的重要启示,从理论和实践上重新认识这部作品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襄樊本土作家王建琳的<迷离的滚水河>是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一部乡土小说.作品具有文本的"当下性"、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性形象、大量的引用群众活的语言和民谣使作品具有的浓烈的乡土气息和鲜活的可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唯美主义是西方文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笔.文章首先对唯美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接着通过对唯美主义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的思想及相关作品的具体剖析,来表现其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唯美主义元素.王尔德对美、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充分地反映在他的两部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画像>和<莎乐美>上.  相似文献   

18.
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既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关于艺术和人生的寓言。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巧妙地反映出世俗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激烈对抗,主人公道连悲剧性的结局则寓意艺术的胜利。在王尔德"艺术至上"的前提下,这部作品所反映出的唯美主义并非无视道德。相反,《画像》一书正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完成了它的道德诉求。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心目中理想的男女关系,是"星式均衡"的关系。在其创作的小说中,但凡违背了这一原则的男女关系必然以失败而告终。尽管这种新型的男女关系更符合人性,也更有生命力,但是"星式均衡"仍然无法避免现代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20.
大江健三郎的《人羊》和鲁迅的《示众》都是短篇小说。两部小说中一部反映日本的公车社会相﹐一部速写了中国的街头社会相﹐可谓把世间“看客”描绘得淋漓尽致。本文试图从两篇作品的人物刻画比较入手﹐解读其共同反映出来的看客们的精神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