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历史有什么用,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多年以来,我深切地感到社会上存在着“历史无用论”的思想.要谈历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就不能不为抱这种观点的同志解蔽.历史知识有没有用处,实际上就是学历史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有没有关系的问题.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靠人来干.人的思想、观点、精神面貌不对头,事情很难办好.现在还有这类问题,有些人对国家前途灰心失望,有些人认为外国的任何东西都比我们的好,有些人认为资本主义优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文学批评价值观,是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观念的价值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系列文学评论文章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使用。在它的指导下,我们必须按照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全面地考察文学作品,研究文学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3.
曾颢 《培训与研究》2009,26(7):5-6,72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文学批评价值观,是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观念的价值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系列文学评论文章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使用。在它的指导下,我们必须按照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全面地考察文学作品,研究文学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4.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是我大学四年里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在思考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三个观点:历史离我们很近;某些历史不可信;历史是好的知识,历史很有用。其实这三个观点也是我学习历史的一些体会。2004年9月3日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天上课,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我给同学们讲了这三个观点。  相似文献   

5.
1942年4月,延安的清凉山下,我党开展了党报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改革。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发表了《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下称《我》文)。当时的“抢救运动”正在展开,可以理解文中太过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大段的政治套话。现在一般的观点认为,《我》文中提出的新闻定义和新闻本源问题,奠定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基础。我认为,《我》文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对事实的尊重。  相似文献   

6.
我看语文教学和高考■湖南李真微最近许多报刊刊载了批评语文教学和高考的文章,其中不少观点我是赞成的,现在的语文教学大面积上的确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教材古板,考试刻薄,课堂沉闷,学生厌学,因而效率不高。但有些问题还需辨识清楚,方有利于找到真正的出路。欢迎...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一家子现在只有俩人——妈妈和我。我们寄居在呼图壁一中的一间危房里,伴着几件被爸爸砸坏的家俱生活着。爸爸和姐姐仍在原来的家,因为父母离婚了。父母离婚的原因至今我还不十分清楚,爸爸妈妈都不给我说,亲戚邻里甚至姐姐都瞒着我,我知道,有些原因不能让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知道,他们不愿让那些原因伤  相似文献   

8.
此文原发表于“学术交流网”,因内容涉及我刊去年12期发表的“龚书铎先生访谈录”中的一些观点及访谈本身中的一些问题,现征得作者同意,予以全文转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结合我刊原发“访谈录”,与此文对照阅读。我刊自去年10月开展关于中学历史教材编写及课标的讨论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欢迎。一些学者、专家放下手中的研究,特为本刊撰稿,不仅是对编辑部工作的大力支持,更表示了对编好中学历史教材的重视,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讨论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争论是正常的,我们推出这样的一个讨论平台,就是希望各方面都发表自己的观点,达到下情上达,上下交流的目的。实际上,到现在为止,讨论已经涉及到了较深层次的一些问题:如中学历史教学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如何定位?如何看待历史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如何评价过去几十年来的历史教学体系以及如何继承发展?我们热切欢迎广大读者对此进一步发表自己的意见,把讨论引向深入。我刊计划在今年适当的时候发起召开一次较大规模的关于中学历史课程和教材编写问题的学术研讨会,届时我们希望各方面学者都能够到会交流,以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在轮训班学习了二十多天,要我从思想路线上谈谈高等教育。这是个重要问题。为了把学校办得更好,我们必须加以重视。今天我谈的意见,过去谈过多次,有些是重复的。解放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几乎完全是学习苏联的做法。从历史的观点看,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当时反对我们,封锁我们,想搞垮我们。而苏联却全力支持我们,这个支持对我们也是很重要的;加上当时我们对高等教育经验不够,如同我们对经济工作缺乏经验一样。所以,我们只好学习苏联的做法。现在我国各条战线上的中年骨干,都是“十七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语录     
现在我们党的中央做了决定,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这个责任是担在我们的身上。  相似文献   

11.
浩瀚的历史,丰富甚至庞杂的资料,众说纷纭的观点……教授历史,熟知目标,对历史老师来说简单平常,但这不是我们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如何让学生融人历史,品评、探究历史,让历史课堂更有效?我在必修——《抗日战争》的设计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阐述历史时一定会渗透着自己的主观见解,这种对历史问题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和结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观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把分析历史问题的观点传授给学生,就是"观点教学".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民主派或工人民主派对待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态度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同时又永远是一个新问题.其所以是老问题,因为从社会民主派产生之时起就提出来了。早在马克思主义文献最早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理论基础。其所以永远是新问题,因为在每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每一步,都有不同色彩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社会主义运动中不同派别发生特别的、独特的结合. 这个老问题目前在我们俄国已成为特别新鲜的问题。为了把现在的提法弄得更加清楚起见,我们先谈一谈历史上的情况。过去俄国革命的民粹派采取乌托邦的、半无政府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村社农民是天生的  相似文献   

14.
于沛 《历史学习》2010,(9):38-38
笔者认为全球史应该属于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中国学者讲的全球史应该是中华民族记忆中的全球史。历史记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西方五花八门的观点归纳一下用一句话来概括——历史记忆是历史存在的形式,这是西方最重要的一个命题,或者说历史的本质内容就是记忆,这是我们把西方各种观点归纳在一起得出的一种结论。其中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是我们强调的是民族的记忆、强调的是群体的记忆,强调的是集体的记忆而不是个别的、个人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成长梦网     
《中学生电脑》2006,(11):1-1
兔子们,咸菜太贵了(“同志们,现在开会了。”阿Sir的方言好重!)今天主要是布置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大家都应该清楚,我们最近的工作重心……小B你来说,我看你听得这么“认真”。哦,对!是什么来着?好像就是关于那个什么……行了,还是听我讲。我们近期的主要任务就是筹备推出我们的科学人文网站——成长梦网。大家来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想法。现在不是很流行PK吗?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可供同学们PK的栏目,让同学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到时候我也要上去跟那些游戏高手PK!哈哈……我一定会大获全胜的。还有“我型我show”,让那些漂亮M M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在这次学制改革大辩论中,同学们对历史教师的教学观点,讲授内容和教学态度等方面揭露出许多问题,经过批评和辩论,使每一个教师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阶级教育。我现在将自己在这次思想改造中的粗浅体会和收获谈一谈。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知道疯狂科学家的样子,但没多少人知道他们的疯狂想法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我知道。我是一名恰好相信某些亚原子粒子的速度也许比光还快的物理学家,我也很清楚这种想法会使我多么孤立。爱因斯坦当然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据他的相对论,在自由空间里没有东西会比光的速度快。我的大多数同事都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我仍然着迷于像超光速粒子和时间旅行等疯狂的想法呢?因为打破头脑中的各种框架,跳出常规思维对促进科学发展是很重要的,就如科学上每个伟大的新想法最初总被认为是荒唐的一样。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抑或说,为什么要研究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并非仅仅是为了"记住过去"。卡尔说:"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我们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才能理解现在。使人能够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能够增加把握当今社会的力量,便是历史的双重功能。"过去是现在的投影,在今天——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们为了和平的目的了解和研究日本的历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正>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出现了一段中国近代史,历史题材的内容在我们的品德课中该如何教呢?如何让历史在我们的课上具有"德"性呢?我认为,可以在历史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生活。怎样跨越时空能让历史和学生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呢?一、走近历史人物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创造的,它是有生命的,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高考的历史考试中,就我们参加评改和了解到的来看,少数试卷观点明确,概念清楚,历史知识掌握得较牢,分析问题也层次分明,个别优秀试卷还有创见.但是,多数试卷成绩不好,问题较多.现将我们接触到的历史试卷进行一些分析.试卷的第一题,共有十五个填充题,要求填写一些历史人名、地名、年代和事件,它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