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理论依据 我们知道CH3CH2OH中羟基上氢比H2O中的氢稳定。电石与CH3CH2OH很难反应,所以可以通过控制水在酒精中的浓度来控制反应速率,达到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2.
钠与水反应实验教材中是在烧杯中进行的,并且仅验证了其中的产物NaOH,而对另外的产物H2采用的是推测和讲解来进行的。实际教学  相似文献   

3.
Cu与浓H2SO4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是用来说明浓H2S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稀H2SO4的性质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按全国统编全日制普通化学教材和江苏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的实验操作,得不到蓝色溶液,而是出现异常现象,即有大量黑色物质生成且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而按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的实验操作(将铜片换成粗铜丝),没有黑色物质生成,溶液呈蓝色。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由于反应现象不明显、反应速率缓慢的原因,使得CH4与Cl2反应这个实验成为中学化学教师探究改进的焦点。近期,本人再次对该实验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现仅借贵刊一隅,展示给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5.
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化学2(必修)》教材中,编者设计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3个实验,通过不同条件下观察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气泡的快慢,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但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发现该实验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实验1】由于气泡产生的泡沫逐渐增加,通过肉眼观察,2支试管中的泡沫差不多,现象区别不大;二是【实验3】在溶液中产生的气泡较小,3支试管中气泡的多少、快慢区别不明显。为此,我们对该实验做了重新设计,用注射器对气体进行定量实验。实验改进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验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课中,安排了"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性实验,包括pH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笔者选择了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进行了实验探索与改进,旨在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贯彻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方式。教科书实验中用肝脏研磨液(内含H2O2酶)催化H2O2水解生成O2和H2O,来探究pH对酶  相似文献   

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是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物理》第一册中的这个实验的装置主要是用打点计时器和刻度尺,通过打在纸带上的点来测量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章末习题(12)的结论来计算v,通过计算mgh与1/2mv^2。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8.
演示实验《铜在硫蒸气里燃烧》的改进陈美珍,张志祥(上海市民本中学202157)高中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讲到硫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跟氧相似、容易跟金属、氢气和其他非金属发生反应、硫跟金属的反应,是通过《铜在疏蒸气里燃烧》这个实验来证明,如果按照书中[实...  相似文献   

9.
在25~40℃范围内用分光先度法研究酸性介质中Ce(IV)离子氧化环己酮(Re)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Ce(IV)为一级反应,对还原剂环己酮为一级反应;表现速率常数随[H ]的增加而增加,随[HSO4-]的增加而减小;无盐效应;反应中有自由基的存在.据此,提出了Ce(IV)氧化环己酮的反应机理,能很好地解释全部实验现象,结合反应机理找到了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Ce(SO4)2 ,并求得30℃时,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kn=3.12 mol-1Lmin-1.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江苏省第五届中学化学实验调演比赛已落下帷幕,我有幸与全省教研高手同台竞技收获颇丰。在本次实验调演中,我展示了改进后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危害”探究实验。在原理上:一改往日用Na2SO3制取SO2,而是充分利用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SO2实现多个实验探究,还利用反应放热提高了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材中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是通过观察硫酸和硫代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黄沉淀,从而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由于是通过肉眼观察,沉淀生成又是逐渐增加,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因而实验不易测量得很准确,各组学生之间的数据可比性较差,对于一个定量实验来说,说服力不是很强。同时由于反应中要用到硫酸,而现在很多同学对硫酸怀有恐惧心里,做实验时不能放开手脚。因此,笔者根据大学的有关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现实要求,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并创造性整合各种资源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思考、研究和实践的问题。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验证或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时,往往采用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这一实验。但教材和教参是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直接用橡皮塞塞紧(或加一只气球),密封后称量反应前后总质量。引燃白磷的方法是直接加热锥形瓶或加热玻璃棒使白磷燃烧。这一装置的不足是:实验操作不方便,可控性不强,对白磷的用量要求较严格,不便于学生分组实验。我经过多次实验探索,对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文中主要阐述对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关气体性质的实验提出通用的改进方法。通过应用由具支试管等组装成的全封闭的实验装置,不仅弥补了课本上的这类装置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不足,而且通过选用适当的药品和仪器使制备气体、验证气体性质以及尾气处理等实验一体化。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进行有关CO2、Cl2、SO2、NH3和c2H2等气体的性质实验。  相似文献   

14.
高一化学教材《碱金属》一章 ,就实验方面而言 ,我觉得现行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 ,具有以下几处明显的优势 :①每个实验均附有实验装置图或实验过程示意图 ,更有利于教材的施教和学生的学习 ,在抽象文字叙述的基础上增加简明具体清晰的示意图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兴趣。②增加了Na2 O2 与水反应所产生的热和氧气能引燃脱脂棉的演示实验 ,增强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也加深了对Na2 O2 与H2 O反应的认识和强氧化剂与可燃有机物混合易燃烧爆炸的认识 ,有利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加了Na2 CO3 、NaHCO3 与稀盐酸反应的学生实验 ,能加…  相似文献   

15.
从最佳实验装置、反应异常现象分析、浓硫酸与铜的最佳用量3个方面对铜与浓硫酸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对普通高级中学高一《化学》课本中的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实验仪器的微型化和实验过程的封闭化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了H2和Cl2光合反应的发生装置与尾气,吸收装置.探讨了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成功、安全环保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化学反应原理是:3Fe 4H2O^△=Fe3O4 4H2↑),由于实验装置复杂、所用时间较长,而且实验过程中直通管极易融化和炸裂,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从理论上讲应该是NO,实验现象应为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但传统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实验操作中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变色,即使可用排水法收集到无色的NO,也无说服力,因为收集到的NO气体有可能由NO,与H20反应生成的。实验现象与理论无法吻合,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一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常规的对比演示实验,通过比较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快慢,突出物质的性质差异。在实际操作时我发现了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实验设计精巧,操作简便,通常学生用很短的时间便可以完成,而实验却安排1课时时间。为了提高课时效率,笔者在现有仪器的基础上稍加改进,将该实验进行了扩展,这样可在平面上完成多个实验的探究,具体方法如下(以浙江余杭县三墩中学教仪厂生产的J2315型等势线描迹仪为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