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超 《中学生英语》2016,(Z2):30-31
One day in 1965,when I was a librarian at View Ridge School in Seattle,a fourthgrade teacher came up to me.She had a student who finished his work before all the others and needed a challenge."Could he help in the library?"she asked.I said,"Send him along."1965年,我在西雅图维尤里奇学校当图书馆员时,一天,一个四年级老师来找到我说,她有个学生总是最先完成功课,他需要做点对他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可以来图书馆帮帮忙吗?"她问。"带他来吧!"我说。  相似文献   

2.
那天早晨,我刚把活动室的门打开,就听到外面传来了脚步声,我走出去一看,又是小明和他的爸爸.我笑着说:"小明,今天又是你第一个来."他爸爸说:"是啊,我赶着要去上班,迟了就来不及了."我随口说了一句:"那你干嘛不叫她妈妈来送?以前,不经常是她妈妈来送的吗?"谁知他爸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周老师,小明妈妈说,‘最近几天可能小明在幼儿园里不听话,惹老师生气了,我去送孩子时,老师显出不高兴的样子,不像以前那么热情.'所以,她就叫我来送孩子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爸爸又接着说:"周老师,我每天早出晚归,她妈妈又忙着绣花,没有功夫管他.  相似文献   

3.
银戒指     
丽兹一直小心保存着戒指,但她却不愿打开它. 丽兹站在父亲的床边,他患癌症已有多年了."不要哭,丽兹,"父亲对她说,"死神来临的时候,我不能再陪在你身边了,我要你答应我不会难过."他还说,她会得到很好的照顾."我有件礼物给你,亲爱的丽兹.这是我们家的传家之宝,它蕴涵着三个愿望."  相似文献   

4.
笑翻天     
你能嫁给我吗 一个单身的老太太和一位老先生认识五年了,老先生终于决定向老太太求婚.老太太痛快地答应:"可以嫁给你."可老头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忘记了她回答的是什么!他左想右想,想了一个半小时也没想起来,只好给老太太打了一个电话.他尴尬地承认自己忘了她是否同意嫁给他."哦,"老太太说,"很高兴你来电话,我是记得好像跟谁说过'可以嫁给你',可忘了是跟谁说的!"  相似文献   

5.
王子与草鞋     
敬超 《初中生》2006,(31):88-89
在很久很久以前,苏丹国王有个儿子爱上了一个牧羊人的女儿.他去见他的父亲,说:"亲爱的父王,我爱上了一个牧羊人的女儿,我要和她结婚.她不仅长得可爱漂亮,而且我相信她是一个非常贤惠体贴的妻子,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雍容华贵的王妃."  相似文献   

6.
杨聪 《班主任》2006,(9):37-38
开学第二周的一天早上,组长倩倩跑来告诉我小兵没做作业.我让她把小兵叫到了办公室. "你没做作业?"我轻声地问. 他沉默着. 我又问了一句,他还是一言不发.抿着嘴唇,低垂着眼帘.我说:"你要是真的没做,那总有个理由吧,比如不会做,不想做,或者作业太多,等等."  相似文献   

7.
家里来了 3个人,是访问我的. 事后,孩子告诉我:"我不认识他们." 我说:"我也不认识,但今天见过了,就由不认识变成认识了." 她表示同意,还说出了一番道理:"人一开始谁也不认识,只认识自己." 又是一句至理名言.这表明,小家伙的确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个体意识. 她接着说:"我在幼儿园里认识了许多小朋友,你都不认识吧?...  相似文献   

8.
佚名 《科技文萃》2005,(5):62-63
"一个孩子成年以后行为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他的母亲."这句话是拿破仑·波拿巴说的.拿破仑的母亲莱蒂齐娅·雷莫利诺是一位坚强的妇女,而他的父亲卡洛·波拿巴则是一位沉默寡言、在实际生活中畏畏缩缩的人,莱蒂齐娅凭直觉感到自己的儿子拿破仑以后会有大出息,因此教育他不要让别人踩在脚下.她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你母亲,你是我儿子,但是我叫你做一件事时,我希望你对我说‘不'."  相似文献   

9.
一天,毕加索先生家里来了一名乡下小姑娘,说要跟毕加索先生学画画. 毕加索看了看乡下小姑娘,说:"你既然从乡下来到城里,你就到厨房去给我做饭好吗?我正要找个厨娘."意思是,他不想教她学画画.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没劲     
"没劲."我对最好的朋友说. "我也没劲."她看着我,脱口而出. "没劲."我对国画老师说. "你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他看着我, "这种想法是消极的,懂吗?" "懂了."我笑笑,是苦笑. "没劲."我对小狗乖乖说. 它看着我,懒洋洋地叫了一声,慢吞吞地去晒太阳了.我成了"对狗弹琴"的人.  相似文献   

11.
"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过去,我颇不以为然,但去年10月份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深刻认识了这句话的含义. 那是一天早晨,小朗妈妈把小朗送到教室后一直站在门外不走,我看见了就出去问她:"您还有什么事吗?" 她说:"小朗怎么没吃饭啊?" 我说:"他说吃过了,不吃了." 于是我赶紧叫保育员给小朗盛饭.这时小朗妈妈又问起小朗最近的学习情况,我就如实告诉她:"小朗比我们班大多数孩子小半年多呢,可能是因为年龄小的原因,他目前好像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反应上也稍慢些."  相似文献   

12.
与爱同行     
前几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曾遇到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出头的样子,他向旁人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儿子怎样怎样,女儿如何如何.朋友觉得奇怪,年纪轻轻怎么会有儿女呢?他笑着说: "告诉你吧,我有三十个儿子,十八个女儿,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听到这里,我很感动.  相似文献   

13.
刚下课,女生张翰文就嘟着个嘴儿过来了:"老师,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给你说." 我笑了:"你都已经说了,还说该不该说!快说吧,什么事?"她却忸怩起来:"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开口."一会儿工夫,小姑娘的眼圈红了.我赶紧弯下腰问她怎么了.  相似文献   

14.
一位妈妈走进我的工作室忧虑地问:"马老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孩子的问题,您有时间吗?" 我友好地说:"有啊!请坐." 她说:"我家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老大自幼聪明好学,可是有了老二之后,性格上有一些改变.今年上一年级,昨天回来和我说,他被老师调到了最后一排.我和老师沟通后,老师的解释是我儿子内向,做事拖拉,专门和一个爱说话的孩子调到一块做同桌."  相似文献   

15.
14年前,我在陕南一个偏僻的小镇读初中.新学期开学报到的最后一天,我循着路标,蹑手蹑脚地走进一间办公室.办公桌旁坐着一个穿戴时髦的女人,空气中还散发出淡淡的香水味.刚进门的前几分钟,我凝固了,因为我的窘迫. 我呆立在原地.倒是她先开了口:"你有什么事吗?""我来报到."我的嘴里再也不能多挤出一个字."哦,姓名."她也简略."杨康."我不敢抬头看她.她的声音先是停顿了几秒,然后说:"学杂费和书本费一共150元."我依然站在那里不动.她又重复了一遍.我努力把头抬起来,憋红了脸说:"我没钱." 在我说话的瞬间,我悄悄地看了她一眼.她年轻而美丽的脸上微微皱起了眉头.我羞愧极了,雕塑般站在那里,头埋得很低.我只看到眼前,大大小小的脚来了又去,几乎每一双脚上都是新鞋子.耳边是大人和她的寒暄,是孩子的问好声,还有她的表扬声……  相似文献   

16.
"妈妈,昨晚王老师打电话来问我周记到不到她那里写.我跟她说不去写了,在家里写."我说."什么?"妈妈惊讶地说.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遇到学生小王的爸爸,他一见我,就满脸笑容迎上来,真诚地说:"老师,多亏你,使我儿子得到这么大的进步!"说着,他两手抱成一个圈儿,表示"这么大"的意思,我甚不解,喃喃地说声"不用谢",就和他握手道別了.这件"小事"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过去了,但却引起我这样的深思,小王是个中等生,我从来没有重点批评他,又从来没有作为典型表扬他,怎么来个这样的"这么大"呢?这个"疑团"使我成为"有心人";而"有心"的结果使我更为惊讶,因为类似的"疑团"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小冯的爸爸说:"我女儿说老师常常表扬她,说她比上学期进步了,就是还要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有一篇外国寓言故事,写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来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宿,还拿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翌日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虽怏快不乐,但嘴上却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吧."樵夫照她的话做了.若干年后,樵夫又遇到母熊,问她头上的伤好了没有.母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相似文献   

19.
先和你分享一个特别温馨的故事. 有个中国小女孩,因为爸爸妈妈要去德国工作,她就跟着父母去了德国,在那里的一所小学上学.没想到,班里有个德国男孩突然有一天在班上宣布说,他爱上了这个中国女孩. 有一天,这个中国女孩生病没来上课.那个德国男孩很难过,在课堂上就哭了起来.老师体谅他的心情,让他先回家了.回到家里以后,妈妈看到他不开心的样子,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我很难受,我很想那个中国女孩,我爱她,我要和她结婚."  相似文献   

20.
儿子正读初一,老师说他看问题常有独到之处,受此鼓励,为父的我打定主意:让他多看看<杂文报>.当我将新年的第一张<杂文报>交到他手里时,叮嘱说:"好好看看人家是怎么看问题的."第二天他晚自习回家,来不及换鞋,就捧上了日记本,说:"老爸,我写了篇杂文,瞧我是怎么看问题的."我不屑地说:"只看了一张<杂文报>,就写起杂文来了."接过一翻,一个蛮有杂文昧的题目赫然在目:<教育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