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在各地一些高考卷或模拟卷中,出现了一些隐藏在其他知识之中的线性规划题,其立意之精妙、解法之巧妙令人惊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几例"隐性"线性规划问题(一)隐藏于齐次式之中案例1已知ΔABC的三边长a,b,c,满足b+c2a,a+c2b,求c-3b a的取值范围.分析:本题到底考察什么知识点?解三角形?解不等式?还是其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题目条件.本题给出了  相似文献   

2.
敦煌残卷P.2555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唐代文学抄卷,此卷原藏法国巴黎图书馆,首经王重民和舒学先生整理,发表于1977年12月出版的《文史资料丛刊》第1辑。但这个整理本仅收"供名氏诗五十九首"和"马云奇诗十三首"共72首诗作,并以为这72首诗即残卷之全部。故后来高嵩先生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便以这个整理本为底本进行考释。1983年,柴剑虹先生首次披露了P.2555残卷全貌,此卷除王先生校录的72首诗作外,尚有116首诗和2篇散文作品。这全部190首诗文作品,只有16首诗…  相似文献   

3.
BD.09523<礼记音义>残卷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未公布的敦煌文献,许国霖于1937年曾有录文刊布,然多讹误.今据原卷,指出了许氏录文之误.又以宋元递修本及清刻通志堂本<经典释文>与之对勘,既指出了该写卷的一些讹误,又从三个方面详述该写卷之价值.  相似文献   

4.
《全宋诗》卷二三三六尤袤下收《落梅》与卷二四二二张栻下收《落梅》当为同一首诗,其出现文字上的差异,实为传刻之误。从尤袤与张栻自身的情况、《落梅》的用语以及文献的角度考察,《落梅》应为尤袤的作品。而且很可能尤袤“一作两用”,既当诗,又当词。  相似文献   

5.
不知起于何时源于何地,中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上课了,前3—5分钟,或搞一段演讲,或朗诵几首古诗,或念一篇学生作文,等等。我们起先称之为“课头”,但后来想想,“头”毕竟还与身子是一体的,而不少教师开场5分钟内容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主体内容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就改称之为“课帽”。帽子,是身外之物。戴好了人就可因帽子而光彩夺目。但如果戴错了,比如性别之误,季节之误,张冠李戴之误或其他更甚之误,那么这个帽子是否有点滑稽,是否还有必要戴?语文课堂需要解禁,需要开放,教师也不能过分拘谨,…  相似文献   

6.
近读东坡乐府,得其若干首作年与有关情事之详,始知以往诸家所说,不无谬误失实之论.今略作考证刊出,既用助苏轼研究于万一,亦以乞词学同行之指教.〔菩萨蛮·回文四时闺怨〕此调之卞,凡词四首,各词首句分别为"翠环斜慢云垂耳"、"柳庭风静人眠昼"、"井桐双照新粧冷"与"雪花飞暖融香颊".傅注本总题作"四时闺怨,回文效刘十五贡父体".其馀各本多题作"回文四时闺怨",唯元本"闺怨"作"闲怨",显系形近而误.据词题并参验词作内容,此四词实乃依次叙写春夏秋冬四季闺情,盖作于一时者也.  相似文献   

7.
“李贺诗集”卷二《感讽五首》之二诗有二句曰:“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我翻过古代许多版本的“李贺诗集”,此处“摇扬”二字之“扬”,皆作提手旁之“扬”,无作“木”旁之“杨”者,但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四库全书本《昌谷集》、清姚文燮注本《昌谷集》此处却作“垂杨”.“李贺诗集”卷四有《新夏歌》一首,篇末二句曰:“三月摇杨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其中“摇杨”之“杨”,许多版本都作“木”旁之“杨”,但也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此处则作提手旁之“扬”.李贺诗这两处之“摇杨(扬)”,作“垂杨”和尚有作“摇漾”者暂不论.而以《感讽诗》作“摇扬”和《新夏歌》作“摇杨”者居多(如《协律钩玄》、光绪四年宏达堂开雕本的《李昌谷诗注》,也有《感讽诗》和《新夏歌》皆作“摇扬”者,(如吴汝纶评注本《李长吉诗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还有人认为这两处皆应作“摇杨”者(如今人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①)应以何者为长呢?虽一笔之差,却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含义迥别,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8.
《念奴娇·赤壁怀古》系千古名篇,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在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在这首词中,有两处公认的史实误用,一是"赤壁"地名之误,二是"小乔初嫁"时间之误。作者的误用是出于  相似文献   

9.
衡向阳 《成才之路》2014,(13):95-95
欣赏古诗词,陶冶真性情。太白的《送友人》是一首难得的送别佳作。每每读之,总令人想起陶潜名句:"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但此处却非"怀古",而是"怀人"也。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作者读宝卷的笔记。分别指出"省庵"(净土十一祖清释实贤)不可能是早期佛教宝卷《佛说阿弥陀经宝卷》的编者;吴地"当坛(台)宝卷"是"当坛(台)"演唱的宝卷,不是宝卷的名称。以上两则笔记订正了作者在《中国宝卷研究》和《中国宝卷总目》中的疏误。新发现的《太仓案卷》是《双金锭宝卷》的异名,根据锡剧《太仓案》改编,顺便谈吴地宣卷和宝卷同其他民间演唱文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九首"有八首见于<古诗十九首>,这九首诗陆机都有拟作,称作"古诗".九首中有六首无论从题材、内容、风格还是从篇幅看,都接近民歌,文献中又称其中几首为"乐府"或"枚乘乐府",说明它们本是民间作品,后被收集入乐府,可能曾经过文人的润色.另外三首为文人之作,而从诗本身可以看出是西汉时作品.总体来说,<玉台新咏>所收"枚乘杂诗"应是西汉时文献所传,后来全被看成枚乘之作.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教授杂咏》四首,是一组出色的讽刺诗。四首各咏一人一事,上面所引的是第二首,系讽刺赵景深误译英文中的银河为“牛奶路”,由此显示赵所提出的“宁顺而不信”的翻译主张之可笑。《鲁迅全集》十卷本、《集外集》注释本对读者知之已稔的“牛奶路”作了注释,却对索解为难的“马郎妇”不加注释。我曾撰文试释(详下),但未能确解。现在,打算先论诸家旧说之失,再述已见,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续印的《永乐大典》卷一四一二五载有《净发须知》一文,分上中下3卷,此文为宋元净发社之梳剃伎艺人传授业艺时用的说话脚本,是叙净发之事,说流剃之艺.原文出自宋代净发社伎艺人之手,传到元代伎艺人,在宋人编本基础上有所增订.关于此文有关情况,详拙文《(净发须知)、净发社及其他(载《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二期).文中有《鹧鸪天》词14首,为《全宋词》、《全金元词》等所不载,从伎艺人传授的脚本这一角度来看,这14首词当出自宋代伎艺人之手.现(辶夕)录于下,除最后一首录自中卷外.余均录自上卷.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六十六共有63首<少年行>一类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就占有55首;卷六十七有31首<游侠篇>一类,唐代诗人也达18首.这亦见载于<全唐诗>卷二十四(也是55首)、卷二十五(也是18首).如果我们再仔细翻检<全唐涛>,还会发现,在<全唐诗>的其他卷里,也散存着这类以"少年"、"游伙"为题的诗篇.  相似文献   

15.
刘明华《张籍〈节妇吟〉的本事及异文》认为现存张籍集各版本《节妇吟》原题均为三字,寄赠对象或本事的出现始于宋代。文献表明,此并非事实,该诗原题当包含寄赠对象,或作"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师道"当为"师古"之误。  相似文献   

16.
以今通行之《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为校勘对象,取历来《汉书》之主要版本北宋景祐本、明汲古阁本、乾隆武英殿本、王先谦《汉书补注》对校,并结合《汉书》体例、《释文》所载经书文字音义等,比勘同异,权衡比较,最终证明通行本《艺文志》“桑毂共生,大戊以兴;鸲雉登鼎,武丁为宗”一句“毂”当作“毂”,“鸲”当作“雊”.至于致讹原因当与文献流传及文字音韵流变等历时性因素有关,此误亦反作用于文献之理解与阐释,可谓一字之误,关乎宏旨.  相似文献   

17.
古典文学中的酒文化绵绵不绝、无尽无休,滋润着诗人或豪放或深沉或缠绵或愤激的心灵。那一首首浸润着生命本真的作品犹如一坛坛佳酿,历久弥香、醇厚悠长,依然陶醉着品味它们的人们,也形成独真魅力的酒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现存徐铉《徐公文集》中有两处干支纪年错误:《唐故印府君墓志》中的"丙寅"当为"甲寅"之讹,《邓生诗序》中的"丙子"应是"戊子"之误。这两处错误在《徐公文集》的宋刻本中就已存在,历来各种版本相沿不改,清末以来的各家校勘记亦未指出。《徐公文集》附录中收有二题六首李至诗,《全宋诗》失收。其中一首《左散骑常侍东海徐公》被四库馆臣误辑入宋庠《元宪集》,《全宋诗》沿袭此误,此诗实为李至《五君咏》之一。  相似文献   

19.
敦煌写本《文选》中的诗学文献指俄藏本Ф-242a(L.1452)和法藏本P.4884、P.2707、P.2543四截残卷。俄藏本从今六十卷本《文选》卷十九"诗甲·补亡"类束广微《补亡诗六首》起,到卷二十"诗甲·献诗"曹子建《上责躬应诏诗一首》止,这里讨论的是其中的诗序和曹植的《上责躬应诏诗表》。俄藏本有注。法藏本为今六十卷本《文选》卷四十六"序下"颜延之和王融两篇同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法藏本无注。这两种敦煌写本《文选》虽为残卷,但俄藏本的注释和法藏本的原文都与今存其余各本《文选》有异,可以补注今本《文选》的原文和补充李善注与五臣注,订正今本《文选》的某些讹误,以作校勘之用。俄藏本的书写时间定在唐太宗时期比较可信。法藏本的书法与梁陈间的佛教经书书法风格似有相似之处,其书写时间可能在梁陈之际。传入敦煌的时间大致在"侯景之乱"和"江陵败亡"之后、隋代之前,因此具有比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时下,各校多多少少都接触了一些新课程新理念,学校管理者会上会下也常常强调民主和谐、以人为本,此处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在实践中领导们都在强调以生为本,很少有决策者会把教师之"本"当一回事,殊不知,校长只有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以更饱满的姿态以学生为本,学生才能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中,三者是一种线性的关系. 这是一个"人本"口号满天飞的教育时代,但真正践行起来并不容易,至少,在当今学校决策层中广为流传的四种理念需要指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