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上为第一段:介绍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并提出质疑。此段可分为提出石钟山、写郦说和写李说三个层次。而写郦说和写李说这二个层次又都含有介绍、表示怀疑和进行辨驳三层意思,在具体写法上又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石钟山记》为历史名篇,苏轼的那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眼见为实、注重实地考察、严谨求证的精神为后人津津乐道,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在欣赏文章的文辞语句并对苏轼表示赞赏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对文章的内容、背景和作者做一番探究,以此来形成新意。  相似文献   

3.
《石钟山记》是苏轼“破体为文”的成功典范,文本在阐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哲理的过程中体现了高超的写作艺术。自出新意的结构安排突破了宋代“记”体文“三段论式”结构模式,优美凝练的语言传达出形象之妙、情态之趣,“体用为本”的修辞思想闪耀着经世济民的人格光芒。  相似文献   

4.
<正>《石钟山记》(以下简称《石》文)是苏轼的一篇名文,历来选者、注者、论者甚众,各有千秋。拙文仅从以下六个方面,“详人之略,略人之详”,浅述己见而已。  相似文献   

5.
《石钟山记》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齐安(今湖北黄冈县)往临汝(今河南临汝县),途经九江鄱阳湖口,访询石钟山,探究它命名为“石钟”的原因而写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不同于一般的写景记游之作,而是通过记游来发议论,强调对任何事物作判断,必须“目见耳闻”,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叙述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的两种说法以及作者对两种说法的怀疑,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叙议性散文《石钟山记》被誉为“千古名篇”。盛名之下,自然少有人会去怀疑其典范性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我却发现这篇外表上看似天衣无缝的文章居然很难侍候,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其叙议结合不紧,全文观点站不住脚。《石钟山记》结尾议论部分的观点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若据此观点推论前文,在考察“石钟山”  相似文献   

7.
有一部电影叫《三笑》,看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巧,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游记散文《石钟山记》(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也有三“笑”,品之,令人得益不浅。当苏轼来到石钟山,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择石“扣之”时,文章写道:  相似文献   

8.
曹瑛 《现代语文》2008,(3):49-49
余近日新教苏轼之《石钟山记》一文,对此文产生许多疑问,姑陈述如下,以就正于同行。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传统教法很重视诵读,让学生反反复复读去,久而久之,熟读成诵,自然会有所领悟。但这种教法也有缺点,化时很多,如今语文教学教时有限,若象三味书屋的老先生只让蒙童放开喉咙一味自由地读去,教学计划何时完成? 苏轼读书有“八面受敌”之说,所谓“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那意思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要读  相似文献   

10.
偶读《四川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苏轼和<石钟山记>》一文,感到文中对某些词语的理解还值得进一步商榷。现简述于下: “是说也,人常疑之。”的“常”字被讲成“经常”。按:“常”字在古汉语里,除了“经常”的意思外,还通“尝”,有“曾经”的意思。这里的“常”也以作“曾经”讲为宜。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山名由来的解说由于太简略,因此曾经有人对他的说法表示过怀疑,这是可能的。但讲成人们常常对他的说法怀疑,就不大合乎实际了。 “舟人大恐”的“舟人”被讲为船上所有的人。我认为应照课本注释,作驾船人讲。只  相似文献   

11.
(一)旅游,应是做人、治学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不少有识之士把旅游同做人、治学紧密联系起来。顾炎武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正是这个意思;倍根说的“旅行,在年幼者,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长者,便是  相似文献   

12.
杨向东 《湖南教育》2008,(10):38-38
苏轼的《石钟山记》作为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被选人华师版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阅读部分)》(以下简称教科书)第六单元,这篇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技巧还是语言形式,都具有较高的典范性和代表性,堪称古代游记散文的上乘之作。然而笔者却发现该文有两处注释存在疑点,现不揣浅陋,试与教科书注者商榷。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石钟山记》第二段一开始有这么一句话:“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我们觉得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清。第一,齐安(即今湖北省黄冈县),临汝(即今河南省临汝县),两地南北之间相距一千来里,  相似文献   

14.
《石钟山记》是苏轼针对《水经注》郦元关于“石钟山”命名来由的注释及李渤《辨石钟山记》的见解,深入实地观察分析而写的。是一篇充分体现了认真读书,富有求实精神的好文章。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选了这篇文章,这对于教育学生认真读书,重视调查研究;通过实践使现成书本知识得到证明,才能获得较完全的知识,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1 本文有四个句子用了“焉”字,但用法各不相同。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是语气词,兼有指代作用,含有“在那儿”之意。②“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硿硿焉”。“焉”用如形容词词尾,与“然”相当。③“微波入焉”。“焉”兼有介词和指示代词的作用,含有“于是”的意思。④“如乐作焉”。“焉”语助词,表决定语气。2 三种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提前。例: “古之人不余欺也。”应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一般是状语在动词前,而古汉语则有状语放在动词后边。例:  相似文献   

16.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是古典文学中具有哲理性的姊妹篇。两文形似游记散文,但都落脚于议论。它们不像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两文都采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但在思想内容上又各异其趣,在行文构思上又各呈其妙。首先,在思想内容上,两文都借题发挥,因事说理,都写出了观感和体会。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两文又同中各异。王安石在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洞,却因轻信随从,中途而返,是一次未能“极乎游之乐”的半途而废的游览,未免乘兴而来…  相似文献   

17.
苏轼的《石钟山记》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篇目,尽管高中语文教材修订了好几次,但都一直保留了这篇文章,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之高、影响之深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就是这样一篇“经典”之作,我觉得还是有着几丝破绽。首先,对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作者开始便援引了郦道元的解释——这座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然后对此提出怀疑,理由是“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这一结构,貌似合理,其实所作的类比推理是不妥当的,因为这山石与钟罄的形体、结构等属性毕竟有所不同,若同置于水中,情况就远不会如此简…  相似文献   

18.
《水经》云:“彭蠡①之口有石钟山焉②。”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③,声如洪钟④。是说也,人常疑之。今⑤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水经》上说:“彭蠡湖口子上,有座石钟山在那儿。”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很深的水,轻风吹起波浪,水向石头冲激着,声音就象口大钟在响。这个说法呀,人们总对它怀疑。如今把钟磬搁在水里,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他不会发出响声啊,又何况是块石头呢!  相似文献   

19.
在讲解《石钟山记》时,不少同志在分析它的艺术性之后,还往往称赞作者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光明日报》一九八一年一月十四日刊登赵继颜的文章,认为苏轼虽曾对石钟山进行过一番实地调查,但他的调查却尚欠深入,其结论也并不准确。文章说:  相似文献   

20.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是举世公认的两篇好文章,作者王安石和苏轼都名列“唐宋八大家。”不少人都认为,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相似、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石钟山记》的“预习提示”就明确指出:“本文的作法和《游褒禅山记》有类似之处,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在游记的写法上别具一格……”笔者却持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