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众所周知,优秀教师都是在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进行创造性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更贴近学生实际,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重视加强备课策略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备课的策略主要包括系统备课的策略、课时备课的策略、吸纳备课信息的策略、教案书写模式的策略。一、系统备课的策略1.常年备课。一次,北京市特级教师陈毓秀讲“战国七雄”一课时,极为精彩。课后有人问他:“这节课用了多少时间备课?”她回答说:“要说时间长,我准备了一辈子;要说时间短,我准备了1…  相似文献   

2.
备课和上课,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备受大家的重视,所以我们往往容易在认识上形成由备课到上课的单向传递结构,但是,在这个结构中,缺少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小结的环节,对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上课的效率,缺乏来自自身教学实践的反馈信息。如果增加课后小结这样一个“导评”环节,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圈式的教学结构,如右图。在我市教研室设计的备课本中,除了板书等外,还有课后附记一栏,可能就是出于这种“良性循环”的考虑吧。因此,写好课后小结对于任课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减少失误、不…  相似文献   

3.
课后总结,就是教师授课结束后对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说明,内容可包括教学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怎样、存在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等。课后总结的目的,一是肯定优点,找出不足,使备课和授课中尚未注意到的问题“曝光”;二是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措施,为今后的再教学服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课后总结的必要性,它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课后总结符合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  相似文献   

4.
一、课堂上“察言观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察言观色”是接受反馈信息的最有效的方式。讲课时,通过对学生的神态、情绪、回答提问等表现仔细观察,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加以修正和改进,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写好“课后记”。“课后记”就是教师在上完课后,把课堂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趁感受记忆最深时及时地对信息加以分析整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写在课堂笔记的后面(课后记专栏),作为下次备课、讲课的信息储备。坚持这样做有利于总结经验,发现教学规律,既可以节省备课时间,又…  相似文献   

5.
“课后记载”是五级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课前备课、课后记载)的最后一级备课。它是教师经过一次教学活动之后,进一步研究教材、探究教法、分析学情、总结教学实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目前课改集体备课形式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认为备课是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前的一种预设。为了提高教师的有效预设水平,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模式和方法来进行可持续性的预设检验,把课后的教学评价反馈和备课设计融合在一起。为了提高备课活动的有效性,作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创作了以“双向细日备课表”为核心,结合教师教学自我评估量表来进行备课的方法,并对这一方法运用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两年的实验,我们探索出了“课前预见性备课、课中实践性备课、课后反思性备课”的教师课堂教学备课模式。下面结合《教学计划》及部分内容的设计说明如下:本课时计划是笔者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借鉴布鲁姆目标教学在我国研究的新思路和我国现代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新模式。其目的:一是帮助教师打破常规备课,让备课贴近学校、教师、学生实际;二是打破教学目标的单一性,构建多元教育教学目标;三是改变“八股式”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创设符合校情、学情、能充分张扬教师个性,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新机制,实践课前预见性、课…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怎样发展它的最大效益,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备课、上课、课后等方面阐述了自身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练”,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所有的实践活动。“练”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的作法是:备课设计练习,讲课贯穿练习,课后落实练习。 (一)备课设计练习。练习应落实每课书的基础知识,应着眼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0.
1.如何备课的问题。新的课程环境一方面要求教师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也呼唤着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得知识,吸取力量。有不少课改实验区,提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评价、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逐渐为大家所认同。对于集体备课的内容,大家倾向于集体研读“三书”(课标、教材、教参)、反馈教学实践信息、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等。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课后备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课后对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析,总结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弥补本课教学之失,改进后续课堂教学工作,积累教学理论研究信息和素材,缩短教师提高教学艺术的历程,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论述了教师课后备课之概念、意义、任务、原则、内容、方法、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2009,(7):23-29
一、问题的提出 什么是教学辅导?有专家认为,教学整体上可以分为“备课、上课、作业、评价、辅导”五个环节,辅导是其中的第五个环节,只有这五个环节闭合了,教学才会有效,只有这五个环节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学整体有效性才会提高。这种观点很有道理,然而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这一观点把辅导从学生的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学习中剥离出来,把辅导与备课、上课、作业、评价割裂开来,带来的问题就是“上课”成为教师按预定计划的个人表演,不需要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辅导是教学的第五个环节,那么也就成为课堂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1.后记与备课是整体教案实施后,教学并没有终止,如果只注重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表演,而忽视课后的反思,是很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的。况且,一个即使设计非常完美的教案,课前的准备十分充分,一旦赋予实施,由于课堂教学中有着许多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往往会出现与教案的设计编写不相一致的教学事实。无疑,这要求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课前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相背的原因,以便于今后教学的鉴戒,因而就有了“教学后记”。它既是前一个教案的修正、补充部分,又是后一个教案的组成部分,是与备课不可分割的整体。2.后记是为…  相似文献   

14.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接受信息,经过信息处理加工之后输出信息,再通过信息反馈,看信息掌握得怎么样,并对差错进行纠正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信息吸收、输出、反馈、评价、校正差错等环节。传统教法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过程中只有吸收和输出信息,而没有反馈和评价信息,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从1992年起,我进行了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验,设计并实施了“六环节课堂教学法”,即每篇课文的教学可分为六个环节:诱导激发——自学质疑——释疑答难——教读课文——综合训练——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基础”课教师教学应从课前、课堂及课后几个环节努力,即: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拓宽教学思路,广集资料,做好备课的充分性和针对性;课堂教学应情绪饱满,详略得当,并采取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吸引力;课后通过多种作业形式、多元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说课是一个新兴的教研课题。说课是指任课教师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已备好的课面对同行们进行概述,以表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的总体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的依据和理由。说课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后。说课源于备课,而高于备课。备课主要是备“教什么”和“怎样教”,而说课侧重于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教”。因此,说课对提高备课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说课的目的要求,说课一般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说《大纲》和教材;二说教学过程;三说教学  相似文献   

17.
集体备课的目的与功能,应当是为“学”服务.鉴于此,集体备课的具体实施应当定位为“学习中心”.整个研讨过程可分为四大板块:文本解读、教学设想、研究课实施及课后评议.基于“学习中心”的集体备课的实践,研讨的对象不应仅放在“应当如何教”的问题上,而是要基于课堂的事实;研讨中,观摩者不全是对执教者建言,而应当阐述自己在观摩这节课后“学到了什么”,通过交流心得来相互学习;在研讨中,教师皆平等共处,所进行的应该是不受高谈阔论者或评头论足者支配的民主型研讨.  相似文献   

18.
吕婷 《教育文汇》2023,(2):62-63
<正>跨越时间的长河,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如今仍熠熠生辉。该书凝聚了作者30多年的教学经验,是生发于教学实践、具有极强指导性和实用性的理论精髓。书中的内容细致到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处理、教育机智及教师的自我素养提升等,可以说是囊括了教学的各个方面。得益于作者即为一线教师,本书归纳的“100条建议”贴合教学实际,比较“接地气”,“不是抽象的理论框架,而是理论基础上的具体案例分析”,实用而不空洞,具体而不片面,讲述方式幽默而不刻板。品读这本书,能够启迪心灵,感悟教师之“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陈炜 《江苏教育》2012,(27):55-57
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教案检查是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们会通过课前认真备课并编写教案,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教学步骤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但部分教师对于"课后反思"疏于认真对待,有的教师一学期课程结束了,教案中"课后反思"项目是一片空白,有的教师草草数语以应付学校检查。作为已从教十多年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的过程中,本人深刻地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按照个人首次备课一参与集体备课一个人二次备课—课后再次备课这“四步”备好每一节课,可以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是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