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2-14
瑶族的饮食结构和日常饮食习俗,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状况、人文因素等密切相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瑶族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饮食生产和饮食文化,这种饮食文化体现在瑶族的日常生产生活和节日仪式之中,彰显着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性格。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瑶族的饮食习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2.
消费一直是朝鲜族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劳务输出打破了原有社会体系的均衡,造成新的消费需求。“韩流”加速了外来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使朝鲜族消费的社会整合作用滞后于它的分化作用。朝鲜族消费文化变迁应该是由无意识变迁到有意识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应利用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杠杆”来指导和调节消费者的行为,促进消费者行为合理化,使其在社会整合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建江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8):38-43
到目前为止,连山瑶族的文化形态,从文学观照的角度审视,是缺少民族性的。这里的缺少,并不是说连山瑶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征,而是说它缺少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底蕴。从文学视野下观照连山瑶族的民族文化,对于连山瑶族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工作将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4.
从村民自治制度在基层民族村寨的发展历程来审视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在民族地区的建立和发展,尝试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在民族地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和发展的讨论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陈沛照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87-90
不同的文化观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模式。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文化变迁,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当在民族文化整合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7.
瑶族节日文化与生产生活习俗的变迁——以广西金秀大瑶山盘村瑶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盘瑶为代表的瑶族的节日文化与生产生活习俗是瑶族民族文化的集聚表达。最近几十年来,盘瑶节日文化与生产生活习俗在与异文化的频繁接触中发生一些变迁。对于这些变迁可以从内容、原因和影响去考察与分析,以全面展现盘瑶这些变迁的图景 相似文献
8.
《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根据蒙古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首次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领域提出了蒙古民族传统高等教育概念,研究了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阶段,认为可以把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把一个民族的高等教育的演变放在其赖以生存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中加以考察,梳理出其历史脉络.特别是从民族文化变迁的角度考察其高等教育演变过程及其特点,为我们研究民族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认识工具,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1970年前后以来,广西南部环北部湾地区上思县百管屯瑶族经济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公社化农业、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山地农业向商品性农林经济的两个阶段的转变,瑶族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在社会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外来的天主教得到了复兴,瑶族人民衣食住行等传统文化也发生了变迁。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是瑶族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瑶族宗教文化的某些积极因素,可以为瑶族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 相似文献
10.
11.
瑶族服饰与其特定文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玲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7):341-343
瑶族服饰所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其所体现的文化,反映了瑶族人民的生活与历史变迁,反映了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开放程度,反映了瑶族人民的心理与地位,因而是人类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金秀大瑶山瑶族——中国瑶族的缩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秀大瑶山有五种瑶人,是中国瑶族的大观园,包含了中国瑶族的主要支系。金秀大瑶山是中国瑶族居住环境的典型代表。在大瑶山里,长毛瑶定居稻耕,过山瑶迁徙游耕,他们是中国瑶族两种文化类型的缩影。大瑶山各民族的关系及瑶族内部各集团之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成为观察中国南方民族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14.
刘涛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63
瑶族服饰作为瑶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历史文化现象,它的均衡稳定总是相对的,而发展变化却是绝对的,随着瑶族社会的变迁,瑶族服饰文化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并在变迁中形成了一些有规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汉文化对瑶族文化及其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瑶族社会中,许多汉化因子经改造后成为瑶族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瑶族渴望掌握汉化的心理与其化教育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在发展瑶族化教育的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这种互动关系中的积极方面而遏制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文化民族性是民族之间区别的根本标志之一。文化民族性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而外交政策也反映了该国的文化民族性;不同国家的文化民族性对其外交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这种文化民族性也制约着国家间的外交关系。一个国家外交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到时代、阶级、经济等因素制约之外,文化民族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文化民族性对国家外交的影响不能无限度地放大,要正确看待。 相似文献
17.
杨丹丹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4):386-390
为了了解朝鲜族农村学生体质变化规律和生长发育特点,为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学校体育卫生、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1985和2005年两次吉林省朝鲜族学生体质调研检测数据进行整理比较.结果表明,身体形态呈现增长趋势,纵向发育水平好于横向,交叉年龄提前;机能呈现下降趋势;体能素质(除女生仰卧起坐)都呈现下降趋势,女生下降明显.朝鲜族学生身体形态增长可能是由于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合理的营养膳食导致的结果;机能和体能下降可能是由于日常体育活动太少,学校体育课不注重学生的体能素质练习和家庭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8.
王华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82-83
贵州彝族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但是面临着流失、毁损的危险.应当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建立多层保护机制,切实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贵州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进行保护,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对侵犯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行为进行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9.
陈继华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4,(2):66-69
巫术宗教仪式是中国戏剧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特别是颇具戏剧表演因素的傩祭,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与后世戏剧相比,唐代歌舞戏更多地保留了戏剧生成的原始巫傩文化元素,其代表剧目《踏谣娘》即可印证。不论是剧中男主人公苏中郎的姓氏、癖好(嗜酒)、相貌(丑陋),还是女主人公采用的“踏歌”这种艺术形式,都清晰地向我们展示出巫傩文化在唐代歌舞戏中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