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省档案保护科学研究再获新的突破,陕西省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玉虎领导的课题组研究发明三项创新成果通过鉴定。此三项成果为环保型档案及文化典籍防灾耐久特藏装具、酸化糟朽纸质档案与古文献纯棉丝网常温加固脱酸关键技术研究、修复过程中档案与古文献易损原貌预加固及防损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船舶集团珍贵历史硫酸纸底图档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现状调查、修复难点分析,按照档案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结合馆藏珍贵历史硫酸纸底图档案的特性和特点,提出了馆藏珍贵历史硫酸纸底图档案修复技术路径,围绕去污、字迹加固、纸张去酸、纸张加固等环节展开一系列修复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纸质档案保护是档案保护工作的重点,纸张的酸性物质影响档案的耐久性.目前国内外档案工作者致力于研究档案脱酸技术,并已取得多方成效.论文采用氨气脱酸法,并研制出纸张表面脱酸剂,脱酸加固程序,研究设计专业脱酸装置,提高批量脱酸效率,解决批量脱酸难题,力求为酸化纸张的批量脱酸研究贡献新力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一本劣变严重的清代档案的保护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选用了羟丙基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性氟碳树脂、水性氟碳乳液作为加固剂,通过在宣纸上加固对比试验,发现水性氟碳乳液的加固效果和抗老化性能最好,试用到档案的脆弱纸张上也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而用传统装裱的方法能较好地将残缺、破损断裂的纸张加固起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级各类馆(室)藏档案不断丰富,破损档案的数量和类型也随之增加,传统手工保护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档案保护工作的需要,特别是档案的消毒、破损的单页双面字档案和底图档案修复等,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方法。沈阳市档案馆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档案保护工作的实际,研制开发了破损单页双面字、底图档案修复加固技术等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为解决档案保护工作的一些难题,找到了办法,开辟了新路。沈阳市档案馆研究的“破损单页双面字档案、底图档案修复加固技术”,是针对传统手工操作无法修复的单页双面…  相似文献   

6.
目前,采用现代技术加固纸张,保护档案的方法很多,如:丝网加固、施胶加固、纸浆补洞等。它们在档案保护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殊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手工修裱的不足。但手工修裱方法也有着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修裱的适用范围广泛、设备简单、材料充足、成本低廉、可逆性好等特点,成为我国档案部门修裱残破档案的主要手段。由于手工修裱自由性、伸缩性比较大,所以也存在着五花八门的修裱方式,修裱后的档案效果各异、差别较大。下面就存在问题较多的三个修裱环节谈一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新《档案法》及国家档案局有关政策法规为基础,结合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解读,分析在数字档案建设背景下档案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及现状,从法制体系建设、工作责任制度与监察工作落实、数字档案数据安全加固、科学救济途径建立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增强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0年,陕西省档案局决定对民国时期珍贵档案进行抢救性保护,并积极组织专家对民国时期纸张,字迹材料进行了调研,经过论证,初步形成了先进行裱糊,再进行字迹显色加固、脱酸、防虫、防霉、纸张憎水性保护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9.
董丹华  李冰  刘璐 《山西档案》2023,(4):132-141
民国机制纸档案修复和传统手工纸档案在修复材料的选择、修复步骤、修复理念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对馆藏严重炭化民国机制纸档案的抢救性保护开展案例研究能够为民国档案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在档案无损检测的基础上开展病害治理、选择适宜的手工纸多层修复、对炭化部分局部加固,这些保护措施能够在保持档案原貌的基础上延长档案寿命。通过对修复效果的总结,可以获得民国档案修复保护工作的启示:应灵活选用修复材料;使用现代化的检测仪器助力保护工作;对档案碎片应能拼尽拼;修复过程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保留档案原貌。  相似文献   

10.
以羟丙基纤维素、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明胶-甘油溶液4种化学加固材料为研究对象,选用纸质档案中常见的蓝黑墨水、红色墨水、纯蓝墨水、碳素墨水、墨汁、铅笔和印泥等字迹材料,从加固前后字迹的耐水、耐化学药剂、耐氧化、耐摩擦等方面,评价4种化学加固材料的加固效果。该研究对于纸质档案字迹保护材料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性纸为载体,选用四种常见的档案字迹材料——墨汁、碳素墨水、中性笔油墨和打印油墨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承载有各字迹材料的试样进行蒸馏水、过氧化氢-乙醚,过氧化氢-乙醚+草酸/乙醇+氢氧化钡/甲醇去污加固联合处理,从试样的耐干热老化、耐紫外老化、耐酸碱性、耐氧化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测试、分析和比较,进而探讨过氧化氢-乙醚去污法对档案字迹耐久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乙醚去污法对档案字迹影响较大;氧化去污与加固保护的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档案字迹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2.
浅谈石刻碑铭档案的加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大量现存及考古出土的石刻碑铭档案,在对其进行有效的清洁去污之后,有必要视每一块石刻碑铭档案的质量状况进行加固,以有利于石刻碑铭的长期保存及日常维护.下面我们拟就石刻碑铭档案的加固目的与要求、加固荆的类型及处理方法作初步讨论,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纸张保护研究技术──伽玛辐射加固张欣旻,张斯英档案。古籍的纸张在长久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因自然老化等因素而使纸张逐渐变黄、变脆直至损毁。多年来,国内外档案古籍保护者不断探讨研究纸张加固新技术,如胶粘剂喷涂动、加膜压固及丝网膜法等,这方面成果已在...  相似文献   

14.
整旧如旧是档案保护中采取的措施到位,既不影响档案原貌又能达到修复、加固的作用。修复到什么程度需要很好地把握,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实际上是在尽量保持档案原貌的情况下,采取一些方法或措施延长档案保管和使用的寿命。  相似文献   

15.
张雪  张美芳 《北京档案》2016,(12):31-32
档案实体是我国馆藏档案的主要形式,数量大、种类多,对其加强保护是延长档案寿命的主要途径.在区分档案破损等级和类型的基础上,应该分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实现档案实体的有效保护.其中,分级保护是在保存现状调查、破损等级划分的基础上开展的保护与抢救;而分类保护则是针对珍藏档案、特藏档案和一般档案开展的预防性和治理性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水性氟碳乳液加固保护纸质档案的可行性,选取HT型水性氟碳乳液作为加固材料,分别从模拟试样——宣纸和红、蓝墨水等字迹经水性氟碳乳液加固后的外观变化、耐酸碱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5%~7%的HT型水性氟碳乳液可使加固的纸张保持原有质感,耐折强度、耐热、耐酸碱等性能均有所改善,并且对红墨水、蓝黑墨水等字迹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壮族民间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资源建设中,应大力开展壮族民间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目前,我国壮族民间档案保护主体包括档案部门、相关机构、社会团体及公民,在壮族民间档案的保护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开展民间档案保护工作应借由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整合力量、专家和群众参与、奖励优秀等方式有效结合,努力构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壮族民间档案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一、在刑法中增设危害档案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技术、文化、社情等方面的档案保护,已迫在眉睫.档案保护的违法行为不仅侵犯国家和社会的档案权益,而且也侵犯公民与法人的档案权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档案保护设施,已不能满足档案得以完善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保护与档案利用是档案基本工作任务之一,在档案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讲档案的保护是为了延长档案的寿命,其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发对档案的大量利用,势必给档案保护工作带来难度.如果不加强对档案的保护工作,天长日久就没有档案可以利用.档案保护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三次档案保护技术研讨会4月15~18日在郑州隆重召开.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王明哲、靳云峰亲临会议,王明哲同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他强调了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重要地位,当前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重点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开幕式上,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主任冯乐耘教授简要地介绍了1988年以来全国档案保护技术的发展概况和5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使同志们对这一阶段学术研究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中国档案学会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徐同根就当前我国档案装具生产和质量状况向大会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