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评价改革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尽快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迅速而广泛地展开了学生评价的改革与研究。作品集评价作为多元化学生评价的一种手段,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的关注,各地一些中小学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然而,由于这一探索在我国刚  相似文献   

2.
美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蔡敏 《中国教育学刊》2003,(8):22-25,4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进行的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对美国的课程改革和高标准教育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描述美国这场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的直接动因,指出改革的主要特征,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讨论,这对我国目前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评价,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设计得较为粗疏、空泛,极易造成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矛盾。改革和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应当以程序公正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教育评价改革引领和牵动着中西部基础教育体系建设。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历史、传统积习等诸多因素影响,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遭遇重重困境。困境主要源于国家和人民对中西部基础教育美好愿景与评价现实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评价理念、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工具4方面的问题。打破中西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困境,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参与主体协同发力,积极调整与转变评价理念,加强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建设,关照评价内容多元特色,建立多方主体利益共赢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学生评价的研究任务成为众人所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是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就现状而言,或许是出于对外显的教育目标——升学的过分关注,学生评价慢慢演化为考试的附庸。自2000年基础教育课改起,对于学生的评价越来越关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何在新课程中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鉴于此,以下在对学生评价问题作了探析之后,通过梳理和借鉴国外学生评价理念与实践,以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的设计与对策。新课程需要新的教育评价,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教育评价观应该突出显示教育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6.
胡平  周琴 《云南教育》2005,(34):3-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们在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而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学生评价,则更为“万人瞩目”。学生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和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课程改革的“牛鼻子”,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方向。今年暑假,笔者就学生评价改革的现状走访了几位一线教师,并借此机会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学生评价。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学生评价制度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学生评价改革是新课改的中心和重心,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新课改推进的速度和质量,以及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的评价.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学生评价改革却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师的评价素质不高、表演与形式主义盛行、外部评价影响过大等诸多困境之中.促进学生评价模式中国化,增强评价方法的操作性,提高教师素质,更加注重内部评价是解决当前学生评价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木要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评价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工作改革,决不是推行一两种新的评价方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因此,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是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教育评价改革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各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都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与探索。为了总结与分享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发现评价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探讨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途径,从本期开始,本刊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董奇教授主持)联合开办《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专栏,刊登该项目组专家撰写的文章,聚焦和剖析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评价改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因此,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一直是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阶段,笔者试结合学生评价改革的经验与现状,对这一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反观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因而学生评价在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对学校管理、教师工作、学生学习起着导向的作用。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将学生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并提出了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纲要》指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体现了发展性…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美国并且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标准化考试开始遭到质疑和批评,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始了一场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运动。十几年来,这一改革虽然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突破,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某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深入分析美国学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学生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学生评价改革是学校课程评价改革关注的焦点,本探讨的学生评价改革是指,确立以发展性学生评价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主导思想,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几个方面,所做出转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评价的功能已不仅仅停留在甄别和选拔上,更重要的是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得评价具有了教育功能。因此,评价的体系构建与实施对学生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6.
《教育导刊》2004,(23):26-26
为改进小学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评价,突破新课程改革的瓶颈,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近日启动。该项目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与北师大“认知科学与学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组织。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的功能。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理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感到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首先必须实现评价观念的转变,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正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在工作中只有明确目的,把握实质,研究方法,不断创新,才能把挑战变为动力,发挥评价的功能,让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宽阔平台,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制度的公正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是复杂的社会组织,其正常运行有赖于制度的规范。大学办学的有效性和办学水平的高低不但取决于是否建立了制度,而且还取决于建立了什么样的制度。公正性是大学制度的根本属性。这种公正是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它既表现为程序公正,又表现为实质公正,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大学制度的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所依据的逻辑不同,因此,二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大学制度的公正性问题往往由此而生。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坚持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统一,以大学使命的实现为本位,以创建和谐校园为手段,全面提高学术生产力,建立起大学学术繁荣的内生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次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既有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又有对学校的评价,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指导,将评价改革的重点聚焦在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