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人为本特殊教育理念切合了当前特殊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要求、受教育者需求及自身能动性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的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并从法律、职业教育、创新及新残疾人观的角度对以人为本特殊教育的时代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陈曦 《考试周刊》2012,(48):19-20
"以人为本"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提法,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在当代,面对用其指导社会方方面面发展的现状,必须为其注入科学的思想内涵,才能赋予它生命力。本文通过梳理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以人为本的思想,准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让"以人为本"的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和智慧结晶,散发出旺盛的时代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与时代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原则。本文从哲学基础、时代特点、执政要求三方面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实践好以人为本,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为此,要从思想观念上,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从政治上,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从经济上,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以人为本的物质基础;从文化上,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克服人的强制和物的强制等因素的制约,促进人的主体性和自由的不断增长,从而实现以人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关键在人。思想理论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主体性实践活动,它依赖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真正把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做到家,必须结合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围绕教育的主体——人展开工作,重在以人为本,培育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7.
论以人为本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人为本的产生背景 以人为本在我国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而产生的。它源自以下背景: 首先是对企业管理认识的深化。简单地说,企业管理就是对人、财、物三要素的管理。传统的管理多偏重于对财与物的管理,但随着现代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作为企业的战略资产,已成为企业提升并创造连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作为知识和技能载体的人就成为决定企业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8.
曹水群  张大卫 《文教资料》2010,(26):143-145
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与核心理念。本文在分析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系统梳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地位和作用、内容和方法、原则和特点、体制和机制以及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论述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渊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论述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相关会议及文献中关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论述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10.
半工半读是指学习者部分时间进行理论学习,部分时间进行生产性实践活动,以“工”促“读”,以“工”养“读”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将“读”和“工”结合,使教、学、做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形成和全面发展。其理论基础主要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学做合一”理论和技能形成过程理论。  相似文献   

11.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发展思想是这一科学命题制订的理论基石;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化则是提出这一科学命题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成果,成于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继续探索过程之中。确立“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地位有着重要意义,它为我们正确区分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提供了一把钥匙;为我们排除对邓小平理论的种种看法,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核心是语义的模糊性,而词语是模糊语义最突出的载体。文章从语言基础、现实基础、心理基础、美学基础四个方面探讨模糊词语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生活·实践”教育在继承杜威“教育即生活”、美欧新教育运动以及中国近现代教育理论本土化探索成果精髓的基础上,充分汲取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精华,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育人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对当下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劳动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培养符合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以及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术话语体系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理论继承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基础的,具体表现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论、以生产力为根本的历史唯物论和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论等方面,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网络远程教育因教学行为上的时空分离,存在师生双向交互困难及情感交流缺失,严重影响学习者的认知学习能力的发展,甚至对心理健康产生危害等难题,根据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以及元认知理论的基本内容,针对网络远程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方法、学习环节及学习策略等三方面,设计与构建"和谐人机情感交互的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理论依据,并从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际,给出了这些理论如何科学地指导"和谐人机情感交互的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研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之上。以物质生产实践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力量源泉,同时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执政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坚持“三个代表”,就必须全面建设“三个文明”,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作出的选择。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要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做出的决定。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要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言包括词汇、语法、语音三种成分,其中词汇是最重要的成分。对词汇的成功习得往往成为语言成功习得的关键一环。英语词汇来源复杂,构词手段多样,其词汇浩如烟海,如果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做指导,则词汇习得难以卓有成效。从理据的定义、分类以及英语词汇习得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力求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词汇习得方面提供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