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际应用问题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信息,另一方面,能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含有数学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何泳海 《考试周刊》2009,(49):72-72
数学教学要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信息.并能用数学解决含有数学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际应用问题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信息,另一方面,能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含有数学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呢?一、提供生活数学信息,感受数学应用价值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诱发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教学中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应用问题”,源于实际,它具有社会、科技、经济、生活等实际背景,贴近学生生活,融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是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数学应用能力是指能正确理解实际问题,会对问题蕴涵的相关信息进行提炼、加工,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呢? 一、提供生活数学信息,感受数学应用价值 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诱发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要学会应用。只有学会应用,才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要完成新课程标准中的这一重要教学任务,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面对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8.
汪秉彝先生认为:数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生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数学情境创设的价值在于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数学材料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数学行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形成数学能力,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问题的发现、解决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数学实践活动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等为内容,养成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问题的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一定要拓宽数学学习资源,跳出教材的框框,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应用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充满信息的世界,深刻理解数学的价值。一、联系实际收集信息,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报纸、杂志、影视、广播及互联网,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领…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不只源于生产、生活,发展于生产、生活,而且又应用于生产、生活,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许多问题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采集、筛选、重组和整合数学信息,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这里仅以圆锥曲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数学实践活动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处理等为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  相似文献   

13.
数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也是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数学问题情境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适合做数学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接口;另一个是能成为学生应用数学和作出创新、发现的载体.数学问题情境的核心是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数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也是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数学问题情境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适合做数学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接口;另一个是能成为学生应用数学和作出创新、发现的载体.数学问题情境的核心是数学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是一个整体。纯粹数学理论和数学应用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新课改下的初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一、加强对数学应用意识的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数学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思想方法,模型思想的建立是联系数学与外部世界的基本途径.模型思想需要学生经历识别问题、提炼数学信息、构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分析与检验解答等过程,是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策略,渗透建模思想,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数学“应用问题”,源于实际,它具有社会、科技、经济、生活等实际背景,贴近学生生活,融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是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数学应用能力是指能正确理解实际问题,会对问题蕴涵的相关信息进行提炼、加工,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一、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1.我国教育大变革的要求在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景,通过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类数学信息的能力,提高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在生活中主动体验与探索,联系生活,将生活问题带进课堂形成数学问题;充分表现自我,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感悟与应用数学,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源于数学,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9.
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的有效教学策略主要有:加强对数学应用问题的表层表征和深层表征的教学,使学生弄清楚问题的实际背景及其蕴藏的有关信息,弄清楚其中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加强数学"双基"教学,实施样例教学和变式练习,使学生建立数学应用问题的基本图式。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和概括,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加强数学解题策略和方法的训练,开展数学解题探索活动。训练学生解题自我监控,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 ,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入 ,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模型 ,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模型 ,使问题得到解答 ,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 ,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文谈谈如何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思维过程。解决这类问题体现在数学建模思维过程中 ,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背景材料 ,对问题加以变形 ,使问题简单化 ,且重要过程是根据题意建立函数、方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