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单选题:1.一物由A经B到C作直线运动,AB=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2米/秒,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4米/秒.则物体在AC段的平均速度应是:[ ](A)6米/秒;(B)3米/秒;(C)2米/秒,(D)2.67米/秒.2.小球从6米高处落下,被地板反弹后,在1米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是:[ ](A)6米和1米1(B)7米和7米;(C)6米和5米;(D)7米和5米.  相似文献   

2.
题一个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间距相等的A、B、C三点.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1,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求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下列不属于机械能的是().A.风能B.声能C.水能D.太阳能2.质量相等的物体甲和乙从A点分别沿斜面AB和AC由静止开始无摩擦滑下,如图所示,到达B点和C点时().A.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B.乙的动能大于甲的动能C.甲的动能等于乙的动能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A.拉开的弓将箭射出B.抛出的皮球沿竖直方向上升C.瀑布中的水下落的过程D.汽车匀速上坡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动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温度很低的物体…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与学》2005,(10):43-4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正△ABC的边长为1,以点A为圆心、32为半径的圆与边BC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离(C)相切(D)不能确定图12.如图1,PA切⊙O于点A,OP⊥弦AB.如果PA=15,⊙O的半径为8,则AB的弦心距等于().(A)6017(B)6417(C)15(D)不能求得3.在△ABC中,∠A=90°,⊙O分别与AB、AC切于点D、E,点O在BC上.设AB=a,AC=b.则⊙O的半径等于().(A)aba+b(B)a+bab(C)a+b2(D)ab4.如图2,PQ、PR、AB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是Q、R、S.若∠APB=40°,则∠AOB等于().(A)50°(B)60°(C)70°(D)80°图2图35.如图3,A…  相似文献   

5.
线段、角     
基础篇课时一 直线、射线、线段诊断练习一、填空题1.看图1填空:点C不在直线上;点在直线AC上;直线相交于点B.图1图22.如图2,直线AB、CD相交于点E,F是AB上另一点,图中直线有条;线段有条;以这些点为端点的射线有条.3.如图3,C、D是线段AE上两点,B为AC中点,则AC=(  )BC=(  )-(  )=(  )-(  )-(  ).图34.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AC=3BC,反向延长AB到D,使AD=32AB,则CD是AB的倍,BC是DB的.二、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A、B相交于点C.(B)直线ab与cd交于点E.(C)直线a,b有公共点…  相似文献   

6.
2008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23题题目如下: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例1 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0,0),B(2,0),C(2,1)和D(0,1),一质点从AB的中点P0沿与AB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上的点P1后,依次反射到CD、DA和AB上的点P2、P3和P4(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P4坐标为(x4,0),若1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 1.若|→AB|=2,|→AC|=6,则|→BC|的取值范围是( ). A.[2,4] B.(2,4) C.[4,8] D.(4,8)  相似文献   

9.
题目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第一题已知锐角△ABC的外心为O,K是边BC上一点(不是边BC的中点),D是线段AK延长线上一点,直线BD与AC交于点N,直线CD与AB交于点M.求证:若OK⊥MN,则A、B、D、C四点共圆.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全国高考题: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0,0)、B(2,0)、C(2,1)和D(0,1),一质点从AB的中点P0沿与AB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上的点P1后,依次反射到CD、DA和AB上的点P2、P3和P4(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P4的坐标为(x4,0),若1相似文献   

12.
林贵 《物理教师》2008,(10):31-31
原题: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4个点,AB间的间距为l1,BC间的间距为Z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与A的间距。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1.|a| =|b|是向量a =b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 .向量 (AB+ MB) + (BO+ BC) + OM化简后等于 (   )   (A)AC  (B)AB  (C)BC  (D)AM3 .已知点A(-3 ,-2 ) ,则A关于B(5 ,2 )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   )   (A) (13 ,4)   (B) (4 ,2 )   (C) (1,0 ) (D) (13 ,6)4.非零向量a、b满足|a|=|b| ,则a +b与a-b必 (   )   (A)平行    (B)垂直   (C)不平行   (D)垂直或平行5 .海上有A、B两个小岛相距 10海里 ,从…  相似文献   

14.
原题: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4个点,AB间的间距为l1,BC间的间距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间距.  相似文献   

15.
吴丹  余礼 《高中生》2009,(1):38-39
原题 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个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初学《线段、角》一章,有些同学在解答一些基本概念问题时常常出现种种错误.现举例分析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例1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延长直线AB到C点.错答:正确.分析因为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长的,所以,延长直线AB到C点的说法是错误的.例2判断:如果AB=AC,则点A就是线段BC的中点.错答:对!分析上述回答只考虑了A、B、C3点共线的情形,而当A、B、C3点不共线时,虽有AB=AC,但点A不在线段BC上,故不是线段BC的中点.究其原因,是对线段中点的定义含糊不清.例3判断: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这两点的距离.错答:正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全国高考第10题: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0,0),B(2,0),C(2,1)和D(0,1).一质点从AB的中点P0沿与AB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上的点P1后,依次反射到CD、DA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1.已知α∈(2π,π),sinα=53,则tan(α+π4)的值等于().A.71B.7C.-71D.-72.如图1所示,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点,则向量CD=().A.-BC+21BAB.-BC-21BAC.BC-21BAD.BC+21BA3.设函数f(x)=sin3x+|sin3x|,x∈R.则f(x)为().A.最小正周期为23π的周期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3π的周期函数C.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周期函数D.非周期函数4.已知点A(3,1),B(0,0),C(3,0).设∠BAC的平分线AE与BC相交于点E,BC=λCE,则λ等于().A.2B.21C.-3D.-315.若|a|=1,|b|=2,c=a+b,且c⊥a,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A.30°B.60°C.120°D.150°6.将…  相似文献   

19.
例1 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0,O),B(2,O),C(2,1)和D(O,1),一质点从AB的中点P0沿与AB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上的点P1后,依次反射到CD,DA和AB上的点P2,P3和P4(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P4的坐标为(x4,O),若1相似文献   

20.
1.在线段AB上选取3种点,第1种是将AB10等分的点;第2种是12等分点;第3种是15等分点,这些点连同线段AB的端点可组成线段的条数为().(A)35(B)595(C)406(D)6662.如图1,D,E,F分别是锐角△ABC的三边BC,CA,AB上的点.连接DE,EF,FD.则图中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有().(A)18个(B)15个(C)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