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诚 《中国软科学》2002,(9):125-126
一、开创人力资源量化研究之先河———罗伯特·索洛的“余值”法美国学者罗伯特·索洛在1957年的《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的论文中,打破了“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的见解。罗伯特·索洛根据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增长数据,运用增长会计方法的计算公式发现这期间美国的产出水平增长了31倍,其中只有12.5%源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贡献,而87.5%的“增长剩余”都应归因于技术变化。这一发现极富有挑战性,批评了经济增长理论中对资本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2.
推动高校科协科研成果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学会》2003,(6):24-25
<正>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与应用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因此,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于一身的高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新增长点。如果说知识信息是新的世界经济中的“电流”,那么高校就是产生这种电流的“发电机”。“硅谷奇迹”、“剑桥现象”就是典型的例证,高校利用自身的智力与人才优势,成功而及时地将自己的科技创新与研究成果向应用开发转移,使其在企业开花结果,实现产业化,从而使科技与经济得到迅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R&D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创新体系中地理媒介知识溢出,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对我国高等院校R&D知识溢出的空间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高等院校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知识溢出是正向的、显著的,但溢出程度较低;相邻区域之间的高技术创新具有空间依存性,一个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知识生产不仅增加自身区域的知识存量,而且会溢出到邻近区域,引起邻近区域知识存量的增加.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强化知识生产与溢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令人吃惊的表现,已经发出了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到来的强烈信号。“知识经济”这种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新经济形式刚一出现,就开始替代或逐步替代工业经济。例如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6万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7万亿美元,四年增加了一万亿,其中“知识经济”已占相当大的比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已占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R&D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区域创新体系中地理媒介知识溢出,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对我国高等院校R&D知识溢出的空间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高等院校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知识溢出是正向的、显著的,但溢出程度较低;相邻区域之间的高技术创新具有空间依存性,一个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知识生产不仅增加自身区域的知识存量,而且会溢出到邻近区域,引起邻近区域知识存量的增加。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强化知识生产与溢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勇 《科协论坛》2006,21(3):26-27
在传统工业经济中,资本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作用,随着生产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知识在生产和流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183;德鲁克(P.Drucker)把现代经济的主要内容定义为知识,提出了“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的观点,并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与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要素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 ,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最重要的直接资源 ,其主要特征是 :信息成为重要的商品和竞争要素 ,知识密集性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渠道 ,而技术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以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科技服务 ,提高社会生产力为宗旨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经济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生产力促进组织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生产力促进组织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经济的新气象 1990年第3季度,美国陷入战后第9轮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但翌年第2季度即摆脱困境,出现经济回升。此轮经济衰退持续时间不到一年,经济景气指数也只是下降些微,经济危机不深、不长、不重,所以国际经济学界有人将此轮衰退称之为“间歇性的衰退”、“中间性的危机”。自摆脱衰退、经济走出谷底的1991年4月算起,这一轮的美国经济增长已长达9年有余,而且至今尚无发生新的一轮危机的险情或迹象。倘若不计入轻微的第9轮“中间性的衰退”,而从第8轮衰退后回升的1982年算起,则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8个春秋,而且还在增长。美国乃至世界经济持续繁荣的态势,使一些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自圆其说。对此,在美国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乃至美国公众、政界人士中,“新经济”的说法颇有市场。“新经济”论者,意即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它将推动各国产生新的经济革命。首先在新经济的背景下分析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阐述了中国迎接新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必将是21世纪的主导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崭新的名词“新经济”突然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它标志着人们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经济时代,或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又一个划时代开始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经济是以美国90年代100多个月以上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背景提出来的。近来美国经济已经出出了明显的衰退征兆。是新经济失灵了吗?甚  相似文献   

11.
胡勇 《学会》2006,(3):41-42
在传统工业经济中,资本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影响。随着生产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知识在生产和流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Drucker)把现代经济的主要内容定义为知识,提出“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的观点,并得  相似文献   

12.
陈洪彬 《科技与管理》2003,5(2):98-99,103
新经济并不是是所谓的美国“新经济”,其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又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21世纪的中国,面对新经济的到来,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新经济的实质,详细阐述了新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所遵循的规律,为中国迎接新经济的挑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静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38-139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重要源泉,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人力资本纳入其经济增长模型中,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通过选用初中、高中和大学入学率作为人力资本指标,使用新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揭示了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以及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 ,而是知识活动的成果 ,竞争的战线已经前移至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乃至基础研究阶段。新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产生、传播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知识经济 ,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要素并改变着经济结构。新经济时代是一个新思维、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 ,是“快鱼吃慢鱼”竞争异常激烈的加速度时代。创新是新经济的灵魂 ,技术创新是科技企业获得持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科技企业以其科技含量及独特的人才构成和竞争优势 ,在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信息改变了资本的属性,知识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最重要的资本.经济增长已从资源消耗型转为知识技术型,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企业持续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企业必须不断学习.因此,创建学习型企业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就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必要性与操作性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古典经济学承认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却把技术进步视为其外生力量.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是由经济系统决定的,并建立起技术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但完全忽视了创新系统中制度因素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科技税收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以一定的创新理论为基础的,对创新活动认识的不同,科技税收政策目标、职能、范围也将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葛秋萍 《软科学》2004,18(6):59-61
在知识不断升值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由增长速度的较量转为增长方式的较量,知识的创造、流动与扩散成为知识经济的依托。但把知识纳入到标准生产函数中转变为标准经济交易中的客体时市场屡屡失灵,知识的准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特征是知识市场失灵的原因所在,政府需要发挥“守夜人”的职责,进行相应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继信息技术、基因组工程之后,纳米科技又成为一颗新的科技明星。据调查,到2010年,纳米科技将成为仅次于芯片制造的世界第二大产业,拥有144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纳米经济炙手可热,有关专家认为:谁能在这场遍及全球的“纳米决战”中抢占一席之地,纳米科技就能为谁带来滚滚财源。目前,美、日、欧洲各国纷纷制定对策,争夺纳米科技制高点。美国把纳米科技置于国家最优先发展的地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和信息,它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对知识和智力的占有,它的本质是创新。可以说“知识经济”就是“智力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 (知识经济 )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时代的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 1 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 ,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 ,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 ,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 ,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并使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其中对传统的会计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 新经济与会计理论由于新经济的出现 ,带来了会计环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