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片段一】师:第一课时,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流畅了。下面.老师想报几个句子让大家听写,可以吗?(1.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2.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生听写,对照屏幕批改订正)师:猜猜看,老师为什么听写这两句话?生:因为这两句话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评析】在复习导入时,教者让学生听写了两句话."庐山的云雾千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丹青妙笔,再现庐山神奇姿态 师:庐山之美在于它的云雾,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庐山的景色才显得十分秀丽迷人。那,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用笔在纸上画一画云雾的姿态。(生自由读文、绘画。师巡视,选出三幅不同姿态的云雾画并展示)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求】 1.探究重点词句,感悟课文的语言美。 2.了解云雾的特点,感受云雾的景色美。 3.反复吟诵,进入角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庐山的云雾很神奇. 生:庐山的云雾神秘莫测.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往秀丽的庐山--此时,漫步于山道上,你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身边流淌的是云雾,伸手触摸,你摸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冯文华 《文教资料》2010,(36):93-94
【板块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交流对庐山云雾的整体感受,然后直奔中心,揭示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大特点,并融合"庐、姿、幻"三个生字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庐山的云雾很神奇。生:庐山的云雾神秘莫测。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往秀丽的庐山——此时,漫步于山道上,你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身边流淌的是云雾,伸手触摸.你摸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庐山云雾》(浙教版第七册)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以"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作为过渡,引出对庐山云海壮观景象的具体描写。现以该文第五自然段教学为例,来探讨虞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以学生自读自议为主线,读中激情,读中悟理。【设计特色】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流程】一、设置问题,导入全文1.引出课题:惊弓之鸟。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为什么能代代相传?(引导学生理解这则成语的学习价值,激发阅读兴趣。)2.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说说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说了什么。二、研读课文,关注语言信息1.提出阅读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更羸是一位有名的射手,课文是怎样写的?请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检查、交流阅读结果,引出三个重点句:(1)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边飞边鸣。更羸指着大雁对…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想】 1.初读破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说明方法。) 2.品读、美读,赏析语言,理解重点。(了解说明语言。) 3.写读拓展延伸,激发兴趣,训练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说明方法,学习作者如何阐述事理。(重点)2.学习并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准确而生动的特点。(难点)【课前准备】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三”,思考课文说明事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温故导新(一)屏显上一节课的思维导图,请同学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丹青妙笔,再现庐山神奇姿态 师:庐山之美在于它的云雾,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庐山的景色才显得十分秀丽迷人.那,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用笔在纸上画一画云雾的姿态.(生自由读文、绘画.师巡视,选出三幅不同姿态的云雾画并展示) 师:这三幅画展示了不同姿态的庐山云雾.下面,就请画的作者给我们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2.
徐岩 《小学语文》2008,(11):24-26
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1.多层次阅读,体会文章是怎样突显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2.展开联想,仿写课文。【教学过程】一、读成语,导入新课1.读课文后面练习中的成  相似文献   

14.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讲读课文。本文共4个自然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写。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5.
<正>【锁定考点】1.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理解并翻译句子;4.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概括景物特点;5.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品析文章内容、语言和写法。【新题演练】一、《岳阳楼记》阅读【甲】若夫淫雨霏霏……其喜洋洋者矣。(选文略,见课文《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选文略,见课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启发、讨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特色】在启发、讨论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谈话导入:你喜欢海吗?为什么?(领会海的神奇、广阔、美丽、蕴含宝藏和永恒的生命力)那么,什么是“林海”呢?2.范读课文,看录像片你知道“林海”是指哪里吗?你了解大兴安岭吗?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走进林海了吗?有什么感受?(板…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之、道、卒、施的用法。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说理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寓言故事说理;孟子寄寓其中的思想。【教学方法】迁移法、讨论法、导放法(导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自读《弈秋》)【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18.
《庐山云雾》主要是通过对不同方位、不同时态的庐山云雾的形态、颜色等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如何多角度地让学生感受庐山云雾之美,深刻领悟语言文字之美,使语言和精神同筑同构成了我练习设计的核心。为此,我锁定“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这一情感目标,采取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何建军 《广西教育》2013,(17):44-45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20课(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在品味课文语言精妙的过程中感悟"花的勇气",学习阅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庐山云雾》(浙教版第七册)是一篇写景的文童。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以“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作为过渡,引出对庐山云海壮观景象的具体描写。现以该文第五自然段教学为例,来探讨虞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