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清末外务部之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外务部自设立始,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其自身就一直处于不断嬗变的过程之中。通过清末官制改革,外务部自身发生了显著变化,基本上适应了近代外交的要求,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林林总总的反洋教"思想",汇成颇具势头的反洋教"思潮",这应该说是醒目的事实。考察这一思潮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首先需要从属性、生发机制、内容及典型文本、"思""行"关系等方面,把握对该思潮的认识要则。在此基础上,循着相关历史脉络进行审视,则可以看到该思潮与义和团运动之间既关联又隔膜的复杂情状。而义和团运动时期"反洋教思潮"的特点及其后流变态势,也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1894年初朝鲜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东学党起义,起义的目的是“内斩贪虐之官吏,外逐横暴之强敌”,“拯百姓于涂炭,莫国家于磐石”。①起义军的锋芒既指向本国的封建统治者也指向包括日本侵略者在内的所有洋人。因此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东学党人的排拒。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研究东学党反洋教的原因,亦可从某一个方面来考察基督教对朝鲜社会的影响。一 在东学党留下的原始文献中,“洋倭”或“倭洋”均特指日本侵略者。如东学党檄文中提出“三、驱逐洋倭,澄清圣道。”②又东学党曾向全罗道监司建议,“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4.
1894年初朝鲜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东学党起义,起义的目的是“内斩贪虐之官吏,外逐横暴之强敌”,“拯百姓于徐炭,奠国家于磐石”。起义军的锋芒既指向本国的封建统治者也指向包括日本侵略者在内的所有洋人。因此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东学党人的排拒。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研究东学党反洋教的原因,亦可从某一个方面来考察基督教对朝鲜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巴塘反洋教斗争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及至北宋已非常兴盛。生活在这一时期的程颢、程颐也深受其影响。据史载,二程尝至禅寺,多与僧客交往,并对佛学给予较高评价。在二程学说中亦多有对佛学的吸纳和借鉴。但是。二程作为以儒学道统继承人自居的封建士大夫,儒家的伦理政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才是其学说的根本。因此,对于异于儒家的佛学采取了激烈地批判态度。这主要表现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论近代中国的反洋教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王朝最高统治集团中的封建顽固派以维护封建纲常名教为目的,以镇压太平天国拜上帝会为契机掀起的反洋教思潮,对19世紀后半期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成为近代中国人民意识形态进步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开始统治阶级都将其视为异端,后来又被他们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到了近代,宗教又成为列强对外侵略的工具。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就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之一,而且往往是作为殖民主义的开路先锋而进入中国的。这里所说的洋教是指基督教。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天主教、东正教、新教都先后传入中国大陆。在我国,人们习惯于将基督新教称为基督教,这实际上是狭义的称呼。基督教应该是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总称。在这里我们还是沿用习惯的称呼。  相似文献   

9.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义和团运动的基本失败,但是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并未就此结束。由于产生这些斗争的社会条件依然存在,各地反洋教斗争,特别是会党的反洋教斗争,仍在继续蔓延发展,成为当时农民反帝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 会党是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反洋教运动的核心力量,义和团失败后,会党再次承担起反洋教斗争的领导职责。在20世纪初年重新成为反洋教斗争的主力军。当《辛丑条约》墨迹未干,西太后仍龟缩在西安行在的时候,广东兴宁的会党首先揭竿而起。1901年9月23日他们“聚众起事”,将兴宁县坪塘、罗岗、燕坑等地的德国教堂及教士房屋等全行毁坏,继而“攻扑县城”。德国公使照会清政府外务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19世纪最后10年,补用道周汉撰刻了大量反洋教文帖,迎合了部分官绅民的不满情绪,与教案的发生和发展有直接间接的关系.周汉文本在内容上,维护类、指斥和鼓动类以及批评官府类词语出现的频次最高;在形式上,采用了论说、对联、民间小调、图画等手法,还假托官方文告、绅民的公议和教民的反省等等.周汉文本主旨分明,言辞表达激烈,充斥大量谣言和粗鄙、污蔑、谩骂之词,包含了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其反洋教的手段是低水平的,其指导思想如"华夷"观、"人禽"观在当时也是落后的,因此文本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中,湖南人民的斗争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湖南人民的反洋教斗争中,衡州人民的反洋教又占有重要的地位。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直到义和团运动时期,衡州人民的反洋教斗争一直没有间断,发生的次数、斗争的规模及其影响都是在湖南乃至南方各省地方所罕见的,但以往史学界对此注意不够。本文仅就1855年、1861至1862年和1900年的衡州人民反洋教斗争,作一概述,并以这三次斗争为例,分析近代衡州人民反洋教斗争的总特点。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2.
一、外国宗教势力的侵入鸦片战争后,天主教陆续在乐山地区各县传教。据仁寿、犍为、井研、洪雅、夹江、峨眉、彭山、沐川等九县市不完全统计,有教堂26个,教徒分布在55个乡、镇。最早属宜宾教区,在各县建立教堂后,1930年从宜宾教区划出洪稚、夹江、丹棱、峨眉等十县成立乐山监牧区;1945年,又增划眉山、仁寿、井研、彭山等五县,乐山监牧区升格为代牧区;1947年罗马教皇任命乐山主教,与世界各国主教享有同等权力。基督教在光绪年间传入,远不及天主教势力。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倾销商品、发动战争、派遣传教士就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互为依存的主要手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批外国传教士作为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的先遣部队,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涌入中国的沿海和内地,也来到了地处西陲的甘宁青地区,充当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西部偏远地区的先锋。一1878年(光绪四年),天主教罗马教皇派遣比利时籍韩主教率数士进入甘肃传教。首先在凉州(今武威)设立了教堂和学校。同年,英国传教士在秦州(今天水)购买土地,修建教堂。于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以后不久,洪秀全和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发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此后半个世纪,帝国主义侵略日益深入,外国教会的势力也日益深入。作为反侵略斗争的一个侧面,反教会斗争也日益发展,到十九世纪末,便掀起了大规模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有其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五十年间,中国人民联系到基督教及其上帝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变化,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这一“过程”的变化轨迹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清末民初的三四十年里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在社会大变动的背景下,秘密会党嬗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时期,秘密会党既表现出下层民众传统的反抗压迫、剥削和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暴露了其对社会建设不足破坏有余的落后消极的一面.总的趋势是蜕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戊戌维新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史学界一致肯定,然而对其在1905年前后清末立宪时期的政治思想及活动则褒贬不一。笔者以为,从戊戌到辛亥,严复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是一以贯之的,清末立宪期间他的著译和政治活动不仅没有停止,而且有所增强,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立宪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故而对其不应以“政治保守”概斥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清末民初女子教育发展的演变历程。作者认为,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热情支持、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以及先进妇女的积极努力,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比清朝末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由于传统的积弊太深,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不可避免地仍然存在着许多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丰富资源 ,使列强把它作为入侵中国的门户和重点地区之一。近代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 ,作为列强侵略工具的教会势力在西南半殖民地化进程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拟对晚清西南各族人民反洋教斗争中保卫边疆 ,捍卫领导主权及加强民族团结 ,巩固国家统一的特点作一概述 ,以期能对今天开发大西南 ,搞好民族团结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起到历史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受到当时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风会党实现自身政治任务的政治意图所决定,晚清会党也积极参与了反洋教斗争;晚清会党在反洋教斗争中,往往能够依据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当时下层民众普遍的反洋教的社会情绪,采取较为灵活的斗争策略对外来侵略势力和清政府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大量的史实也表明,会党在反洋教斗争的过程中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