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西方现代文学开山鼻祖的卡夫卡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泰斗的钱钟书尽管国籍不同、所处时代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但由他们作品反映出来的思想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文章就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城堡》和《围城》,从写作背景、小说主题和写作特点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围城》让我们看到了钱钟书先生对世态人情深刻的洞察力和锐利的穿透力。小说通过对几个女性的婚恋家庭观念的深刻描述,透视出了在男权文化环境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这一更深层的东西。本文围绕《围城》中几位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钱钟书先生对女性的角色困境、情感困境、孤独心境所做的透彻揭示。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创作与1946年,是一部具有浓厚幽默讽刺意味的小说,自从问世以来,就因幽默讽刺的语言享誉世界文坛。《围城》以主人公方鸿渐的命运为主线讽刺了社会生活,进一步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展现出不做作、自然的讽刺痕迹,文中所包含的各种多样灵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钱钟书先生高超的技艺。所以,读者能够在《围城》这部作品中探究出钱钟书先生所具有的独特讽刺幽默艺术。基于此,主要分析《围城》比喻手法中所具备的讽刺特征,探究具有幽默讽刺效果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而总结出小说中三方面幽默讽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那是10多年前的事了.一次,父亲说到自己能从乡村进入城市当上教书匠且舞文弄墨一辈子,全仰赖少年时阅读鲁迅作品,从而生发了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由此父亲发出感慨:读书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我那时正在读高中,对学习不甚用心,自以为懂得很多,又反感父亲的旁敲侧击,便毫不客气  相似文献   

5.
夏芳 《考试周刊》2009,(25):20-21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钱钟书的《围城》都是以“士林”为表现对象的讽刺文学作品,两部长篇小说各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辛辣的讽刺艺术成就屹立于我国讽刺小说的前列。在艺术上,它们有着许多异中见“同”之处。其一。从描写对象上说,两部都写“儒林”或“士林”。其二,从表现方式上说,它们部采取了讽刺的手法,是讽刺文学中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6.
于慧 《现代语文》2004,(10):6-6
《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传世佳作。它以抗Et战争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背景,以留学归国的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要线索,再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被称为“新《儒林外史》”。其中的知识分子虽然多数都受过西方的文化教育,但是在病态的社会土壤下,成长为一群庸俗、自私、麻木的特殊人群。作品的主题隐喻着人类生存的困境: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  相似文献   

7.
写于1946年的《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严肃而耐人寻味的讽刺小说,无论是人物的描写、故事情节的发展、细节的刻画还是语言等都充满了讽刺艺术的魅力。基于此,将以《围城》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就其精雕细琢的情节发展和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描写上,探讨讽刺艺术所蕴含的诙谐与幽默。  相似文献   

8.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和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同是存在主义的作品,共同反映了世界的荒诞和人与世界的孤独无助。然而,由于受不同文化影响和作者视角、表达手法的各异。两部小说在叙事结构和精神向度上却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语言设计、内容结构、人物设定等方面简单赏析钱钟书文学作品《围城》。  相似文献   

10.
《我是猫》和《围城》,是东方学中两部讽刺名作,由于作有相近的经历,使两部作品在刻画世态众生,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时呈现出一些共同之处,艺术上都是讽刺的机锋无所不在,嘻笑怒骂皆成章。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首创以来,互文性这一概念就被各国学者赋予了各种新的内涵,而互文性理论正式引入翻译研究是在英国翻译理论家哈特姆和梅森的著作《话语与译者》一书中,书中提出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存在根本的契合。通过互文性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众多形式各异的文本间存在广泛而错综复杂的互文关系,对于译者来说,翻译时如何感知、理解并在译文及译语环境中恰当地反映出原文中的互文关系,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拟在互文性理论视角下,以互文性范畴中重要一环的典故为例,结合钱钟书本人的典故思想,探讨其名作《围城》题目的日译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小说的高峰之作《围城》被认为是一部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之作。但从其诞生的条件来看,它是钱钟书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智慧融合于一体的完美之作。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及其著作《围城》一直受到学术界的热捧及研究,在学科内,有从思想、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学科外,有从文化史、哲学等方面都进行过研究阐释,更有许多学者对其翻译文本进行深度剖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围城》的研究,就要加大中西方文化各方面的融汇,为文学研究增加更新的、更深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幽默是语用的效果。创造语言幽默方法很多,比喻是其中一种。并非所有比喻都能产生幽默。只有能够使人产生超常规不协调感的比喻,才能够产生幽默。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是这方面的典范,总括它用比喻创造幽默的方法主要有:高贵低俗化、庄重油滑化、严肃轻松化、丑陋美好化、缺陷强大化。  相似文献   

15.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从1946年问世以来,就备受世人关注,此部作品奠定了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坛甚至是世界文坛的杰出地位。整部作品以诙谐幽默的格调著称,尤其是语言的幽默艺术,对后世其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围城》语言的幽默艺术主要表现在语音上的幽默,修辞格造成的幽默以及成语活用造成的幽默等等。  相似文献   

16.
整部《围城》,从头到尾,主人公方鸿渐的身边始终围绕着一群女性。钱钟书先生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塑造一批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本文旨在从女性的历史角色、社会地位和处身的社会环境着眼,剥离作者的富于暗示的语词、语气和充满幽默、讽刺的语言外壳,将人物的思想内核展露,从而完成对这些女性形象的重新诠释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围城>中的方鸿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独特存在.方鸿渐总是走不出"围城",其悲剧命运主要根源在于其自身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他的矛盾性格的形成是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和《围城》两部讽刺小说都自觉接续了小说喜剧性的传统,同时未忘对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形成了悲喜剧交融的审美品格。但在构成小说喜剧性元素的丰富性方面,《围城》显然远远超过了《儒林外史》,在讽刺之外,充分运用了滑稽、幽默、机智等多种喜剧元素,增强了作品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