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都应该经常诵读国学经典,从国学经典中汲取精神养料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让传统文化深入内心,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诵读经典可以扩大一个人的思维格局,培养优秀人格;诵读经典,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诵读经典,可以锻炼思维,凝神聚力;诵读经典,可以强健体魄,增进感情。  相似文献   

2.
“乱花渐欲迷人眼”,纷繁复杂的经典诵读理论此起彼伏,花样翻新的经典诵读课堂亦粉墨登场,然而各校经典诵读人前行的步伐却渐渐艰涩沉重起来:雷声大雨点小、形而上学摆门面……本文结合实践就经典诵读的“四化”建设作一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学校以"国学启蒙教育"为特色课程,开发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让师生在国学启蒙教育过程中立君子品,做有民族根基的、知书达礼的辅延人。实施策略有:加大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力度,整合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的平台,提高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施的效益,促进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开辟国学经典诵读的新途径。创新国学教育,信奉国学立品,催生学校特色,实现童蒙养正,应成为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4.
自1995年赵朴初、冰心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来,经典诵读活动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响应和推广,现已有近百座城市数百万人参加到这一活动中来。经典诵读通过让儿童接受经典诵读教育,使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升人格品质,夯实做人根基。许多教师和家长都体会到:通过推广儿童经典诵读,自己的经典文化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期,我们和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联合推出《“经典诵读”夯实做人根基》刊中刊,以期待有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这一意义深远的活动中来。——编者  相似文献   

5.
诵读经典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诵读经典,是用雅言传承文明,是用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可以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人生价值观,诵读经典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诵读经典可以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诵读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对丰富心灵、培育人文精神、弘扬积极的人生理念、提升人的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诵读的意义在于诵读的过程,而不在于诵读的结果。●诵读经典就要陶情冶性,而不能误入歧途,要把诵读视为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思想上的压力;要把诵读变成学生个体的自觉行为,而不是额外的命令式的增加。诵读应该是生命的激活、灵魂的充电,而不是心智!!!的窒息、思维的桎梏。经典诵读不应跟在别人后面赶时髦,不动脑筋地…  相似文献   

7.
充分认识诵读经典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诵读经典,可胜万卷杂书;诵读经典,可抓住最佳阶机遇;诵读经典,可培养语文素养;诵读经典,可完善思想性格;诵读经典可培养爱国情怀;诵读经典,可促进人格成长。  相似文献   

8.
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益智、学会做人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我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引领学生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经典诵读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精选经典诵读内容、经典诵读走进课堂教学的形式、检测经典诵读效果等方面介绍了经典诵读走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并对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经典诵读作为当今社会颇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在教育界引起广泛的讨论。本文力图从家长、教师、专家的角度来解读他们是如何看待幼儿经典诵读的。在访谈的基础上,从经典诵读的影响、经典诵读的方法、经典诵读的途径、经典诵读中的“理解”和经典诵读中家长的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对经典的学习也许需要作一些改变,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黎相艳 《广西教育》2013,(20):21-22
诵读经典,激浊扬清;诵读经典,荡气回肠。2012年12月12日,“第五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决赛暨2012年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总决赛在南宁市举行。在决赛中,钦州市子材小学(以下简称子材小学)一(4)班的叶子箐同学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小学个人组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也是此次活动中钦州的小学生获得的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刘潇潇 《天津教育》2021,(7):110-111
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篇篇经典作品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不仅能够展现社会的本质,更能够启迪人的心灵。基于此,本文从加强学生经典诵读教育的背景出发,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已经成为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经典诵读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有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就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开展经典诵读的作用和意义,深度理解经典诵读内容的涵盖和选择,结合学生与当地实际有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走进经典、热心诵读成为潮流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发挥经典诵读的功效,让经典诵读走进语文课堂,使学校教育与经典诵读契合更紧密,已经成了学界有识之士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认为,经典诵读要在课堂教育中得到良好的贯彻,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将经典古诗文诵读作为锻炼小学生文学积累、语言理解、文字运用的重点培训方式.因小学生欣赏和理解能力有限,经典诵读教学被教师视为“语文教学要求”中的难点,从经典诵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经典诵读内容甄别方法、经典诵读实施策略和经典诵读需要多元评价四个方面来探究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诵读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引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2.了解经典读物的词句中含有许许多多典故或故事,激发对国学经典的探究欲望。3.初步接触"对韵",对汉语言知识有初步的感知。【诵读指导】一、经典引入,了解学情师:(图片出示《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读物,定格《笠翁对韵》)书名会读吗?关于这本书,你知道些什么?师:这本书的作者叫李渔,我们现在的人有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先阐述经典诵读的价值,再分析经典诵读的现状,最后从经典诵读的内容、形式、效果检测及支撑力量几个方面来说明经典诵读进入语文课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国内高校经典诵读实践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实践者和研究者忽略了高校经典学习者的年龄、身份、知识结构差异,对经典推广进行简单化处理;不重视研究高等教育经典诵读应有的若干类型划分与适用范围,严重影响了经典诵读的实践范围和效果;高校经典诵读校本读本的选择与编订尚未引起重视,高校的经典诵读管理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有效的诵读反馈机制也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在古城扬州开展经典诵读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目前扬州市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现状与不足,并从诗文经典诵读与扬州地域文化内涵相互浸润、诗文经典诵读提升扬州城乡居民的人文素质与思想素质、诗文经典诵读成为特色文化品牌从而促进扬州文化名城建设这三方面进行全民诵读经典构建诗文扬州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